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呈现卫兴华经济学术思想的力作
——读徐淑云博士的《卫兴华经济学术思想研究》

2024-04-13 05:26胡岳岷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1期
关键词:兴华学术思想著作

胡岳岷

早在1878 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序言中写道:“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在作家中,传记作家不好当;在传记作家中,为思想家的学术思想做评传,更是不易。由当代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建平教授主编的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学者文库之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经济学术思想研究丛书,所呈现的就是当代中国长寿且多产的几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学术思想评传。这是李建平教授为构建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这套丛书中,《卫兴华经济学术思想研究》是由《东南学术》杂志副编审徐淑云博士完成的。为徐淑云博士的著作写一点学习心得,是因为卫兴华先生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人,还因为徐淑云博士的这部著作颇具特色。

第一,将不易之事做得很精致。卫兴华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人民教育家”和“最美奋斗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在卫兴华先生的人生中获得许多荣誉,诸如世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第九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等。从1952 年卫兴华先生做研究生期间在《人民日报》“答读者问”栏目发表以“什么是资本、资金、资产及其关系”为主题的第一篇论文开始,到在《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年第1 期发表《新中国70 年的成就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止,一生创作发表了1000 多篇学术文章。从1955 年出版第一部著作《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为开篇,他一生出版了50 多部著作。1956 年31 岁的卫兴华先生就在中国顶级经济学期刊《经济研究》第1 期发表了《关于资本主义地租理论中的一些问题》,卫兴华先生称这是他“第一篇算得上研究性的学术论文”。卫兴华先生的学术人生几乎经历中华人民共和国70 年改革发展所有风风雨雨。所以,为这样一位长寿多产,思想的心路历程又经历了极其不同的几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家做评传,就更加不易了。然而,徐淑云博士的《卫兴华经济学术思想研究》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很精致。只要你认真阅读了徐淑云博士的这部著作,你就会赞同我的观点。

第二,系统性呈现了卫兴华先生经济学术思想。卫兴华先生的开门弟子、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在给徐淑云博士的著作所作的序中指出:徐淑云博士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经济学专业基础,她的著作对卫兴华经济学术思想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概括,是以卫兴华经济学术思想作为博士论文和著作选题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篇。该书设置八章二十七节对卫兴华经济学术思想进行梳理、阐释和评析。洪银兴教授评价说:“该书对卫兴华经济学术思想的把握较为准确。卫兴华先生的著述很多,徐淑云博士能找到通读和研究非常不易。”我读卫兴华先生的文章是从读他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一文开始的。后来,这篇论文获得了第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论文奖。在我的记忆里,《中国社会科学》1992 年第5 期发表的吉林大学张维达、潘石两位教授的《卫兴华经济思想述评》,应该是系统阐释卫兴华经济思想的首篇论文。在今天看来,张维达和潘石两位教授的论文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阶段性研究与阐释。而徐淑云博士的著作则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呈现,是迄今为止系统阐释与呈现卫兴华经济学术思想的唯一一部力作。

第三,对卫兴华先生经济思想的评价实事求是。卫兴华先生是经济学家中的思想家,为这样一位思想家做学术评传是不易的。徐淑云博士的著作以卫兴华先生的文本为基础,还原卫兴华经济学术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为后人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据了解,徐淑云博士在撰写本书过程中,曾多次到北京拜访卫兴华先生,还对与他熟识的学术界前辈进行访谈,以加深对卫兴华先生学术研究历程的了解。徐淑云博士的著作对卫兴华先生的历史地位和学术贡献的评价,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准确和实事求是的。徐淑云博士认为:卫兴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卫兴华先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和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卫兴华经济学术思想为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卫兴华先生从20 世纪50 年代初期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笔耕不辍,著述丰阔,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的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创性的理论创见和真知灼见,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错解、误解和曲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观点和见解,卫兴华先生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予以勇敢地批驳声辩,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正本清源,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清道夫”。卫兴华先生用其一生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求,证明了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领域的坚强战士,是我国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的杰出代表和领军者之一。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堪称楷模。

第四,对卫兴华先生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学术思想遗产的精准提炼。坚定信仰、求实唯真、科学严谨、守正创新的科学治学精神贯穿了卫兴华先生学术追求的始终。这是徐淑云博士对卫兴华先生治学精神的概括,她的概括是准确的。卫兴华先生始终坚持理论是真理的喉舌,而不是权势的奴仆。他主张在学术讨论中应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要通过独立思考,做到求真求实、服从真理。他始终奉行“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和严谨的学风”“四严”的治学态度。卫兴华先生一生都在勤奋地为人民教育事业而不懈奋斗。2004年他虽然办理了离休,可是他仍然在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的建设孜孜以求。人民性是卫兴华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根本立场。“人民”二字贯穿于卫兴华先生教学和研究的整个人生。他始终心系祖国,心系人民,始终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学术情怀,是一名切实维护人民利益的经济学家。徐淑云博士在其著作中列举了许多体现了卫兴华作为人民教育家为人民的情怀实例。如面对国企改革中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他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及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问题;面对我国贫富分化问题愈加凸显的情况,他开始持续关注如何消除贫富分化,人民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收入分配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针对私有化浪潮甚嚣尘上的局面,他始终坚持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公有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不可动摇。他不仅在做科研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还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青年人才的培养,在九十多岁高龄时还坚持带博士生做科研,给学生授课。卫兴华先生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的精神就像真理的火炬,一直在燃烧着、照耀着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真谛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读徐淑云博士的著作,我们深刻感受到:卫兴华先生的理论创新、坚定信仰、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就是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

猜你喜欢
兴华学术思想著作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李帆著作系列
兴华市林湖乡:村企联建共走振兴路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摄影作品欣赏
马兴华摄影作品欣赏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