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德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路径分析

2024-04-14 03:01章近兵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中职

章近兵

摘 要: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德育为先,以正面的教导来引导学生、感化学生、激励学生,使其在正向的发展道路上前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以合适的教育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德育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中职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华传统文化形式多样,涵盖各种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者们可以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德育资源。因此,教师如何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相结合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立德树人 中职德育 传统文化 结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5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有着正向的价值导向,不论是从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教师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既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教书育人的需要,因此,在教育工程中,教师要认真地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与德育教学的板块进行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才。

一、传统文化对中职德育的重要性

(一)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当下的中职教育侧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而文化素养、技能素养、职业道德观等都是影响学生正常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中职教育中依旧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重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可以作为教师们进行德育的基础素材,可以很好地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正确的“三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行为。传统文化中的内容融入思想观念教育,可以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需求,使学生具备内在的学习自驱力,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心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对于自己的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当下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教师和家人的爱护下顺利成长,所经历的坎坷较少,导致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责任感缺失,只考虑自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括跨越千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尊老爱幼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等,涉及爱己、爱家、爱国的责任意识。因此,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地融入德育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是一种精神价值的载体,也是客观存在的文化形式。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这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二、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相结合的现状

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文化知识为主,因此,对德育板块的关注度比较少,尽管教师知道要对学生进行德育,但是在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时,却依旧还是以技能和文化的教学为主,对德育内容的教学比较浮于表面,缺少深刻性。教师的管理工作比较困难,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也比较迷茫。另外,部分教育者在教学中缺乏德育意识,或者是自身文化素养不够,导致挖掘的德育内容不够深刻,不具有引导性。教师对于当下的德育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德育是思政教师的教学内容,自己的工作仍然是教学文化内容。

学校中相关实践活动的建设依旧是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主,缺少对应的德育文化实践活动,学生对德育的认识不足,缺少进行实践的机会。

三、中职德育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立德树人的教学原则要求任何学科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关注德育方面的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和德育内容进行同步学习,同步成长。因此,各个学科的教师都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意识到德育内容的教学不是单个教师的固定任务,而是每个教育者都要肩负起的教学责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有意识地主动去发掘和所教学内容相关的德育内容,并基于德育内容去挖掘相关的传统文化,使得德育内容的展示和教学更加具有深刻性、生动性、故事性,使得抽象的德育内容概念变得更加具象化,以便学生更加有兴趣去进行学习和了解。

以幼教专业为例,学生在这个阶段会学习不同的专业技能,如舞蹈、钢琴、画画,以及一些基础的文化课。舞蹈、钢琴这样专业性强的技能,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练习,才可以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而专业技能的练习过程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学生要将同样的动作反复地进行练习,需要具备不怕吃苦的精神。因此,以钢琴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基础的弹奏技巧,还要设计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堅持不懈的精神内容。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还要进行长期练习,进而取得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闻鸡起舞”的传统故事为例,让学生知道古人是如何刻苦学习的,且通过刻苦学习最终获得了一定的收获。

像“闻鸡起舞”这样的优秀传统故事还有很多,不仅仅适用于钢琴课程的德育教学,也可以适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因此,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出更多的德育内容,使其融合到教学过程中。

(二)营造文化氛围

1.学校文化氛围

德育不仅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通过长期的文化氛围渲染来起到隐形的教学作用,让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接受德育,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离开了教师的督促后,也可以受到德育内容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要关注对学校的德育氛围,在相关的文化展览墙等地方,张贴具有正向导向作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记住这些故事,且记住这些故事体现的人生哲理。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具有拼搏精神的古诗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等。學生在看到这些诗词时,会对诗词的含义进行深刻理解,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态得到调节。

2.班级文化氛围

中职班主任是管理学生的中坚力量,是引导学生建设班级文化和班级氛围的关键人物。因此,班主任要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知道自己的管理直接影响着班级学生的整体发展,进而对自身进行更高的要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探索更多相关的德育内容,带领班级中的学生共同打造一个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的班级。

例如,固定的教室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布置教室,在教室中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中职班主任可以设计一个合适的主题,然后将内容的挖掘任务交给学生,在学生布置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负责的部分主要有什么样的深层含义。使得学生对同样的内容产生二次理解,且理解和记忆得更加深刻。教师可以让学生办板报,设计自己的座右铭,为班级设计学习口号等。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引用鲁迅刻“早”的故事来进行讲解,让学生意识到口号的设计不是表面功夫,而是要真正落到实处,才可以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操作性较强的口号或者是座右铭,使其成为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这样的内在驱动力下进行自我约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当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受到这样的意识驱使的时候,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会更加浓烈,不管是对于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还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同理论知识教学一样,教师要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基础理论就要通过实践活动。因此,中职学校不仅要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相关的技能实践活动,还要鼓励教师们要抓住机遇,将传统的优秀文化和德育教学融合到各种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对德育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并落实在行动上。

例如,在遇到各种传统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节日背景知识,并且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中涉及的各种文化习俗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以端午节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形成完整的文档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资料,在班上进行展示。

以中职班主任开设的主题班会为例。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以各种形式进行展示,并且要求学生根据“纪念屈原”的活动主题来设计表演活动,如演讲、辩论、舞蹈、朗诵等。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节日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以纪念屈原的角度来看,学生则可以认识到屈原身上的爱国精神,进而对屈原这样的人物产生钦佩之情。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够对学生的爱国情怀产生积极影响。另外,在准备表演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施展的机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以“幼教”专业的学生为例,如学生之间进行歌舞表演,那么学生的专业技能就可以派上用场;如学生之间进行辩论比赛“屈原跳江是否有意义”,学生对自己阐述的论点有足够的理论支撑,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检索信息、搜集信息的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批判性,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得到提升。

由此可见,实践活动的意义是十分广泛的,不论是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是对于德育方面的学习和实践都是有着明显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对自身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使自身具备持续探索学习的意识。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论是学校、班主任还是各个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抓住机会,将传统文化、德育、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设计综合性强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性强的活动中得到锻炼,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

(四)发挥榜样作用

中职生大多数是由于自身的约束力不够,自律性较差导致学习习惯不好,进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文化成绩,因此进入中职学校。又由于社会上对于中职学校存在一定的误解,中职学生对于自身的处境就更加迷茫,学习态度无法端正,学习观念不正确。对此,教师要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自身的优秀来引导中职生好好学习,改变中职生的认知。

对此,教师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的关心和在意,让他们感受自己是被在乎的,进而有所依靠;当遇到学习问题时,可以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寻求帮助。另外,教师要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要用德育来感化学生。教师要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同理,要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育人功能,首先任课教师就要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这样,在学习和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身上展示出来的高尚品质才会影响到学生。教师只有本身先做到高标准和严要求,才有资格去要求学生达到同样的标准。教师在学生心中才能有威严。

例如,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努力,觉得自己的出发点很低,那么教师就得引用相关的案例来进行实际说明,告诉学生起点低不是问题,只要不气馁,坚持不懈,用心学习,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一样可以变得很优秀,甚至赶超优秀的人。对此,教师可以举例子,比如自己的成长经历。教师可以讲述自己在成长中遇到的困难,详细的讲述会更加有渲染性,学生可以与教师共情,进而通过教师的经验,意识到自己身上也可以具备这样的能力,从而开始改变自己。当然,教师也可以举历史上那些从底层崛起的人物,如市井出身的刘邦,虽然没有很大的才能,但是其善用人才的优点,帮助他打败了强悍对手项羽。这会启示学生只要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依旧可以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要局限于自己当下的处境,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百折不屈的精神是中职学生在该阶段中需要具备的,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百折不屈的精神也是传统的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内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教师不仅要将这些精神通过人物故事讲述出来,更要将这些精神体现在自己的身上,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任何科目的教师都应该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挖掘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的德育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丰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形式,渲染德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姬广明、张延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渗透》,《新课程研究》2023年第15期。

[2] 龚玲玲《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院校德育中的价值及应用策略分析》,《职业》2022年第18期。

[3] 李守霞《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生德育中的有效应用》,《试题与研究》2022年第11期。

[4] 欧阳翀《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质量》,《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年第1期。

[5] 谢惠娜《刍议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年第6期。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