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策略分析

2024-04-14 02:43钟秀霞
关键词:传统美德传统节日高中英语

钟秀霞

摘 要:在国际化的趋势下,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成为各学科教学的教学目标。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着极高的匹配度。因此,教师将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落实文化自信培养目标,也为学生对比中外文化,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体会我国文化之丰富,提供了新的机会。基于此,本文探讨传统节日、传统戏曲、古典诗文、传统道德、传统乐曲与高中英语阅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形成文化自信。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结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31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所含内容丰富,所教学知识已经不再只是初中阶段所学的单词、知识点,而是通过阅读等丰富的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此阶段的学生正好处于思维意识逐渐成熟、性格逐渐塑造完成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高中英语教师就要将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融合。

一、传统节日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

传统节日是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色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部分内容会涉及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或者是国外的一些节日。

在面对这两种情况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阅读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内容的时候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文章中的内容,并拓展一些与传统节日相联系的知识,帮助学生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如果教学中涉及外国的一些节日,那么教师就可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與此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形成多样的认知。如此,学生便能够在阅读中深入认识我国的传统节日,从而提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以北师大版教材“unit 3 celebrations”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精神和流传至今的习俗。

以此单元的“lesson 1 Spring festival”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中所展示的春节相关的内容。在这篇课文中,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春节的传统活动大扫除、贴福字、放烟花、吃年夜饭等。结合语篇内容:Tom从寄宿家庭中了解到了春节习俗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经验,进一步思考与文章相关的春节习俗还有哪些。以此加深学生对此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并引出第二篇课文中春运的相关知识。

通过春运这篇文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接着,教师可以播放我国CCTV关于一家团聚的广告,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阅读第三篇与春节相关的语篇。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勾画出春节期间一家人做的情景,以及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的意义。

如此,从不同的年龄、职业和背景当中,学生便能够了解春节文化的核心是“家”与团聚。教师为了帮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三篇课文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演绎其中的故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节日对中国人的重要性。

除了从中国本身的节日出发以外,教师还可以结合“Listen 3 Memories of Christmas ”引导学生对比中外节日文化的不同,从而推动学生在探讨节日文化意义的过程中,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传承性。

在引导学生阅读此节的语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1.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怎样的内容?2.其中的哪些字词让你感触最深?3.外国的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有何不同和相同?

结合这两个问题,学生便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有意识地寻找圣诞节与中国传统春节之间的异同。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了解到这篇文章主要讲解的是作者对童年奶奶陪自己度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在文章内容中,学生能够发现外国人的圣诞节,其实和我国春节有着相同的含义——阖家团圆,但又有一些不同,那就是习俗上的不同,例如,我国的春节要打扫卫生、相互拜年、准备压岁钱,而外国人的活动是打扮圣诞树、拆圣诞礼物、享圣诞大餐。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结合篇章能够了解到这段故事,既体现出作者过节时的快乐,也有着奶奶去世后的孤独与伤心。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中国传统节日与高中英语阅读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高中英语阅读内容能够为我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角提供帮助,中国传统节日也能够为我们理解高中英语知识创造条件。基于此,在开展高中英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与英语阅读融合在一起,以此丰富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传统戏曲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

传统戏曲有着丰富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高中英语阅读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教师将传统戏曲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融合在一起,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让学生在阅读英语的过程中体验中国戏曲的魅力。因此,教师应该将传统戏曲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结合。

教师要结合阅读内容选取合适的戏曲材料,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深入解读传统戏曲相关内容,由此引导学生进行戏曲翻译,编制戏曲剧本并进行演绎,这些都是推动传统戏曲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方式。

以北师大版教材“unit seven art”为例,教师就可以将中国戏曲与高中英语阅读结合在一起开展教学。以此单元的“Lesson 2 Beijing Opera”的阅读语篇为基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戏曲。

结合阅读内容可知,此节阅读资料中的中国戏曲为京剧。那么,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京剧的起源、艺术形式、角色分类、技能技艺、经典曲目等。在找到以上背景资料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篇与京剧有关的英语文章,让学生总结出其中关于京剧的主要内容。

结合分析,学生需要知道京剧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翻译成英语是“Female role,male role  with brightly painted mask,Clown role,male role”,而京剧的表演形式有唱念做打,翻译成英语就是“Acting、talking 、singing、dancing、Acrobatics”。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见不会的单词或句子时,教师可以开展阅读翻译游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此部分内容在教材中没有对应的阅读资料,教师可以去寻找与京剧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和认识京剧。

接着,教师要结合阅读内容,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共同编制戏曲内容并进行演绎。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京剧《霸王别姬》的片段进行模仿演绎,让学生在阅读、演绎中感受戏曲的趣味性。

除了京剧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其他戏曲名段进行赏析,如越剧、黄梅戏、豫剧等,以丰富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的了解和认识,并从中感受戏曲精神。

三、古典诗文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

古典诗文既是语言的综合性展示,也是帮助学生更加文雅有意境地表达情感的载体。教师将其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融合,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与英语教学融合的趣味性,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国古诗文所传达的精神与意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很难直接展示我国古典诗文创作的阅读教学内容,这时候就可以结合英语诗歌等文章,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有相似情感表达方式的中国古诗文。如此,教师便能够让学生在英语语言与语文语言的碰撞中发现中国文字的魅力,以及中国古诗文中所蕴含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音节美等。

在对比分析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外国诗歌情感,选择合适的古典诗文。接着,学生需要结合诗文,确定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生平。在分析外国诗歌之后,学生要对中国古诗的语言特点、意象进行分析,也可以将中国古诗文翻译成英文,引导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以北师大版教材选修3“unit 8 literature”为例,教师就可以将中国古典诗文与英语阅读联系在一起开展教学。经过对此单元lesson 2 poetry《雪夜林边小驻》和《黄水仙花》两首外国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可知,两首诗歌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结合这一核心观点,教师就可以选择我国古代诗人所写的同一主题的诗文,如李白的《静夜思》、韩愈的《晚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等。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两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学生分析后可知,意象有“森林”“雪花”“马儿”“旅程”等。在学生分析完意向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我国传统古诗中的意象,如李白《静夜思》的意象为月亮,韓愈的《晚春》用草树、杨花、榆荚表现了晚春景色,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描绘出一幅雪景图。分析探究张岱的写作背景,可以了解这是作者在表达对故国之思。

除了进行对比分析以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以英语翻译之后的古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Before my bed a front of light.Is it hoarfrost upon the ground?”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古诗词的押韵,理解其中的情感。如此,学生便能够在传统古诗与英语阅读教学中锻炼阅读思维能力,了解传统故事中的精神与情感。

四、传统美德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

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崇尚和推崇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其中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如孝顺、仁爱、诚信、忠诚、礼仪、谦虚、勤奋、忍耐、正直等。教师将传统美德与高中英语教学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英语阅读内容、情感,还能够推动学生理解、认识中国传统美德的价值和地位,以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三观”。

教师要确定教材中与我国传统美德相关的故事,贴合故事内容,确定人物的事迹,全面了解人物事迹所展示的美德,改编成英语文本的人物传记故事。如此,学生就能够在英语阅读中了解传统美德,传承传统美德。

以北师大版教材必修二“unit 6 The Admirable”为例,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渗透传统美德。结合“A medical pioneer”的阅读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分析可知,文章全文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介绍屠呦呦成就,而第二部分为介绍屠呦呦成长历程,第三部分为屠呦呦带着团队研发青蒿素,第四部分为国际社会对屠呦呦的评价。结合屠呦呦这篇文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传统美德,如谦虚、勤奋、忍耐、正直、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等。

结合屠呦呦事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伟人的故事。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古人的传统美德,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结合这些传统美德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汉译英工作,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综合以上教学方式,学生便能够在古今中外人物的引导下了解传统美德,感受美德精神、价值、意义,反思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的“三观”。

五、传统乐曲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

传统乐曲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教师将传统乐曲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促进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解读英语阅读材料中的文化细节和隐含意义。此外,这样的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融入传统乐曲。

结合英语阅读内容选择合适的传统乐曲、乐器演奏导入教学,结合阅读内容展示不同形式的传统乐曲类型引导学生欣赏,并进行小组讨论等都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如果阅读内容是外国作家或者内容,教师也可以选择我国传统乐器和乐曲进行对比教学。

以北师大版教材必修三“unit 7 art”的“lesson 3 A musical genius”为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传统乐曲和乐器理解或者对比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此节阅读教学内容可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点是了解贝多芬的作品《D小调第九交响曲》。

在学生阅读此篇文章之后,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此乐曲的古筝版、二胡版、笛子版、唢呐版、琵琶版和外國钢琴版进行对比欣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气势磅礴,也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不同传统乐器的风格变化。这样的变化能帮助学生感受中外音乐的不同。

除了展示不同以外,学生可以搜集和对比分析中国乐器与钢琴之间的历史。如此,教师将贝多芬的阅读内容与我国传统乐曲融合在一起开展教学,就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乐曲的主题、背景和情感表达方式。教师也可以请学生用传统乐器现场展示中国版《D小调第九交响曲》。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与高中阅读教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能够让学生在提高英语阅读分析、理解、整合能力的同时,认识传统文化中所展现的情感、理念、精神。基于此,本文探究了传统节日、传统戏曲、古典诗文、传统道德、传统乐曲与高中英语阅读相结合的策略,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为教学提供帮助,以丰富学生情感,提升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石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融入路径研究》,《中学生英语》2023年第32期。

[2] 刘秀萍《传统文化整合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校园英语》2023年第30期。

[3] 丁筱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校园英语》2023年第28期。

[4] 陈娟《探究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高考》2023年第19期。

[5] 魏邦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以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中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教学为例》,《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23年第6期。

[6] 周明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 》,《中学生英语》2023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传统节日高中英语
身边的传统美德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