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路径

2024-04-14 18:20黄爱明李丹
中国学校体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基本功胜任教研

黄爱明 李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代体育教育教学也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的教学胜任力被更加关注。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麥克利兰提出了“冰山模型”理论,也称“专业胜任力模型”理论。该理论将胜任力特征划分为5个层次,然后依据个体表现方式特性将其分为水上和水下两个部分。具体而言,水上部分包括:表面、外显的知识与技能;水下部分包括:潜在的、内隐的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1]。由此分析,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心理品质和道德素养,是衡量一位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体育教师胜任力,作为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确保教学质量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2]。笔者结合四川省第一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以下简称: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的路径,以期为同人提供一些借鉴。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提升教学胜任力的重要条件

终身学习是指个体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需求,将学习贯穿于一生的持续过程[3]。这一过程强调知识更新与创新,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教学胜任力的关键。教师应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及时丰富和发展自我,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本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设置了教学设计、运动技能(篮球、排球、足球、体操)、基本体能(立定跳远、实心球/引体向上、800m/1000m跑)等个人比赛项目和队列队形、武术套路等团体比赛项目,全面考查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体育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体育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南充市代表队共有17名教师参加,其中包括2名45岁以上的教师。为了备战此次比赛,他们勇敢挑战自我,积极参加各级选拔比赛。不仅在业余时间苦练技能和体能,还通过各种途径虚心求教,加强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深入研读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新的教学方法,最终在本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精神激发了更多教师参与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对区域内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构建良好的教研机制是提升教学胜任力的重要保障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强化教研专业引领。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准入标准,完善教研员遴选配备办法和退出机制,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研队伍”,并强调“推动教研方式创新”。教研既是保障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基础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引擎[4]。因此,各地各校问需于校、问需于师,常态化开展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引导广大教师在参与教研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为推动全市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南充市以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为契机,从教研机制层面着手,构建完善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和体育教师培训体系,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建立学校、县(区)、市三级选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教研机制。三级选拔即要求全市各学校组织校级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选拔优秀者参加县(区)级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在县(区)级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名列前茅的体育教师再进入市级选拔,最终优中选优,确定参加四川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的人选。这样的逐级选拔机制不仅为更多教师提供了展示教学技能的平台,同时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了解不同的训练方法和策略,进而快速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如,擅长体操项目的教师与大家分享每天坚持进行靠墙手倒立的训练方法,帮助更多参赛教师快速掌握头手倒立技术;中长跑专项的参赛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大家解决了各自的中长跑节奏问题,并提供更加合理的训练方案。

南充市以学校、县(区)、市三级选拔制度为依托,要求各学校坚持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与教研能力。如,南充市五星育新小学和南充高级中学分别组织新进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展评课、中老年教师的展示课,以及技能和体能项目的系列比赛活动,实现了全员参与,全面提高。三级选拔制度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教研机制不但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参加各级比赛活动的机会,也为提高体育教师胜任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建立团队合作关系是提升教学胜任力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体育活动还是教学活动,团队合作都是成功的关键要素。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创新和协同发展,助力个人与团队共同达成目标。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和谐的团队关系有利于体育教师共同探讨教学困惑、分享教学经验、联合开展教学研究等活动,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团队合作有助于教师从多角度、多层次获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拓宽教学视野,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教学理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5]。

在参加本次四川省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的过程中,南充市组建了17名参赛教师、5名指导专家的备赛团队,聘请市内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分别负责队列队形、武术套路、教学设计、体能训练、技能训练的指导工作。指导团队组织参赛教师认真研读教材,规范动作要领,并根据大赛规程合理编排队列队形、武术套路动作,制订各项训练计划,指导参赛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有效自主练习,周末进行集中训练指导。比赛前一周,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训练。为了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参赛教师分为5个小组,在篮球、体操、田径、武术、跳绳项目中各选取一个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再进行小组成果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结合。这种团队合作的关系让来自不同学校的参赛教师很快熟悉,并形成相互督促、相互帮助的学习团队风气,短时间内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不但帮助团队在比赛中取得佳绩,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并在整个学科领域中形成积极的学习风气,推动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教师胜任力发展模式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

[2]张鹏洁.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胜任力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河南师范大学,2022:682-683.

[3]张婷.终身学习理念下教师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222-223.229.

[4]王洋.加强机制创新 提升教研专业引领水平[J].人民教育,2023(19):54-57.

[5]潘凌云,王健.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5):91-95.

猜你喜欢
基本功胜任教研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