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复颗粒中6 种成分含量

2024-04-10 08:30吴国军徐惠玲龚艳珍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4年5期
关键词:虎杖丹参酮栀子

吴国军,徐惠玲,龚艳珍(通信作者)

江西省人民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6)

肝复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虎杖、冷水花、吉祥草、苦参、黄柏、丹参、栀子等7 味药材组成, 具有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肝胆湿热所致的急慢性肝炎。方中虎杖的主要成分为虎杖苷和大黄素,具有护肝的作用[1-2];栀子的有效成分为栀子苷和西红花苷类,具有保肝、抗癌等作用[3-4];丹参中丹参酮类成分主要具有保护肝脏、抗菌消炎的作用[5-6]。

《中国药典》[7]的原有标准收载中记载了栀子苷的定量限定,但是关于其他成分测定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证实,复方中药成分复杂,其疗效由方中药材独立或相互作用决定,各药材所占比例将影响整个药方的疗效[7-10]。因此,评价复方中药的疗效需多成分测定。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肝复颗粒中6 种成分(虎杖苷、西红花苷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栀子苷)的含量,以期全面、客观地评价肝复颗粒的药效成分,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山东鲁创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型号:LC-500);高精度电子天平(上海赞维衡器有限公司,型号:ZA505AS);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宇仪器有限公司,型号:HH-s6);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北京东南仪诚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型号:KQ5200DV)。

1.2 药品与试剂

对照品栀子苷(批号:110749-201919)、虎杖苷(批号:111575-201603)、隐丹参酮(批号:110852-201807)、丹参酮Ⅰ(批号:110867-201607)、丹参酮ⅡA(批号:110766-202022)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西红花苷Ⅰ(上海泽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ZY67302SD),色谱纯乙腈(上海优试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200322),色谱纯甲醇(广州浩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200310)。肝复颗粒共12 批,生产厂家为贵州君之堂制药有限公司(批次分别为:200201、200202、200203、200204、020401、200402、200403、200404、200701、200702、200703、200704)。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 谱 柱:COSMOSIL C18(150 mm×4.6 mm,4.6 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B)。以0.8 ml/min 流速梯度洗脱(0~10 min,A:2%→16%;10~15 min,A:16% →16%;15~20 min,A:16%→50%;20~23 min,A:50%→70%;23~26 min,A:70% →2%;26~30 min,A:2%),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40 ℃,进样量为10 μl。

2.2 配制对照溶液

同一25 ml 容量瓶中放入适量的虎杖苷、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西红花苷Ⅰ、栀子苷为对照品,加甲醇溶解制成每毫升含虎杖苷0.28 mg、隐丹参酮0.36 mg、丹参酮Ⅰ0.44 mg、丹参酮ⅡA 0.14 mg、西红花苷Ⅰ 0.22 mg、栀子苷0.12 mg 的混合溶液,备用。

2.3 配制供试品溶液

取肝复颗粒研磨成均匀细粉,称量0.5 g,放入具塞锥形瓶中,添加色谱纯甲醇溶解,称定质量,超声(功率为250 W,频率为40 kHz)提取30 min 取出、放冷,加色谱纯甲醇补足质量,摇匀,经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后得所需滤液。

2.4 配制阴性供试品溶液

按照颗粒制备工艺,分别制备小样虎杖、丹参及栀子阴性颗粒,并按“2.3”方法分别制备阴性溶液。

图1 各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2.5 方法学

2.5.1 线性试验

采用甲醇按比例稀释“2.2”中混合对照品储备液,分别稀释2、10、50、100 倍。按色谱条件进样,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浓度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对照品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见表1。

表1 6 种成分的线性关系

2.5.2 精密度试验

根据“2.1”方法色谱条件将混合对照品连续进样 6 次,记录峰面积、保留时间,虎杖苷、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西红花苷Ⅰ、栀子苷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tion,RSD)分别为0.22%、0.42%、0.83%、0.17%、0.31%及0.24%,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3 重复性

称量6 份颗粒粉末,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得样品 6 份,根据“2.1”方法色谱条件测定,记录保留时间、峰面积,计算虎杖苷、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西红花苷Ⅰ、栀子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427 、1.3941 、1.2448 、0.7967 、0.4481 mg/g,RSD 分别为1.31%、0.26%、1.55%、0.38%、1.31%及0.25%,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5.4 稳定性

根据“2.1”方法色谱条件分别对制备后 0、2、4、8、12、24 h 试品溶液进行测定,记录峰面积、保留时间,计算虎杖苷、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西红花苷Ⅰ、栀子苷的RSD 分别为0.34%、1.28%、1.37%、0.61%、1.28% 及1.23%,表明供试品溶液24 h 内稳定性良好。

2.5.5 加样回收率

在具塞锥形瓶中放入已知含量的样品0.5 g,6 份,按100%加入6 个对照品,按照“2.3”实验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测定溶液中成分的含量并计算回收率,同时以溶液检测时的信噪比S/N ≥3 作为最低检测限,见表2。

表2 加样回收率结果

2.5.6 系统适应性

参照《中国药典》[7]2015 年版第4 部“0512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系统适应性试验进行考察,结果其柱效、分离度、灵敏度、重现性等均符合规定,故可用于含量测定。

2.6 样品含量测定

取12 批次样品,分别按“2.3”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各3 份,每个溶液按“2.1”色谱条件进样测定2 次,记录峰面积,并按外标法计算虎杖苷、西红花苷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栀子苷的含量,见表3。

2.7 数据分析

将表3 中的定量数据采用SIMCA 13.0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LS-DA,OPLS-DA)分析,结果如图2 所示,12 个批次的肝复颗粒分为3 类,通过不同月份的生产批次区分,其成分含量差异与不同月份颗粒样品的相对应。

图2 PCA 和OPLS-DA 分析结果

此外,定量数据经SPSS 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后,结果见图3,12 批次的颗粒样品可分为3 类,均与月份样品相对应。此结果与PCA 的分析一致。因子分析中,以特征值>1,方差贡献率>80%为标准,发现成分1 和2 为主要的影响成分。由碎石图和方差累积值(表4)可知,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是影响差异的主要成分。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图3 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实验同时测定肝复颗粒中6 种成分,将乙腈作为有机相是由于色谱峰的基线平稳和洗脱;选择水相流动相时,加入磷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峰的平滑度和峰形的对称性。由于磷酸具有一定黏度,因此选择柱温为40 ℃、流速为0.8 ml/min,以便溶剂流动相良好。在选择上述参数的情况下,整个系统柱压运行平稳,说明此提取条件可行。

因待测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最大吸收波长,逐一选择最大吸收波长对后期计算不便,因此综合考虑选择205 nm 为检测波长,各化合物有一定的吸收强度。配制样品时,需考察不同浓度溶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发现采用70%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时,各组分的含量处于一个整体,较其他溶剂(水、乙醇、50%甲醇、70%乙醇等)提取水平高。

本实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批次的6 种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丹参酮Ⅰ、虎杖苷在不同批次中含量差异波动>50%,可能是由于生产投料时原药材含量质量差异所致,因此在选择原药材时,应规范药材产区,以维持成分含量的平稳。且定量数据经软件处理后,筛查出影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为相应评定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另外,本实验保证批次样品间的稳定性,缩小了批次间的差异性,建立了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的定量标准。本实验应用HPLC 法对肝复颗粒6 种成分含量的测定以及质量控制,对比较不同批次的样品及药效评价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猜你喜欢
虎杖丹参酮栀子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清热消暑山栀子
栀子(赵润怀 摄)
虎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虎杖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六月栀子香
虎杖煎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NF-a,IL-1β表达的影响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