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概述

2024-04-13 05:26王建坤马德坤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精神生活

王建坤 马德坤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论的有机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①,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②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推动了学界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一步研究。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主题,时间设定为2013—2023 年,根据CNKI 数据显示,共发表文章300 余篇。学术界目前从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价值意蕴、主要特征、衡量标准、现实挑战、实践路径等方面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行研究,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化的研究成果。鉴于此,本文将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评价,并给予合理展望,为学者提供较为全面的研究面貌,以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提供进一步研究思路,推动研究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逻辑

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生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物质与精神互促共进关系的理论飞跃,是应对精神异化带来的人的片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燕连福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理论上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精神生活就是要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基本观点。③刘旭雯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马克思关于精神生活的理论表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未来社会的最根本特征成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出场的理论逻辑。④廖小琴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物质与精神互促共进的生动表征。⑤刘影则从异化视角去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导致人的精神需求、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异化,进而导致人的片面发展,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⑥

(二)历史逻辑

目前研究关注点主要从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精神富裕的重视这一视角出发,研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张龙丽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注重富裕的协调性和全面性,提出物质与精神是相辅相成的。⑦而燕连福、段妍等学者则继续向前追溯。燕连福认为,从五四运动后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到掀起延安整风运动的学习热潮,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革命奋斗的重要位置。他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厚德载物”“致良知”等思想契合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新时代要求。⑧段妍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为实现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在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也注重丰富其精神生活。⑨还有学者从思想道德奠基和中华民凝聚力视角进行分析,认为“扎实深厚的文化思想道德基础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中华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⑩

(三)实践逻辑

学界主要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共享共建发展理念等视角进行研究。杨勇兵认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精神生活上的表现是人们对于精神文化产品多样性、多层次性、多方面性的需求与精神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提供优质文化产品与资源。⑪孙迪亮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坚持“共享、共情、共建”的建构原则。只有共享才能激发社会活力,确保共富,只有共情才能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只有共建才能创造成果、保证供给。⑫

(四)现实逻辑

学界主要从人民精神生活现实状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等视角进行研究。马振清认为,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化解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问题的现实必然。⑬毛玉娟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人民精神生活的执政党鲜明特征。⑭谷松岭认为,从国际视野看,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凸显了社会主义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超越,丰富了人类社会文明的新形态。⑮

综上,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出发探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发展逻辑,剖析了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虽然关于发展逻辑的表述略有不同,如出场逻辑、生成逻辑,但基本都涵盖了以上四大方面,并未跳出理论、历史、现实、实践的四位逻辑框架。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学界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从结构层次、构成要素、具体表现等不同层面对如何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理论阐释。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结构层次

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结构层次,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是“两层次说”。夏海燕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既指个体精神生活的需求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得到了满足;也包括社会层面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理性客观的舆论氛围、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⑯周泉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坚持个体精神生活发展的基础上的全体人民总体性精神发展状态。⑰第二种是“三层说”。罗会德认为,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从“整体性、全面性、动态性”三个层面出发,既着眼于绝大多人的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又不否认每个社会成员精神生活的充实和精神生活品质的提高,同时对于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有长远谋划和部署。⑱柏路以文化的功能论视角,从个体语境、公共语境、民族语境三维透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认为文化能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精神食粮、精神纽带和精神底气。⑲第三种是“四层说”。王金主张从对象全民性的主体结构、全面联动性的内容统筹、参与能动性的实现方式、渐进分阶段推进样态四个各方面去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⑳徐艳也持类似观点,认为要从充实富足的状态、全体人民都富裕、共建共创精神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四个方面去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㉑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构成要素

以构成要素为切入点理解某一概念,是学界普遍使用的概念界定方法。辛世俊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民在精神生活领域对美好社会的理想信念、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认同,并用以指导自身行为的精神状态。㉒胡洪彬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应通过不断挖掘相关支撑要素来保驾护航,这是多重支撑要素相互影响构成的有机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包括根基层面的支撑要素,即物质性要素和历史性要素;理念层面的支撑要素,即理论性要素和文化性要素;参与层面的要素,即社会性要素,如社会积极条件和有利要素;支撑层面的要素,这一层面的要素指领导性因素、组织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介入。㉓项久雨认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基础,以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内在动力,以不断选择、追求、创造、共享精神资源为重要特征,最终实现个体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的统一。㉔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具体表现

对某一概念的认识,不仅可以从其结构和要素两方面去理解,还可以通过概念具体化、现实化后的实际成果或未来样态来理解。王习胜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该是“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积极与进取;政治观、法治观和道德观的正确与高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与进步”的理想样态。㉕潘玉腾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他认为个体在心灵生活、文化生活、信仰生活等方面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感、高度的信仰自觉,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是其在个人层面的表现;社会群体保持健康的社会心态,社会道德秩序良性运行,人人具有享用社会精神资源的权利,社会精神文化环境和谐友善、公平正义,国民素质和社会精神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是其在社会层面的表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精神层面有着更高追求、更高境界,不断汇聚精神共识,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坚定的文化自信,国家民族呈现文明昌盛、大气自信、开放包容的精神文明水平是其在国家民族层面的表现。㉖

三、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

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必须明确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才能更有信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更有勇气应对前进路上的困难。目前,学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意义主要集中于其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关于精神生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论述的继承与发展。黄意武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在更高程度的实现,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㉗张鑫炎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内容,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因为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能使人们摆脱狭隘本性而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本质。㉘黄鑫权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生活生产理论的最新成果,主要表现为:深化了对物质生活生产与精神生活生产辩证关系的认识;深入考察了精神生活生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深入探究了精神生活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问题。最后,他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优良的精神文化条件。㉙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旨在焕发民族精神的深层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精神归属感㉚,从思想层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燕连福认为,这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人民积极投身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动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㉛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应有之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以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必然包括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和精神生活的现代化。李辉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人本内涵,充分体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的价值追求。㉜李茹佳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逻辑,始终将物质变革与精神变革、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落实于人,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天性弊病。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目标与表征。㉝蔡小菊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关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认同力,关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意蕴和文化特性。㉞

(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动回应

柏路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时代应答,以高质量的精神生产,为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滋养,以共时性的价值凝聚,为美好生活凝聚精神功能。㉟牛家儒认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既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㊱姜彦杨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㊲“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更高品质的生活进而要求高质量的发展,这不仅包括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包括人民精神生活的发展。黄意武认为,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正是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顺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强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用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进而推动精神文化领域的全面进步。㊳

(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表征

廖小琴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自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未来走向,展现了人民精神生活走向自觉发展的发展理念和精神生活迈向共同富裕的实现历程。㊴柏路认为,包含精神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驾驭资本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超越,为人类文明发展拓展出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全方位占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并以新发展理念等精神理念引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人们实现精神和谐。㊵白勤认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着眼于人的本质,将全世界人民看作一个统一体,与人类前途命运休戚相关,是探索人类共同发展新格局、新道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结晶和思想智慧。㊶

此外,还有学者如夏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出发,研究其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哲学意蕴、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㊷王慧莹从公共文化治理视角出发,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高质量”“均等化”的发展路径。㊸也有学者依据不同层次,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在包含三层价值追求:满足人自然本性的最低价值追求,解决作为社会属性的人的理性和精神发展的高层次价值追求,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㊹

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与衡量标准

事物的主要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标识。明确目前学界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主要特征的研究现状,对于下一步推进什么样的精神生活,如何推进精神生活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性价值。

朱青青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独特的特征表现。由于精神生活的复杂性、精神需求的多样性、精神世界的广袤性以及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非平均性和非同步性。同时,其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合规律性,人在实践中遵循价值尺度,充分体现了人的活动的合目的性。此外,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普遍性决定着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普遍性,同时也因精神价值的实现的主观性、精神生活需求的多样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评价标准的抽象性使得其具有复杂性。㊺周泉认为,人们在时间改造开始之前便已经有意识地把握着自身互动的目的,并在脑海中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认知和主观意识为改造物质世界提供指导,反映了精神生活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虽然在本质上有赖于物质生活的整体状况,但同时也表现出自身相对独立发展的独特规律。㊻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衡量标准问题不同于物质生活富裕,物质生活富裕具有较为指标化、数字化的衡量标准,目前这一问题是学界针对该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三方面说”“三层二维说”“主客观说”是目前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

魏泳安认为,衡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从居民就业、收入水平、社交、卫生健康等所属的物质生活层,文化经费、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文化发展机会等所属的公共文化层,精神生活、精神体验、精神信仰等所属精神生活层三个层面出发,并将其置于地区、城乡、群体等空间差异性和体现发展力、创新力、主体性彰显等具有历史视野的时间发展性的纵横维度之中进行考察。㊼廖小琴认为,由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指标应包含主观指标也包含客观指标,如精神生活需求状况、精神文化活动状况、精神发展程度、精神状态等。这种标准通过六个方面表现出来:人民的精神需求广泛丰富;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强烈;社会精神生活和谐自由;社会文明程度高;社会创新创造能力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强。㊽在此基础上,学者进一步提出,可以采用条件性指标、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外加加权计算方法,以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为主要权重,从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去全面构建测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㊾此外,也存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量化指标成果。比如,浙江嘉兴文化广电旅游局制定了由理想信念实现度、精神生活丰富度、精神生活参与度、精神生活共享度、精神生活享受度五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三十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标体系。

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与实践路径

勇于直面挑战、敢于应对挑战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最优解。目前,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面临着来自物质基础不足、认知视角模糊、不良思想影响等严峻挑战。

(一)精神文化供给能力不足

文丰安认为,目前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问题上存在社会公共文化创新性有待增强,文化攻击和群众需求存在错位;文化供给滞后及新兴文化产品保护机制有待健全,群众参与需求较弱;文化产品供给单一化合精神生活浅层化,弱化了群众的高尚价值观和行为养成等问题。㊿李建国认为,先进精神文化资源的繁荣发展亟需持续推进,先进文化资源的转化为充足的优秀文艺作品的转化率不高,主流意识形态主导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未完全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供给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51)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共建共享机制有待加强

文丰安认为,文化资源分配与共享不健全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目前存在精神文化分配合享受机制有待完善,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果分配不均衡的问题。(52)精神生活的问题还要从物质实践中获得答案。冯颜利认为,目前物质生活的区域间、城乡间、人群间失衡现象仍然存在。物质生活相对贫困进一步造成精神生活相对贫困,使得人民在文化获得、文化享受与参与等方面条件不等、机会不均,促使人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困境。(53)

(三)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存在模糊认识

李建国认为,目前存在阐述理论有难度、由“无形性”引起的问题易被遮蔽、大众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解存在认知偏差等问题,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需要进行理论阐释。(54)魏泳安认为,当前对于精神生活的模糊认识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考虑。空间维度表现为部分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志气贫困”和“智识贫困”,时间维度则表现为短时期内快速变迁所导致的例如“躺平”“精神内耗”等负面心态。(55)

学界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主要从夯实物质基础、价值观引领、提高文化供给质量、增强共建共享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较为有针对性的意见。

(一)夯实物质基础,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必要物质条件

代玉启认为,物质生活的富足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探索给予保障。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产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人们的生活质量才会不断提高,人们的自由度和社会性才会不断增长,人们的创造性也才会增强,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追求更高层次、更为多样的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56)魏泳安认为,教育因素、职业技能、地域情境、生活氛围、社会角色、健康因素、文化因素、代际传承等,都是构成物质生活的功能性要素,要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发挥物质生活可行能力的基础功能。(57)

(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发挥作用。刘秀华认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产业优化升级,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增强力量,凝聚共识,引领人民享受精神的获得感,引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58)柏路认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生产—分配—交往—消费”的实践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产“提质增效”与精神生活“多维需要”相统一,调节精神产品“公平分配”与精神生活“权利享有”相统一,助力精神交往“深层互动”与精神生活“共识凝聚”相统一,推动精神消费“理性自觉”与精神生活“意义生成”相统一。(59)刘影认为,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之中,融入精神文明创建之中,融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之中。(60)

(三)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解决精神文化生活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直接影响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推进质量,必须优化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数量,解决精神文化生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张弛认为,要正确处理市场供给和资源配置的关系,打破惯性思维,找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点推陈出新,改变精神消费曲高和寡的现状,在精神消费的优化中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61)齐峰认为,要积极利用元宇宙技术,通过强化技术支撑,以数字普惠推动精神产品共享;通过优化场景匹配,以情景互融提升精神文化享受;通过深化人文内驱,以人为本发展构筑健康的精神世界。(62)

(四)提升精神文化产品共建共享能力,缩小精神文化生活差距

赵丽涛认为,如果单纯强调人的精神需求而忽视物质基础,那么最终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这就需要建立精神文化资源普惠性供给机制,大力促进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打破区域壁垒、城乡差异、地域歧视的限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惠及全国民众。(63)项久雨认为,建立健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共享机制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政策并优化精神文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还要调动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在内的社会力量,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创造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又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64)

六、研究评价与未来展望

综上,学界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是仍旧存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足,未来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

(一)进一步明确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

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尚且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结构说”“要素说”“现实表现说”均有合理性,从构成层次和组成要素还有现实表现等方面阐述了“是什么”的问题,但同时存在难以避免的缺陷,如“现实表现说”从具体表现来映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并未正面回答“是什么”。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概念的时间较短,且研究的基础如物质生活的富足程度等问题,学界也未形成统一、权威的认识,因此研究其内涵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概念研究是任何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具有基础性意义。因此,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研究和概念界定仍然是学界需要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进一步细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衡量标准

对于学者而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衡量标准是目前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精神生活的虚拟性、动态性、主观性等特征造成了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衡量标准难以把控和不易衡量。有学者曾通过精神生活同富裕的具体表现来衡量其效果。但是,所呈现的衡量标准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如何用明确的指标来考核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状况、如何衡量精神文化活动的价值大小、如何衡量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效果,这些都是衡量客观因素亟需解决的问题。更为困难的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有外在客观因素还有内在主观因素,人民群众的心理生活、文化生活、信仰生活的真实状况虽然具有外化表现,但是这种外化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其真实状态的全部显现。因此,如何通过表征透视其真面目是学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多学科知识和实地调查研究,制定多维度、多层次的衡量标准,力求构建较为完整的主客观衡量标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衡量标准的逐步完善,为进一步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明前进方向。

(三)进一步丰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

研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研究意义,为该研究提供研究动力。目前,学界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研究主要集中于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当代中国的意义层面出发去解释。但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仅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是全世界人民真正的共同富裕。尽管学界也有少数学者研究国际意义。但局限于研究该问题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研究深度和广度依旧不足。因此,要立足国际,研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国际意义,向外界传递好中国声音,传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于全球精神生活的意义,对于全人类解放而言具有伟大意义。

(四)进一步阐述不同主体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问题

目前,学界大多数聚焦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宏观主体即全体中国人民,仅有极少数人关注了微观主体。但必须明确的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既需要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又需要关注到全体中国人民不是同质化的,而是分为不同的群体,因此需要推动不同群体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但就目前而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然缺乏支撑,还可以继续深化。以农民群体为例,农民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最为关键的群体之一,但是目前学界关注该群体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需要全体性共同富裕,还需要做到“精准”共同富裕。因此,研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需要从微观上研究例如农民、残疾人、特定职业群体等特殊群体,进而为更好制定相关政策和落实工作重点提供理论支撑。

(五)进一步丰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学界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几乎所有的研究成果均提到了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而且研究相对集中在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目前,学界提出的解决路径主要针对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认知模糊等现实挑战,从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高人民审美能力等方面入手,从人民内部和社会及国家外部逻辑出发点,在制度建设、价值引领、需求提升等层面探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问题。但是,目前研究存在缺少事实证据的问题,即缺少能够证实学界提出的路径可行性的例子。因此,目前学界对研究路径的研究,需要注重挖掘真实案例,以案例为基础,提出解决方案,总结真实有效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要将目前提出的解决路径付诸实践,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能够作为值得推广的做法。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虎虎生威见精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