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在寒冷的星球上

2024-04-12 03:59魏然
科幻世界·少年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超级计算机表面温度恒星

魏然

岁末年终,严寒袭来。寒冷的星球是科幻作品的常客。《冰狱之火》中,人类在太阳毁灭后的地球碎块上熬过漫漫寒冬;《黑太阳》里,在濒死恒星旁极寒的行星上,人们发现了外星文明的遗迹。面对着寒风,你是否想过,寒冷的星球上是怎样一番场景呢?

什么样的星球最冷?

显然,行星和卫星比恒星更冷。以行星为例,恒星是其热量的主要来源,距离恒星越远,行星表面越冷。从水星向阳面超过四百摄氏度,到海王星表面低于零下两百摄氏度,都大致符合这个规律。

但除此之外,星球的表面温度还和很多其他因素有关。例如表面反射率——表面反射率越高,或者说星球表面越“白”,反射的阳光能量越多,温度就越低;再如“温室效应”——这是一种大气层形成的保温效应,温室效应越强烈,表面温度就越高。金星表面就因为强烈的温室效应成为高温炼狱,虽然到太阳的距离差不多是水星的两倍,但金星表面温度却和水星向阳面相仿。

星球内部能量也会影响到星球的表面温度。譬如地球内部熔融岩浆的能量,一部分来自几十亿年前星球诞生时热量的留存,一部分来自几十亿年间地心放射性物质衰变所产生热量的累积。这些热量从内部加热了地球。此外,星球表面某个具体位置所处的纬度,以及大气中的局部气候,也会对温度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在一颗离恒星足够远乃至流浪于星际、表面反射率很高、内部热量不足的小星球上,如果凑巧其南北极地区又正在经历“ 暴风雪”,那么那里就是酷寒之地的极致了。

在寒冷的星球上

在普通的寒冷星球上,保温是生存的核心要义。譬如冰河时代的地球,人们大概只需要多裹几身衣服,外加一堆篝火,便能保温进而活下来。动物也只需要一身厚厚的皮毛。

但在更寒冷的星球上,譬如在有着零下一百多摄氏度液态烃tīnɡ海洋的土卫六,以及连大气层都冻成固体覆盖在地表的冥王星上,就需要更高明的生存策略了。极寒星球上的生命体积可能相当大,因为生物体积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相比就越小,散热相对更少——地球上也有显著的随着纬度升高,生物体积普遍增大的趋势。由于可获得的总热量很低,生物的新陈代谢会特别慢。如果那里真的存在生命,我们将看到一个个体异常庞大而行动极为迟缓的奇异生物世界。

對于人类而言,在现有科技水平下,借助科技和各种机器的帮助可以在寒冷星球生活无忧,但那些地球上常用的化学燃料可能风光不再。在严寒的异星世界里,燃料和氧气大概都是相当奢侈的,这时就需要强力的核电池登场了。核电池以原子内部的能量作为原始动力,兼具供电和保温功能,从“好奇号”的火星探测到“新视野号”的冥王星之旅,都有核电池的影子。在严寒星球上,它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中流砥柱。

寒冷星球有什么用?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力气,到严寒的星球上去居住呢?

如果那是生命诞生的母星,自然无从选择。若是一颗寒冷的异星,除了单纯为拓展生存空间,还有着更多的科学意义。

寒冷有助于超级计算机运行。我们知道,计算机工作时会产热,对于超级计算机而言,这种热量会多到成为运算能力提升的瓶颈。例如腾讯公司将发热量巨大的服务器建在贵州凉爽的山洞内,还有外国公司将服务器建在北极圈附近,都是为了利用周围环境冷却计算机。如果将超级计算机建设在严寒的星球上,对其性能将有巨大的提升。

红外望远镜也喜欢严寒之地。绝对零度之上的所有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红外望远镜通过观测红外线进行成像,周围温度越高,其受到的干扰就越大,这也是类似“詹姆斯·韦伯”这样的红外望远镜之所以要被发射到太空中的主要原因。在特别寒冷的星球上,红外望远镜所受干扰极少,有了大显神威的机会。

低温还对“超导”有重要意义。在温度极低的时候,某些材料的电阻会突然消失,成为超级导体,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导。由于电阻导致的电能损耗不复存在,使得超大电流和超强磁场得以广泛应用。例如在温度极低的星球上,可以通过电磁弹射进行大规模卫星发射和资源运送,不必再使用成本高昂的化学火箭。用于核聚变装置上的强磁场也能够轻松实现。

当然,寒冷的星球还可以用来旅游观光——那可是整整一颗星球的炫酷雪景啊!

[ 责任编辑:杨竞]

猜你喜欢
超级计算机表面温度恒星
超级计算机
(18)刺杀恒星
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区域型海表面温度预报算法
超级计算机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恒星的演化
恒星不恒
美国制造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每秒100亿亿次 中国超级计算机
热电池新型隔热结构设计及表面温度研究
Kerr型中子星与黑洞表面温度分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