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将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2024-04-14 18:20张凤
关键词:中华数学知识传统

张凤

摘 要: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可以对常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处理,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合理性,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对于保障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核心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途径,意在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知识的关系,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 融入途径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18

中華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是指我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文化,具体表现为数学思想、精神、方法和语言的集合体,涉及的文化内容比较多,教师应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力度,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需要保证相关途径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精神,为小学数学教学高效开展和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一、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不仅可以改善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还能促使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数学文化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学习兴趣。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项数学知识,促使学生从各项数学知识和文化入手追溯数学发展史,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低下和数学活动参与力度薄弱的问题,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2.深入理解数学内涵

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可以促使学生在追根溯源的情况下深入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内涵,从而引导学生在感悟数学内涵和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优化自身的数学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的目标,促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数学知识内容,确保学生可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用途和内涵,使得学生可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作用,继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有较高要求,教师应在落实各项要求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核心素质展开培养,激发学生自身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思想。学生在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将全面提高自身的核心素质。教师依托新课程改革要求顺利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向思政教育方向转变的目标。合理融入传统数学文化也能解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问题,从而实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良性开展的目标。

二、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

1.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当

在小学数学教学前期,教师没有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素质培养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前期目标不够合理势必会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产生不利影响。教学目标不够合理也会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力度,传统中华优秀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教学前期计划和数学文化分析不到位将会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前期实际规划的可行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学生难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掌握数学知识。

2.缺乏传统数学文化资源

小学数学教学没有按照相应的教学内容引入适当的文化资源,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资源存在不适合的情况,学生难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资源参与到实际教学当中,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也难以彰显。学生难以通过传统数学文化资源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参与力度相对薄弱。不同数学知识涉及的传统文化不同,缺乏文化支持势必造成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参与力度较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也难以得到同步提升。

3.数学文化融入的途径不合理

尽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有着明显的作用,但是不同传统数学文化的作用表现和融合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教师没有根据各项差异对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融入途径进行优化处理,势必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作用和实际融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教师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精神内涵掌握不足,教师难以按照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意识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规划,传统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力度和相关途径的规划情况也会受到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缺乏文化支撑的现状。

三、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途径

1.日积月累感受数学文化渊源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具有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作用,还有着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科元素,考虑小学数学教学元素和知识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在小学数学教学前期,教师应根据知识点内容对知识系统和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素材展开相应梳理,帮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数学文化的渊源,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失去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有序整理教材中与传统数学文化相关的素材和内容。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这对于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重要作用。不同数学知识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应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传统数学文化,将传统数学文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到一起,为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广泛渗透提供有力支持,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

比如,在《认识图形》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引入七巧板、木工尺等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将各类人文典故、科技成就和技术发明等传统数学文化全面融入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教学当中。教师通过表格的方式能够将本节课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整理出来,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

2.自主思考体会数学文化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理性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可以引导学生对各项数学知识进行理性分析和创新批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在各类传统数学文化支持下,教师可以促使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体会和感悟程度得到提高,从而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过程中体会和掌握传统数学文化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和掌握与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相关的成果内容,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展开自主思考和学习,为传统数学文化全面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以及相关精神可以满足小学数学教学前期的导入要求,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前感悟传统数学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教师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吸引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从而促使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以及相关精神支持下更好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古代数学家刘徽提出的“出入相补”原理展开教学,将本节课知识改编成相关的几何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加以整理,使得学生在不断学习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与“出入相补”原理和解决问题过程相关的视频,确保学生对本节课数学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形成深入了解。

3.通过活动感悟数学文化魅力

为了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现出来,教师不仅需要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内容选择相关联的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也需要通過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作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并保证学生全面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感受到传统数学文化的魅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对传统数学文化形成深刻的认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处理,增强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力度和学习意识培养效果,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深刻感悟传统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师要按照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参与力度对相关活动和实际开展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合理的内容和活动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关联性。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在使用过程中也涉及一些数学知识,教师应借助数学知识对传统发明进行合理规划,引入指南针这一传统发明来组织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比如,在《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指南针,并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发一个指南针,使得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指南针辨别校园中的方位。教师组织学生以“指南针”为主题开展相关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深入体会传统数学文化,将指南针在方向辨析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出来,从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力度。

4.素材融合展现数学文化价值

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可以保证素材融合的可行性,增强传统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拓展课的结合力度,保证不同课型素材的融合力度。教师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比较多,《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22年)》已经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些经典案例,常见的内容包括年月日故事、土圭之法故事和度量衡故事等,教师就可以按照学科教学情况开设相关主题活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素材的作用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规划情况,从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中选取适当素材进行小学数学教学,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将各类传统文化的价值有效展现出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课型包括教学课、拓展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等,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型选择适当的素材,增强不同素材的融合效果。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需要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变量情况,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对不同课型进行细致加工,以传统数学文化为主线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重构处理。

比如,在《分数》一课的教学时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与相关数学知识结合到一起,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在相关数学知识教学和学生自主练习过程中引入《算法统宗》,以相关文化为主线构建教学过程,这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和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5.学科拓展建立数学文化自信

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掌握教材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内涵,也需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促使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在规划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科拓展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为学生开展多样化拓展活动,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拓展活动增加自身的感悟,引导学生在学科拓展过程中建立文化自信。在小学数学教学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传统数学文化的内容和规划情况设置专项文化拓展课,并据此开设相关栏目,促使学生自主收集或者介绍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相关的故事,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数学家的故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建立文化自信,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家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教师也可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为学生组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传统智力游戏来强化自身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力度。在一系列学科拓展活动的支持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文化自信。

比如,在教学《四则运算》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九章算术注》。教师通过这一传统数学文化来开展本节课教学,向学生讲述关于古代数学家刘徽的故事,为学科内容拓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有力支持,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这一文化的魅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开展相关的趣味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确保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传统数学文化深入学习相关数学知识,这对于提升学生数学文化意识和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

总之,为满足小学数学教学和文化传承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增强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融入力度,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意识,使得学生可以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情况下,全面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借此将传统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李翠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江西教育》2023年第35期。

[2] 刘文霞、姚永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研究》,《基础教育论坛》2023年第7期。

[3] 何杰、韩瑜《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教学路径探究》,《小学数学教育》2023年第Z4期。

[4] 黄庆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实践探析——以“圆的认识”为例》,《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23年第Z3期。

猜你喜欢
中华数学知识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