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精装修工程地面起砂及空鼓原因和处理工艺研究

2024-04-11 07:14陈年鸿陈艳猛覃益航陈丹枫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年6期
关键词:压光空鼓铺贴

陈年鸿 谢 超 陈艳猛 覃益航 陈丹枫

住宅精装修工程是指对住宅内部空间进行细致装修和装饰的工程,这一工程可以提升住宅的舒适度、美观度和居住品质[1]。住宅精装修工程包括从设计到施工、装饰和软装搭配的全过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较多难点,尤其在住宅精装修工程地面施工中,其工艺流程复杂,包括基层处理、水泥铺设以及瓷砖铺贴等步骤[2]。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且施工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才能够保障施工的可靠性[3]。为确保地面施工效果达标,本文研究住宅精装修工程地面起砂及空鼓原因和处理工艺,确保最终施工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1 地面起砂及空鼓问题处理方式研究

1.1 项目介绍

某住宅精装修工程项目采用瓷砖为某品牌600 mm×600 mm 规格的瓷砖,由厂商切割为300 mm×600 mm规格,地面直接应用切割后的瓷砖进行铺贴。该项目于2023 年3 月竣工,停工6 个月后再次复工,经现场检验地面起砂与空鼓现象明显。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住宅精装修工程地面起砂及空鼓原因,并由工程施工部门在后续3 个月对地面起砂与瓷砖空鼓问题进行返工处理,保障住宅精装修工程质量。

1.2 住宅精装修工程地面起砂及空鼓原因分析

1.2.1 地面起砂原因分析

当住宅精装修工程地面出现裂缝、失去光泽等问题时,则表示该地面发生了起砂现象,图1 表示地面起砂状态。

图1 地面起砂状态图(来源:作者自摄)

通常住宅精装修工程地面起砂的原因种类较多,为保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顺利处理地面起砂问题,本文对地面起砂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地面起砂原因如表1 所示:

表1 地面起砂原因分析

1)原材料不符合标准。住宅精装修工程使用质量较差的原材料铺设地面会导致地面不牢固,容易发生下沉和移动,从而使地面出现裂缝,影响地面强度,导致地面起砂。

2)水泥拌合物稠度过大。水泥拌合物稠度过大会导致凝固速度过快,使得表面无法充分流动和融合,易形成松散结构,还可能导致固化后抗压强度不足,地面无法承受外部压力,引起松动破裂,且稠度过大会缺乏韧性,地面易受到外部挤压,出现起砂现象[4]。

3)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意味着水泥地面未能完全固化和凝固,在水泥凝固未完成的情况下进行压光,易导致地面强度不足,容易磨损、起砂;若压光时间过迟,地面容易受到外部冲击或压力而产生损伤。

4)养护周期不足。养护周期不足会影响地面的质量和稳定性,导致水泥地面强度不足,无法承受日常使用所带来的压力,容易出现损坏和起砂现象[5]。

5)环境温度过热或较冷。当环境过冷时,地面散热较快,从而使地面受冻,地面砂浆表层产生松散的颗粒;而在较高温度下,若养护不当,同样会影响地面的平整性。

1.2.2 瓷砖空鼓原因分析

相较于地面起砂问题,导致住宅精装修工程瓷砖空鼓问题的因素较多,为减少装修工程存在的瓷砖空鼓问题,本文详细分析瓷砖空鼓原因,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1)气候因素。由于住宅精装修工程所处地域气候干燥,且昼夜温差明显,施工时瓷砖过度吸收水泥浆中的水分,使水泥与瓷砖的粘贴处不够牢靠,受气候影响,瓷砖粘贴后存在明显的温差应力,瓷砖粘贴强度下降,从而引发空鼓问题。

2)施工操作规范性差。在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必须将施工面清理干净,否则影响瓷砖铺贴效果[6];在铺贴瓷砖时,若施工人员敲击不够均匀或不按照标准方法来敲击瓷砖,则容易造成气泡或空隙,导致空鼓现象。

3)瓷砖留缝不足。当进行大范围瓷砖铺贴时,若预留缝隙较小,则会影响瓷砖受热时的膨胀效果,从而使瓷砖之间发生挤压,引起空鼓问题。

4)瓷砖质量问题。瓷砖自身质量问题很容易影响实际铺贴效果,具体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如表2 所示。

表2 瓷砖质量问题分析

5)结构不均匀沉降。若建筑整体发生不均匀沉降,则会导致楼板出现裂缝,并导致地面起鼓开裂。

6)成品保护不到位。当瓷砖铺贴施工结束后,应养护1 ~2 d。养护期应避免有人员在瓷砖上方行走、敲击。若在养护阶段地砖受力不均,则很容易引发空鼓问题[7]。

2 地面起砂及瓷砖空鼓处理工艺设计

2.1 地面起砂处理工艺研究

针对水泥地面常见的起砂问题,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从而可实现地面平整处理,采用的处理方式主要为:

1)原料处理。调整水泥地面施工用原料,采用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设计配合比为1 ∶2,并采用粗砂或中砂作为砂石原料,规定含泥量为2%~3%,通过原料的控制,保证水泥面层的初期强度。

2)水灰比控制。水灰比是水泥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比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但是如果水灰比太小,混凝土容易出现收缩开裂问题。因此,在具体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水灰比,综合考虑混凝土所在外部环境、施工要求等因素,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的添加量,确保达到设计的水灰比。过多的水会导致水泥黏结不牢固,在搅拌过程中要确保充分搅拌均匀,使水泥、骨料、砂和水充分混合,避免出现局部水灰比偏高或者偏低的情况。通常,规定水泥砂浆的标准稠度应在35 mm 以下。

3)压光时间控制。通常水泥地面需要进行3 次压光处理,在第1 次压光时,应保证地面表层不出现水层;第2 次压光需消除表面起泡与孔隙;第3 次压光应消除抹痕与毛细孔,以保证地面压光质量。

4)加强养护。地面施工应在常温下进行,避免受冻或高温。当施工结束后,应立即进行洒水养护,保证养护时间约为3 d,确保水泥地面质量。

5)不同面积起砂处理。针对不同面积的起砂位置,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第1,针对小面积的起砂,可以通过磨石对起砂位置进行打磨,并且通过水泥浆罩面方式修补;第2,针对大面积的起砂,可以采用斩斧深切5 ~8 mm,之后采用钢丝刷清除浮砂,并通过清水冲洗,将凹痕处采用水泥与107 胶制成的腻子嵌平,再刷1 层添加1 倍水量的107 胶,涂刷完成后用107 胶水泥浆分层涂刷3 ~4遍,从而提高界面黏结力;第3,针对严重起砂问题,可以凿除面层并且清理干净,重新铺设面层,在铺设前刷1 层水灰比为0.4 ~0.5 的素水泥浆,之后即可通过1 ∶2 水泥砂浆铺设面层,铺设完成后,按照上述设计过程进行压光与养护。

当地面起砂问题处理完成后,即可开始进行瓷砖铺贴。本文对瓷砖铺贴工艺进行设计,以免出现瓷砖空鼓现象。

2.2 瓷砖空鼓问题处理工艺研究

当住宅精装修工程水泥地面起砂问题处理完毕后,即可对瓷砖进场重新铺贴,具体的铺贴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瓷砖铺贴流程(来源:作者自绘)

为避免出现瓷砖空鼓问题,施工人员在进行瓷砖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基层处理。为确保地面基层平整、牢固、无裂缝和松动,必要时需要对基层进行修补和处理,保证基层符合铺贴瓷砖的要求。

2)弹线。按照设计规范与施工图纸对瓷砖进行定位与排布。

3)选用高质量的黏结剂。选择适合瓷砖类型和施工环境的黏结剂,并按照生产厂家建议的配比要求进行调配。

4)湿润基层。在开始施工前,用水湿润地面基层,以提高黏结效果。

5)均匀涂抹黏结剂。用齿形铲将黏结剂均匀地涂抹在瓷砖上,确保黏结剂覆盖面积均匀,厚度一致。

6)铺贴瓷砖。在瓷砖铺贴之前,应清理瓷砖表面蜡迹,之后按照设计图纸或规划好的铺贴方式,将瓷砖依次铺贴在相应位置上,并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瓷砖,使其与地面充分贴合。

7)压实瓷砖。用瓷砖压实器对铺贴好的瓷砖进行压实。

8)瓷砖之间留缝。为防止瓷砖之间受力变形产生空鼓,铺贴瓷砖时应采取合适的缝隙处理方法,保证其在受力时有一定的缓冲余地。

9)施工完成后养护。施工完成后,根据黏结剂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适当的养护,确保瓷砖黏结牢固。

综上,通过严格按照以上步骤进行瓷砖施工,可以有效避免瓷砖空鼓问题的发生,提高瓷砖铺贴的质量和耐久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相关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以提高瓷砖铺贴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

3 结果与讨论

当通过上述处理方式对住宅精装修工程地面起砂与空鼓问题进行处理后,为评估施工质量,本文对具体施工后的瓷砖空鼓情况进行分析,并计算瓷砖空鼓率,具体公式为:

式中:K为空鼓率;Ks为空鼓瓷砖数量;Z为总瓷砖数量。

分析不同瓷砖数量下的空鼓率变化,结果如图3 所示。通过图可知,当瓷砖铺贴数量较少时,其空鼓率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瓷砖铺贴数量的增多,瓷砖空鼓率相对有所提高,但当瓷砖铺贴数量达到800 个时,空鼓率仍然保持在6%以下,可见采用本文设计的处理工艺可明显保证空鼓率处于较低状态,有效保障瓷砖铺贴质量。

图3 工程施工空鼓率分析(来源:作者自绘)

4 结语

在住宅精装修工程中,地面起砂和空鼓是常见的问题,影响整体装修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文详细分析了地面起砂和空鼓产生的原因,同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得到如下结论:起砂是基层处理不到位、施工环境影响等问题引起的,在解决起砂问题时,需要加强基层处理,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而空鼓通常是铺贴过程中黏结不牢固、施工技术不到位等引起的,为避免出现地面空鼓问题,应使用高质量的黏结剂,确保瓷砖与地面之间紧密贴合。通过对地面起砂及空鼓问题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住宅精装修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压光空鼓铺贴
地砖铺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饰面层空鼓方法研究
基于手工铺贴曲面工装的自动铺带轨迹设计差异性研究
高速超级压光机的成功研发
建筑施工墙面空鼓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析防止地面砖铺贴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方法
不同压光方式对涂布纸张性能的影响
压力对预浸料铺放质量的影响研究
实用软压光辊磨削方法
经压光处理后新闻纸强度下降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