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It allows people to get closer to them课时教学设计

2024-04-11 06:16文|
新课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濒危动物语篇导图

文| 倪 欣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外研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Module 6 Animals in danger 当中Unit 1 It allows people to get closer to them 的内容,该主题以“人与自然”为主题范畴,涉及“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本节课是一堂听说实践课,对话内容是关于Betty 和Lingling 在参观完动物园后引发的关于保护动物的讨论。整个对话围绕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人类活动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动物的保护措施等内容展开,有助于推动学生践行保护动物的理念。该语篇传递给人们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对话中呈现了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目的状语的语言现象,也复习了动词不定式的表达方式。

二、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1.本模块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对“濒危动物”的话题并不陌生。本课时的语篇是谈论动物园里的动物现状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学生在学习生物学和实践活动中也有类似的谈论话题,这是七年级“visit the zoo”的升级版,所以学生有极大兴趣去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

2.学生在前一个模块对动词不定式“to do”的结构已有认知,能够在正确使用作为动词宾语的“to do”,并熟记常接“to do”的动词。因此学生对于文章中“to do”结构的理解难度不大。

可能遇到的问题:

1.本模块出现的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对学生来说有点陌生,语篇所描述熊猫的现状缺乏时效性,因此信息获取、文化知识的内化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阅读策略及思维能力有待提升,这也是本模块教学需要着重训练学生的两种能力。

2.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输出能力有待提高。

解决方案:

1.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语篇,构建结构化知识图,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并通过多语篇学习强化学生的阅读策略。

2.引导学生通过深挖语篇细节,列出各方面对保护动物的措施,从而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动词不定式作为宾语补足语的结构和用法。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时,学生能够:

1.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对话中两位同学所谈论的熊猫及濒危动物的相关信息,还有一些保护动物的举措。(学习理解)

2.基于谈论保护动物的对话,关注、提取、归纳并内化关于保护动物的语言表达方式,分析濒危原因,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应用实践)

3.用已知的语言表达方式,结合保护动物这一主题,组内合作探究,并进行保护动物的演讲,实现知识的迁移创新。(迁移创新)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掌握重点的词汇和句型。

2.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课文对话。

3.听懂对话内容,了解主题意义。

教学难点:

1.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听、读、说的联动教学法,使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拥有复述课文的能力,通过拓展延伸拥有发表此话题演讲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采取行动,树立学生保护环境和动物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Warming up and lead in

[教师活动]

1.唱英文歌曲Kookaburra。

2.教师由北京2022 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导入:Why do they choose panda as the mascot?

图1

[学生活动]

学生合唱英文歌曲,回答引入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英文歌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利用问题导入相关主题。)

▲环节二:Listening practice

[教师活动]

1.Before-listening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动物猜字谜活动,通过看图和阅读简单的英文谜面,开展小组竞赛。

2.While-listening

教师设计听力任务:

Task 1:听录音,回答问题。

Task 2:听对话,完成相关任务。

(1)听对话,选择出正确的句子。

(2)重点听对话的前半部分,提取关键信息,并在学习清单上记录濒危动物濒危的原因等信息,之后在小组内交流记录的信息。

(3)听对话的后半部分,提取关键信息,并在学习清单上记录保护动物的举措,之后与同伴或在小组内交流记录的信息。

图2

教师介绍听力技巧,指导学生完成听力任务,再听听力材料核查答案。

3.Post-listening

[学生活动]

1.一学生做小老师,组织猜字谜活动,让学生根谜面猜测所描述的动物,抢答正确为小组得分。

2.学生根据所学、所听独立完成task 1 听力任务。3.学生完成task 2 听力任务。

4.在听后环节,学生观看对话视频并跟读。

(注意单词发音和语音语调。)

(设计意图:通过预测任务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利用情境线索进行推断预测的能力;通过听力小任务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对话内容,让学生通过分析、增强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准确获取、梳理和记录关键信息的能力;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来创设语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听力活动,感知整体内容。)

▲环节三:Speaking practice

油气产量增长明显的为致密油和页岩油,致密油产量从2.64亿吨上升至3.1亿吨,页岩油产量从6061万吨上升至9067万吨。产量略有增长的为油砂和页岩气,油砂产量从9378万吨上升至1.22亿吨,页岩气产量从2.48亿吨上升至2.76亿吨。产量保持稳定的为致密气,产量从2.12亿吨上升至2.19亿吨,总体保持稳定。产量略有下降的为重油和煤层气,重油产量从2.35亿吨降至2.24亿吨,主要由于委内瑞拉国内政治经济问题导致油田未达产;煤层气产量从2386万吨降至1779万吨,主要由于气价低和液化成本高导致建产延期。

[教师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关键信息完成思维导图,并组内进行复述和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基于对话内容,根据图片在全班介绍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濒危原因和更多的解决措施。

[学生活动]

1.学生根据所学绘制对话的思维导图。

2.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和交流对话内容。

3.学生根据提供的图片介绍更多保护动物的解决措施。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绘制的思维导图转述对话的核心内容,梳理、学习和内化关键句型与重点语言,运用语言理解意义,为进一步在现实中探讨濒危动物做好铺垫。)

▲环节四:Production and improvement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演讲环节,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

[学生活动]

学生结合保护动物这一主题,完成关于保护动物的演讲。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迁移的语境中,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和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从课本走向现实,整合运用相关语言表达,在探讨濒危动物、濒危原因及保护措施的过程中,完成一次保护动物的演讲,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迁移创新。)

▲环节五:Summary

师生合作总结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及本课传递的主题意义。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启发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自觉秉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理念,并落实到行动中。)

六、板书设计(见图3)

图3

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Level 1:Master and memorize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this unit.(15 minutes)

Level 2:Make a poster about protecting animals.(25 minutes)

Level 3:Make a dialogue about protecting animals in danger.(20 minutes)

八、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一)以任务驱动教学,坚持产出导向教育

本次授课从设计到实施,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及教学需求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方式和活动,提高目标达成度。细化知识、能力、思维品质的目标,关注学习成果,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推动教学和学习过程互动持续改进。

(二)结合信息化教学,让学生乐学其中

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融合,成功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图、文、声、像的情境中培养兴趣,开阔思维,乐学其中。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

(一)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以激趣导入、任务驱动、展示演讲等方法,运用视频辅助等信息化手段较成功地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具有交际性、实用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2.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绘制词汇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仍有个别学生由于怕出错不敢张口说英语,这部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二)改进措施

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特意设计一些活动,有意识地让学困生及时得到鼓励与肯定,让分层教学更具实效。

十、学习评价设计

(一)过程性评价

根据学生课前、课中参与活动以及课后学习效果评价表显示,学生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反映了学生学习内容掌握情况较好。

(二)实施成效

根据课堂上的表现,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活跃的课堂气氛、丰富的课堂活动、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猜你喜欢
濒危动物语篇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濒危动物
拯救濒危动物
第6章 一次函数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水晶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