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中东”教学设计为例

2024-04-11 06:16赵黎新
新课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东地区中东石油

文| 赵黎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与时俱进,创新能力已然成为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初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具有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其质疑和提问,培养其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下面就以“中东”教学设计为例具体呈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区域地理学习的进一步延伸。教材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出发,围绕中东地区安排了四部分内容: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匮乏的水资源及多元的文化。本节课将选取前两个内容作为第一课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的同时,熟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因此教师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目前,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我决定创造不同条件让学生提高学习主体性,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素养目标

1.通过图文资料,明确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明确中东石油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并能领会石油对该地区发展的影响。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过程,培养读图、识图、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逐步学会运用地理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3.关注地区热点、热爱世界、爱好和平,了解自然资源对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1.中东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中东的石油资源在世界的地位、分布及输出路线。

五、教学难点

1.本地区联系两洋、三洲、五海的枢纽地位。

2.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展示近期中东地区的相关新闻创设情境——为什么中东地区战争不断?再播放一个介绍中东主要国家的小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

(设计意图:用当下的热点问题引入新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给一节高质量的课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三洲五海之地

1.三洲五海之地——位置

PPT 出示世界地图,用鲜艳的颜色标出中东的范围,引导学生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三个角度思考和总结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并指出中东的地理位置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回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2.三洲五海之地——范围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三周五海之地”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自主回答“三洲”是哪三洲,“五海”是哪五海。(提示:里海其实是一个湖泊);接着继续提问:中东的亚洲部分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亚洲六分之一的西亚非常相似,大家一起来“找不同”,看看中东和西亚的范围有什么差异。继续提问:中东的非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又分别在哪里呢?结合以上问题和地图(教材中图8.3“中东的地形”)让学生自主完成课本中的活动题(表8.1)。教师PPT 公布答案(如图1)。

图1

3.三洲五海之地——重要性

教师让学生先回顾东南亚“十字路口”的称号及其重要性,再引导学生思考中东三洲五海之地。这个知识点通过让学生完成课本上找出相互联通的点,使学生认识到中东地区不仅联系了三大洲、沟通了两大洋,还是东西方的重要交通枢纽,最后对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的地位进行补充说明。(见图2)学生对着地图和同桌完成知识复述,并进行总结:中东的重要位置是中东地区战争多发的重要原因。

图2

(设计意图:学生在回顾知识点的同时,也更容易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提高读图、识图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整个过程学生完成之后都要进行相应的评价。)

知识点二:世界石油宝库

1.世界石油宝库——明地位

情境创设的视频中我们还提到中东地区的一种资源——石油,中东的石油资源也是这里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屏幕展示中东石油储量、产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体会为何中东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如图3)。

图3

2.世界石油宝库——找石油

学生观看地图(教材图8.4),指出中东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周边有哪些国家。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找到波斯湾沿岸和中东的石油五国(见图4)。

图4

3.世界石油宝库——画航线

教师先告诉学生,中东绝大部分石油是用于出口的,对世界的发展举足轻重,主要运往北美洲、欧洲西部和东亚。如果你们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商,你们会怎样把石油运往以上地区呢?在运输的过程中又分别经过了哪些海洋、海峡及运河?组织学生分组参与这个活动,然后让个别学生上台画出航线,其余学生书中画出。小组内看图(教材图8.6“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讨论三条航线,分别经过的海洋、海峡和运河,最后让小组派学生代表总结,教师给出答案(如表1)。

表1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加深对本节有关内容的掌握,更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了对学习的兴趣。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动手画图等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探索规律,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4.世界石油宝库——寻出路

石油资源总有开采完的一天,波斯湾沿岸的国家能一直依靠石油来发展经济吗?让学生分组然后选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等。讲完此部分,教师进行总结:因为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所以中东地区为了争夺和控制石油资源经常会爆发战争。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提升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完成思维导图(见图5)。

图5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来整理和回顾知识点,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而且能让学生把握好知识重点。)

(四)课堂游戏

教师让学生分别上台参与竞赛,其余学生在台下认真观看。待台上学生完成游戏后,教师展示答案,与学生一起纠正错误选项。

(设计意图:课堂游戏在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能够巩固和检测学生当堂所学知识,让不同的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板书设计(如图6)

图6

七、结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质疑和提问、培养想象力、开展实践活动、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等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效果,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其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在一线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中东地区中东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中东地区未来商业航空领域缺口巨大
中东地区硫磺报价继续上调
中东地区9月份硫磺合同价格上涨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中东地区当前的宗派地缘政治格局与冲突
山推800万元装载机大单落定中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