蚌埠市社区医院慢性病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04-09 09:44陈姿伊胡佳玲朱瑞琪刘咪咪朱锦锦孙雪芹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信任度使用率慢性病

陈姿伊,胡佳玲,朱瑞琪,刘咪咪,朱锦锦,孙雪芹

(蚌埠医学院护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以发病隐匿、病情复杂且迁延不愈等为特点,通过长期积累形成的造成形态损害的疾病[1]。慢性病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且患病率和死亡率还在逐年上升[2]。当今,新媒体使用率较高[3],提高慢性病患者通过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能力,可以使其准确、高效获取慢性病知识,进而控制疾病进程[4]。本研究旨在了解在社区医院就诊且有慢性病的患者利用新媒体获取慢性病相关知识的频次、途径、偏好、态度等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帮助慢性病患者高效获取疾病知识,提高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减轻慢性病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的负担[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22 年4—12 月便利抽取蚌埠市两家社区医院的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考虑到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行为与调查对象年龄有关,先按年龄进行分层,分为30~60 岁、>60~75 岁、>75 岁3 个层次。然后按比例确定每层抽取患者的例数。纳入标准:(1)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等)。(2)年龄>18 岁。(3)自愿参加本调查。(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言语、认知功能障碍(GCS≤8 分)[6]以及患有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无法沟通者。调查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问卷条目拟定样本量,考虑到15%的无效问卷[7],最终拟定样本量为180 例。对相关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及预试验后,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当地符合纳入标准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问卷 参考王辉等[8]编制的问卷,依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修订,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和每年体检情况等内容。

1.2.2 慢性病患病情况问卷 结合朱凯[9]编制的健康和就医情况问卷自制问卷,包括慢性病数量、类型、病程、并发症,身体健康状况自评条目。

1.2.3 新媒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采用王辉等[8]编制的新媒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包括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情况,使用的新媒体种类,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频率,对使用新媒体获取的健康相关知识的满意度等内容。采用李克特5 级评分法[10]评价慢性病患者对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态度,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视为态度积极,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视为态度消极。

1.3 资料收集方法

正式调查前向调查对象解释调查目的、内容、所需时间,获得其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采用双人录入法录入数据,并进行逻辑校对、查错,保证录入的数据准确无误。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 份,回收问卷173 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收回有效问卷150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3.3%。

1.4 统计学方法

将初始数据导入问卷星后进行双人核对,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蚌埠市社区医院慢性病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的150 例慢性病患者年龄37~96 岁,平均年龄(62.0±5.5)岁;男69 例(46.0%),女81 例(54.0%)。

2.2 慢性病患者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和信任、满意度

150 例慢性病患者中,42 例(28.0%)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使用各类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为90 人次(60.0%),慢性病患者对各类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及信任度、满意度见表1。

表1 慢性病患者对各类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及信任、满意情况[n(%)]Table 1 The status of new media used,trusted,satisfied by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n(%)]

2.3 慢性病患者对健康相关知识的态度

本次调查中,患者对“健康相关知识的质量非常重要”“健康相关知识对于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有所帮助”的认同度较高。但对“愿意为获取健康相关知识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能注意到并且记住那些对自己及家人有用的健康相关知识”的认同度较低,仅为34.7%和56.3%(见表2)。

表2 慢性病患者对健康相关知识的态度[n(%)]Table 2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attitudes to health-related knowledge[n(%)]

2.4 慢性病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获取健康相关知识过程中,慢性病患者新媒体使用率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身体健康状况自评、家庭人均年收入、每年体检情况、慢性病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见表3。

表3 慢性病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情况Table 3 The status of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acquire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by new media

2.5 慢性病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身体健康状况自评、家庭人均年收入、每年体检情况、慢性病病程作为自变量,是否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是慢性病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各变量赋值及分析结果见表4、5。

表4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变量赋值Table 4 Variable assignment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表5 慢性病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Table 5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acquire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by new media

3 讨论

3.1 慢性病患者获取健康相关知识时新媒体使用率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蚌埠市社区医院慢性病患者在获取健康相关知识时,新媒体使用率为28.0%,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处于较低水平[8,11]。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原因有关:蚌埠市的经济及对慢性病患者的筛查和治疗处于一般水平[12-13];随机选择的样本个体差异较大,本研究随机选择的研究对象年龄较大,通过新媒体获取的健康相关知识数量较多且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尚未完全掌握新媒体技术的老年人来说,要理解、判断、评价、选择性地吸收这些知识实属难事[14];城乡居民互联网使用率存在差异[15]。

3.2 慢性病患者对各类新媒体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对移动短视频平台的信任度(88.4%)和满意度(80.8%)最高。近年来,短视频平台逐渐成为主流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途径[16]。由于短视频平台具有容纳信息量大、互动便利、使用成本低、获取知识迅速、信息来源多样等优势,逐渐成为群众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慢性病患者对移动短视频平台有着较高信任度和满意度,提示我们应重视短视频平台在健康类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加大对短视频平台的网络监管力度,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权威、高质量、实用的健康相关知识,发挥移动短视频平台在健康教育工作者与有健康相关知识需求的群众间的桥梁作用。有研究显示,国外老年人使用社交网络的人数不断增长,老年慢性病患者更倾向于可以深入探讨的健康话题,而不是网络社交活动[17]。他们愿意在选定的社交网络分享自我护理信息,以达到给予和接收特定疾病自我管理信息[18]的目的。此外,患者对各级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的信任度、满意度较高,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该知识获取途径的知晓率,同时简化其使用方法,提高慢性病患者使用率,最大限度发挥其在健康知识传播中的作用。

3.3 慢性病患者对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态度较积极

本研究显示,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时,能注意到并且记住那些对自己及家人有用的健康相知识的慢性病患者占56.4%,提示我们对健康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标记有助于慢性病患者识别并记忆。而愿意为获取健康相关知识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的患者占34.7%,说明慢性病患者在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时还存在一定困难。相关研究显示,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的比例较低[19],通过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比例更低。无慢性病并发症的患者新媒体使用率高于有慢性病并发症的患者,说明前者对于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态度更积极,与国外研究结果[17]相符。有研究发现,越重视健康相关知识的慢性病患者,其健康知识获取能力越强,提示我们应提高慢性病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以促进其通过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是慢性病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与相关研究一致[20]。

3.4 慢性病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

3.4.1 年龄 研究显示,年龄是慢性病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30~60 岁的慢性病患者获取健康相关知识时的新媒体使用率是>75 岁患者的11.314 倍,该结果可能与老年人对新媒体的信任度有关。有研究表明,70岁以上的患者对报刊的信任度更高,其次是健康宣讲和讲座,由于其健康相关知识来源单一,因此对新媒体的信任度也较低。与之对应的较年轻群体由于被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多样、精准投放等特点吸引,因此接触网络更加频繁和普遍[21]。提示我们,在传播健康相关知识时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传播方法与途径。

3.4.2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高的慢性病患者获取健康相关知识时新媒体使用率较高。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慢性病患者获取健康相关知识时的新媒体使用率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和高中、职高或中专学历者,高中、职高或中专学历者新媒体使用率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者。提示文化程度越高,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越高,与陈镭等[22]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获取知识能力强、渠道多,与外界联系较多,能够主动获取与慢性病相关的信息有关。有报道显示[23]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提示在进行健康宣教时,要关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选择通俗易懂的内容,提高该群体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积极性,扩大受众范围。

3.4.3 职业状况 全职或兼职的慢性病患者获取健康相关知识时新媒体使用率更高。全职或兼职的慢性病患者获取健康相关知识时新媒体使用率高于退休患者,无业或待业的慢性病患者新媒体使用率高于退休患者。原因可能是全职或兼职的慢性病患者周围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人更多[24],而与他人接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新媒体使用率,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5]。

4 结语

本研究发现,蚌埠市社区医院慢性病患者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通过新媒体进行健康科普时,应控制相关知识的质量,对于文化程度低的慢性病患者,以提供通俗易懂的健康相关知识为主;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应简化操作流程。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职业提供适合的健康相关知识。本研究的局限性为调查对象来源单一,样本数量不多,代表性不强,未来还会开展大样本研究以进一步验证该结果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信任度使用率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全球民调: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最高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基于信任度评估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2014,如何获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