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共同富裕时空分异性与驱动因素研究

2024-04-11 06:09吉天帅张立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13期
关键词:贡献度共同富裕差异

□文/吉天帅 张立华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

[提要] 本文通过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共享程度和基础公共服务四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4~2020 年我国30 个省(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面板数据,通过核密度函数和Dagum 基尼系数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寻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全国及各地区的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稳定上升;省域之间的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且东部地区内差异效果最显著;经济发展水平是共同富裕水平的主导影响因子。

引言

党的第19 届五中全会明确表示,我国居民共同富裕水平会在2035 年实现质的飞跃。因此,一定要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成果,需要在探讨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的同时,与发展战略协调衔接。在深刻共同富裕相关理论内涵及其发展特征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到在确定明确目标的前提下,采用科学可靠的评估方式来建立全面、多维度的指标体系。评估全国总体和各区域共同富裕的综合发展水平、动态演进趋势和差异的变化。

本文以我国相关政策方案为导向,基于现有学者对共同富裕的内涵及特征的界定,从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共享程度和基础公共服务四个维度来对2014~2020 年我国30个省(区、市)共同富裕水平进行实证测度,利用核密度估计法、Dagum 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区域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异质性以及揭示驱动因素,为区域制定相关政策、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进程提供依据。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共同富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理论内涵及实证分析层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关于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其特征方面,方世南(2021)认为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特点,代表着我国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需求和明确目标。刘培林等(2021)对共同富裕的含义进行了概述,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王芳(2021)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共同富裕的目标是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核心特征,也是效率和公平的辩证统一的体现。周波和李国英(2021)则从财政角度探讨了促进共同富裕的具体方法和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实施途径。于红霞(2023)提出,共同富裕在主体上包括全体人民;在内容上,追求物质和精神都富裕;在价值目标上,旨在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方式上,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关于共同富裕的实证分析方面,马成文(2018)构建区域共同富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认为要不断减弱城市与农村之间、区域之间的差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龚斌磊等(2023)运用共同富裕驱动因素模型,讨论了数字普惠金融在“共同”和“富裕”实现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效避免了“数字鸿沟”的问题,同时促进“共同”和“富裕”。孙学涛等(2023)采用SARAR 模型分析共同富裕影响因素,得出推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综上所述,虽然对共同富裕的内涵界定和综合测评的研究较多,但是研究内容还不充分,仍然有不断拓展的空间。基于现有共同富裕内涵及评测的研究基础,本文从四个维度的一级指标构建共同富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共同富裕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为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指标体系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是涉及了多维度因素的综合测评得出的结果,单一维度进行对共同富裕的测度不足以对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行全方位的衡量,因此构建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对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本文以共同富裕的概念和现有对共同富裕测度的研究作为依据,构建了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共享程度、基础公共服务四个维度对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以下是对选取的四个维度层的解释及阐明各个维度层对指标的选取,具体构建的指标体系由表1 所示。(表1)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1、数据来源。研究所用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各省市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2、数据处理。一些省份的相关指标在数据搜集过程中存在有些年份缺少的问题,对于相关的缺失值,本文主要有两种填补方法:一是对于有趋势的指标,本文通过计算年均增长率,从而倒推缺失值予以补充;二是对于没有趋势的指标,采用平均数填补。最后对处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利用熵值法计算共同富裕综合评价得分。

三、共同富裕的时空演变特征

(一)共同富裕动态演变趋势。鉴于先前学者对核密度估计法的研究,将其引入到共同富裕的发展测度中,可以得出共同富裕的分布动态特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全国及三大地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动态演变趋势。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动态分布如图1 所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图1)

1、分布形态。全国和三大地区共同富裕核密度分布曲线中心均向右移动,说明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总体来看,2014~2020 年数据观测期间,全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共同富裕综合发展水平的离散程度呈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综合发展水平的离散程度呈上升趋势。

具体分析,全国的分布曲线随着年份推移,曲线中心向右移动,表现为主峰高度上升,带宽变窄,表明全国共同富裕综合发展水平离散程度缩小,各地区共同富裕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缩小;东部地区同样表现为分布曲线的中心向右移动,但主峰高度呈现上升与下降反复波动的变化趋势,带宽变窄,离散程度呈现下降趋势,表明东部地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差异在逐渐变小;中部地区主峰高度呈现线下降,后上升的演变趋势,整个变化过程中带宽也随着主峰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中部地区共同富裕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地区峰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变趋势,带宽逐渐变宽,离散程度逐渐提升,表明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综合发展水平差异逐渐变大。

2、分布延展性。除了西部地区无明显的拖尾现象外,其他地区都出现右拖尾现象,但延展性有所区别。具体来看,全国及东部地区均呈现收敛趋势,但全国离散性较强;中部和西部地区经历了拓宽与收敛之间不断波动,总体呈现收敛趋势。总之,全国及三大区域共同富裕综合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3、极化现象。全国及三大地区共同富裕综合发展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东部地区以单峰为主,但有向双峰演变的趋势,说明该地区共同富裕综合发展较为协调,内部差异较小,但可能存在极化趋势;中部地区为单峰,西部地区呈现多峰,存在多极分化趋势,共同富裕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极化特征明显。

(二)共同富裕空间异质性。本文对Dagum(1997)的研究进行参考,利用Dagum 基尼系数分析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差异特征以及差异来源,探究其空间异质性。

各差异来源贡献度的变化反映了共同富裕发展差异产生机制的变化情况。通过表2 研究结论可知,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贡献度最高,持续稳定大于区域内和超变密度贡献度,说明区域间差异是产生全国范围共同富裕空间异质性的主要来源,贡献度在48%~50%之间;区域内差异为产生空间异质性的第二来源,贡献在31%~32%之间;超变密度差异的贡献度最低,在18%~20%之间。从差异来源的演变看,区域间差异的贡献度2014~2020 年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超变密度用于识别区域间的交叉重叠现象,超变密度的贡献度从2011 年的17.711%波动上升至2020 年的18.669%,表明各地区间的交叉重叠现象有所增强;区域内差异的贡献度变化不大,始终保持在31%左右,表明地区内部的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整体较为平稳。(表2)

表2 各地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差异来源以及贡献度一览表

四、共同富裕驱动因素探究

通过上文对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空间异质性进行探究,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且区域间差异水平和贡献度均不相同。因此,本研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共同富裕发展驱动因素进行探究,探寻产生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通过借鉴现有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政府支持X1、经济发展水平X2、科研力量X3、贸易开放程度X4、产业结构X5、城镇化水平X6这六个方面构建出共同富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影响因子探测结果如表3 所示。(表3)

表3 2014~2020 年全国共同富裕影响因子探测结果一览表

通过表3 中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014~2020 年间我国共同富裕最强烈的影响因子是经济发展水平,q 均值达到0.9以上,其驱动作用效果稳定保持首位,即区域人均GDP 显著影响群众生活水平;科研力量因子的q 值持续保持低位,说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效果不显著,但在2020 年其作用效果程度显著提升,超过其他影响因子,但相比于经济发展水平仍较弱。2020 年之前共同富裕的影响因素的驱动作用程度没有明显变化。直到2020 年,除经济发展水平之外,其他影响因素的驱动作用效果出现显著变化,城镇化水平的驱动作用效果从仅次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至低水平,贸易开放程度上升至高水平。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全国和三大区域共同富裕水平在不断上升,发展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的共同富裕发展水平逐渐向强离散度趋势靠近,差异程度在逐渐扩大,并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全国和三大区域共同富裕区域内差异均在不同波动程度地增大;造成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间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解释能力最强。

(二)政策建议。第一,要因地制宜促进共同富裕。根据本研究的结论,中国不同区域之间共同富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制定有力政策,发挥内在优势,弥补短板,推进共同富裕发展进程。第二,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特征来加速全民富裕。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显著特点,这导致不同地区政府需要实施不同的政策措施。在实现全面富裕初期,在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的配置问题。第三,加速地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地域特征资源为基础,培育和壮大新的发展动力,改进和优化传统动力,依托科技手段,着力推进地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多元、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群众优质生活质量的美好憧憬。

猜你喜欢
贡献度共同富裕差异
共同富裕
相似与差异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找句子差异
充分把握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基于贡献度排序的肾透明细胞癌串扰通路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贡献度综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