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课程传统医德的内涵与实践 *

2024-04-14 14:32李美辰李永宸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仁术仁心医家

李美辰 李永宸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医古文课程是高等院校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撷取历代中医古籍中的精华文本,涉及医家传记、医籍序跋、医论药论、医案医话等篇目,蕴含丰富的医德教育内容,凸出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医德思想植根于儒家思想,故有“大医必大儒”之说。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爱”思想,而仁爱思想亦是中国古代医生职业道德伦理的核心内容。该思想对当今的医学生仍具有教育与借鉴意义。

稽考医古文文选与古代涉医资料,从“仁心”观、“仁术”观等方面回顾与阐发中医古籍中蕴含的医生职业道德伦理。

1 中医古籍中的仁心观与仁术观

“仁心”一词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1]:“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及《孟子·离娄下》[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以为,君子异于一般人的地方在于两点,一是心存爱心,二是从爱心出发处理社会关系。能做到这两点的人就是君子,能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重。因此,“仁”的核心内涵是爱人,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孔子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2]。在孔子眼里,能广泛施恩于民众、救济民众的人,是最高境界的人。清代学者袁枚认为:“圣学莫如仁”[3],意即“仁”是儒学的最高境界。

《大医精诚》中的“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即是“仁心”的集中诠释;能“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4]的“苍生大医”,就是“仁人”,这是孙思邈对后世行医者的期许。朱丹溪弃儒学医,是基于“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5],这是他以己度人的大爱。《赠贾思诚序》中“张君”因贾思诚医生对其“视余如手足之亲,无所不致其意”,而致信宋濂,望其为贾思诚“大书特书”,亦是对“医者仁心”的大力褒扬[6]。医者仁心,仁者方显大爱。华佗治病,上至宰相、郡守,下至小吏、平民,无所不包。“一贫妇寡居病癞,(丹溪)翁见之恻然”而为其诊治,这都是医者仁心的集中体现。

“仁术”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梁惠王看见用于祭祀的牛在发抖于心不忍,建议以羊易牛。齐国百姓认为梁惠王吝啬,而孟子认为他有恻隐之心,其施行仁政的策略“是乃仁术”,后该词专指医术。孟子据此认为梁惠王具有行王道的思想基础,“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1]。

古代医家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仁术”,一方面历代医者深知习医之难,“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孙思邈认为,“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4]。张仲景亦感叹:“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7]。所以医家认为,作为医者应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学习态度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实践精神,提醒后世医者学习医书时应做到“学而知之、多闻博识”。这也成为后人习医的重要方法。王焘在《外台秘要》序中说:“若不能精究病源,深探方论,虽百医守疾,众药聚门,适足多疑,而不能一愈之也”[8]。故医者须有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这是行“仁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医者应有“审谛覃思、一丝不苟”的诊疗态度。孙思邈认为,能做到“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且不会“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4],只是用来救治苦难的技术,就是仁术。精于所学且谦虚谨慎,方能成就医者仁术。

2 传统医德是仁心与仁术的结合

首先,传统医德体现在责任心与使命感上。东汉末年,瘟疫横行,张仲景对家族死亡伤感不已,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伤寒杂病论》。他认识到前代医家对《黄帝内经》的注释不完备且错误甚多,甚至以讹传讹,影响了世人理解与运用。因此耗费30 余年,分12 类注释《黄帝内经》,撰著《类经》。“是役也,余诚以前代诸贤注有未备,间多舛错,掩质埋光,俾至道不尽明于世者,迨四千余祀”“第以人心积习既久,讹以传讹,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使辨之不力,将终无救正日矣”[9],张仲景认为,如果自己不纠正前人的错误,最终将没有人能纠正,体现了他完成《黄帝内经》注释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吴鞠通目睹世人以伤寒法治疗温病,以致轻者以重,重者以死,而撰著《温病条辨》,其动机与目的是“为济病者之苦,医医士之病,非为获利而然”[10]。

其次,传统医德体现在救世济民上。其初始内涵停留在救治疾病、保养身体等朴素认知上,且救治对象比较具体。“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7]。既而推广到国民、百姓的层面,并担负起繁衍后代、提高国民预期寿命与医生医疗技能等重任。如孙思邈“誓愿普救含灵之苦”[4],苏敏“拯生灵之性命。传万祀而无昧,悬百王而不朽”[11],王焘“以救性命之昏札,俾厥土宇用能康宁”“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8],王冰“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12]。人民健康长寿是医者的共同愿望。

最后,传统医德的最高境界,体现在医学是仁学、医术是仁术的认知上。朱丹溪认识到读书人精通医术,以医术服务民众,这是践行孔子的“仁学”,与为官行仁道殊途同归。袁枚则全面阐述这一传统医德,其理论逻辑是掌握一技之长且服务于民众,即可以不朽;学问贵在亲身实践,而医学是实践之学,不是空谈之学;最高尚的学问是仁学,医生运用医术救治百姓,使百姓健康长寿,就是实践仁学;医生没有领薪俸,却实践“仁学”,世上没有比这更伟大的,“而何必舍之以他求”[3]。

这种不求名位而行仁爱之学的做法,与宋濂所抨击的“其视吾民之颠连,漠然若秦越肥瘠之不相维系”的为官者对民众的冷漠之情,形成何其鲜明的对比!北宋参知政事范仲淹认为“利泽生民”是读书人的崇高志向,读书学道而居相位是实现这一志向的途径,“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不然,愿为良医”“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13]。即如果做不成宰相,愿意做良医,因为做良医能实现“救人利物”的心愿。

中医传统医德的形成是由医界精英与士人儒者共同推进的,前者侧重于救治民众、纠正医界弊端、留下传世之作,体现了医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后者则以其宽阔的视野与超前的认知,从根本上淡化传统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为医术、医生正名,为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而疾呼。由仁爱之心到医者“仁心”,由“施行仁政的策略”而至“仁术”,“仁心”“仁术”二者渐至混融如一,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医德的核心理念。仁爱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医乃仁术”则赋予医术以道德内涵,中国古代“医乃仁术”的认识蕴含着现代医学道德伦理所言的人道主义的萌芽,而人道主义是现代医学恪守的基本伦理道德。

3 发挥医古文课程传承传统医德的作用

医古文课程是“传授古汉语古文化知识的课堂、展示中医古文献风貌和学术价值及其文化底蕴的窗口、提示中医治学门径的阶梯、拓宽学业视野的瞭望台”[14],尤其是承担着价值引导、人格培育的任务。具体作用有三:第一,医古文教师在授课时,要懂得发挥课堂教学在价值引导、人格培育中的渗透作用。如袁枚反对清谈,注重实干,提出“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揭示中医是一门操作与检验性强的学科,容不得滥竽充数。授课时,教师可借此向学生强调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及其对人生与职业的重要性。又如讲到朱丹溪“盖其遇病施治,不胶于古方,而所疗则中;然于诸家方论,则靡所不通。他人靳靳守古,翁则操纵取舍,而卒与古合”,可提示学生作为医者在诊治患者时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对症用药,不得胶柱鼓瑟、拘泥古方。第二,藉由医古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医经典之于中医学术发展与医家成长的重要性,以及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如张仲景自叙《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汪廷珍在《温病条辨叙》指出,清代名医辈出,离不开“咸知溯源《灵》《素》,问道长沙”。教师借此向学生强调《黄帝内经》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与学术传承的重要性。第三,通过医古文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中医古籍乃至中国古籍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共介绍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类书籍八百多卷,惜多已亡佚。古时因兵燹祸乱、水火灾害等,损毁古籍不计其数。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中阐述了《素问》因年代久远、篇目重杂,内容前后不伦,以及艰辛整理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古籍的珍贵,培养中医古籍整理后备队伍,也是课程的意义所在。

4 结语

医古文课程看似仅是对中医古籍阅读方面的学习,实则以小见大,是在古籍内容的学习中跨越千年与历代医者进行对话,探寻古代医家的“仁心”观、“仁术”观,学习其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为日后传承中医文化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医古文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阅读古籍之道,更要引导学生探求古医家之医道,领会医家著书之义,方能使中医药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猜你喜欢
仁术仁心医家
医学院校仁术文化传承发展现状摭探
德育的道德发生学基础与机制
中国少年仁心大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烈火仁心
全国名中医单兆伟:传承岐黄仁术 弘扬国医精髓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THEBRAININPAIN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