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赋能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2024-04-14 03:48杨佳乐陈鹏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数字艺术路径探索创新创业

杨佳乐 陈鹏宇

摘 要:随着数字艺术的快速发展,本科院校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多种路径赋能乡村振兴。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背景,从数字艺术的角度出发,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数字艺术产品、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以及加强与当地乡村的合作与交流等方式,大学生可以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敏锐的市场洞察和商业思维、多元化的技能和知识结构、较强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同时,社会、高校等也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数字艺术;乡村振兴;创新创业;路径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明德理工学院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春蕾·繁星·筑梦——数字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S202313894051)研究成果。

一、数字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艺术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艺术形式,数字艺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且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性。然而,在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艺术的应用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的振兴和发展。

(一)数字艺术在文化与教育的传承中应用不足

在乡村文化传承方面,数字艺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上。然而,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参与乡村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数字化扫描和记录上,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创新表达。在乡村文化发展方面,数字艺术的应用可以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然而,目前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参与乡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数字艺术与乡村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思考和实践,导致乡村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限。

同时,尽管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不少大学生对这一战略的具体内容、实施方式及其重要性仍缺乏基本的认知。这导致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难以发挥自身优势,也难以与其他社会力量形成有效的合力。云南大学教师黄光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一文中提到,创新创业是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创新创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列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此,培养一大批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高技术人才、引导具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生群体践行创业,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二)缺乏对数字艺术在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应用的研究

目前,关于数字艺术在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应用的研究尚不充分。部分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参与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对数字艺术与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虽然有一些研究者和实践者已经意识到数字艺术在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潜力,但总体来说,数字艺术在这方面的应用仍然是一个新兴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一些研究者和实践者已经尝试将数字艺术应用于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例如,一些地方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创新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他们利用数字技术采集、记录、处理、储存乡村文化资源,将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下去。同时,他们也尝试将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文化资源,以更加逼真、立体、动态的数字化方式呈现给群众,彰显出鄉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力量。这些尝试为数字艺术在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然而,数字艺术在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应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数字艺术的跨学科性使得其在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应用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持和配合。其次,数字艺术的应用需要相应的技术设备和资金支持,而这对于一些乡村地区来说可能是一个难题。此外,数字艺术的应用也需要相应的文化背景和人才支持,而一些乡村地区在这一方面可能存在缺失。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一)利用数字艺术挖掘乡村文化价值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本科院校应鼓励大学生发挥自身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春蕾·繁星·筑梦——数字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的实践过程,首先,大学生可以利用数字艺术的技术手段,深入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收集乡村文化数据。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拍摄等方式,记录乡村文化的历史、现状和传承情况,获取丰富的乡村文化数据。其次,大学生可以利用数字艺术的数字化技术,将收集到的乡村文化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建立乡村文化数据库。同时,可以通过数字化复原、建模等方式,对乡村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最后,大学生可以利用数字艺术的技术手段,开发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数字艺术文创产品。例如,设计乡村文化主题的动漫、游戏、App等,或者开发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乡村文化体验项目。这些数字艺术文创产品可以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之,利用数字艺术挖掘乡村文化价值需要大学生深入乡村、了解乡村、热爱乡村,将数字艺术与乡村文化相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二)利用数字艺术提升乡村旅游体验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而数字艺术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大学生可以参与设计和开发数字艺术旅游项目,将数字艺术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首先,可以利用数字艺术建立旅游平台,该平台可以包括数字艺术展示、虚拟旅游、文化交流等功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同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用户反馈等方式,不断优化平台功能和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其次,可以利用数字艺术的技术手段,创造独特的数字艺术旅游体验。例如: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乡村文化体验,让游客深入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乡村的特色元素与数字艺术相结合,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最后,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交媒体和宣传能力,加强数字艺术在宣传和推广中的应用,提升乡村旅游体验。例如:通过线上营销、社交媒体推广、旅游平台合作等方式,以数字艺术扩大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方式,精准定位目标游客群体,提高营销和推广的效果。

(三)利用数字艺术+文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首先,大学生可以利用数字艺术的技术手段,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数字艺术产品。例如,可以结合乡村的文化遗产、特色产业、自然景观等元素,开发动漫、游戏、App等数字艺术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从而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其次,可以通过设计、动画、视频等方式,创新乡村品牌形象。大学生可以利用数字艺术将乡村的特色元素和文化符号转化为具有创意和特色的品牌形象,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再次,可以利用数字艺术进行乡村广告宣传和营销推广,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最后,可以利用数字艺术将不同产业进行融合创新,例如: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将农业与服务业相结合,开发农业旅游项目等。这些融合创新可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四)利用数字艺术推动乡村教育

首先,根据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启示,大学生可以利用数字艺术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互动游戏等。这些资源可以结合乡村的文化、历史、地理等元素,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数字化教育资源也可以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其次,数字艺术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数字艺术的教育实践,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新的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后,数字艺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赋能乡村振兴

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一)良好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乡村振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大学生应该具备对乡村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热爱,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乡村文化与现代产业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创业项目。同时,大学生需要具备勇于担当、敢于尝试的勇气和魄力,不断探索和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的潮流。

(二)敏锐的市场洞察和商业思维

在乡村振兴中,大学生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和商业思维。要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创业策略,使创业项目更具市场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具备商业策划和营销推广的能力,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和营销策略,扩大项目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三)多元化的技能和知识结构

乡村振兴需要的是具备多元化技能和知识结构的人才。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与创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其他领域的技能和知识,如农业科技、文化旅游、品牌营销等。通过多元化的技能和知识结构,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的需求,为乡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四)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创业是一项团队工作,需要具备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能够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同时,也需要具备与政府部门、企业、社区等各方沟通协调的能力,以获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五)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

乡村振兴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大学生需要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需要积极参与培训、交流等活动,扩大自己的人脉和视野,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四、结语

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展开研究,结合大学生双创项目实践,分析其表现与应用,得出相关实施路径的结论。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应具备丰富的数字技术知识和创意能力,强调新时代下乡村振兴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通过与数字艺术的结合,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首先,本文强调了数字艺术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数字艺术作为一种创新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还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新的视觉、听觉体验。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注重在校大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通过结合数字艺术领域的优势,加强与当地乡村的合作与交流,为农村注入现代元素,提升乡村形象。其次,本文明确了数字艺术对于农村教育的促进作用。通过数字化技术,大学生可以开展线上教育、远程培训等项目,不仅可为农村学子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数字化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学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农村青年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具体途径。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农村实习、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创新农村品牌形象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加强数字艺术在乡村振兴中应用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当中,与农村居民的有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了解乡村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优势。最后,本文强调了数字创意产业对于乡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在数字艺术和创意产业方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通过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手工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光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增刊1):70-75.

[2]刘明辉,舒先林.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J].现代农机,2023(4):50-51.

[3]李敏.红色文化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价值、困境及路徑[J].智慧农业导刊,2023(12):124-128.

[4]李艳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23(2):227-230.

[5]王东平,闫震,霍晓倩,等.基于竞赛项目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践行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3(8):9-12.

作者简介:

杨佳乐,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大学生创新创业。

陈鹏宇,硕士,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与影像传播。

猜你喜欢
数字艺术路径探索创新创业
数字艺术在云南景颇织锦工艺传承中的应用
浅谈计算机数字艺术教育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电子商务包装的互动研究
共享发展理念内涵、障碍和路径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试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数字艺术设计原理的表现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