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24-04-14 03:01蒋红梅
关键词:共育家园幼儿园

蒋红梅

摘 要: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根据最新教育目标要求,自觉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时,教师应该善于在五大领域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家园共育教育模式进一步强化传统文化育人的成效。幼儿园与家庭各自承担着自身的教育职能,若是教师能够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家园共育合作模式,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通过教育整合,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内容,将会不断促进幼儿教育工作取得创新发展。本文基于家园共育角度,论述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方式。

关键词:家园共育 传统文化 教育实践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58

传统文化历经岁月沉淀,体现出古人的智慧与思想,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重要帮助。幼儿园通过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影响孩子的品格、礼仪、气质以及思想等各个方面。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内容,教师应该明确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奠基阶段,并通过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让幼儿切实感受到我国文化的优秀与独特,以此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在如今的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正作为一种育人资源被广泛地融入教学目标之中,幼儿教师应该自觉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利用家园教育平台,为幼儿学习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一、构建“家园共育”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幼儿教育階段正逐步将“家园共育”教学模式作为教育的重点,同时立足于自身的教育实际探索全新的运行模式与创新途径,以便发挥出“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应用优势,为幼儿学习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有针对性且合理的教育指导,教师能够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详细来说,在新时期幼儿教育建设改革工作中,教师基于最新教育理念并结合现实教育经验,致力于探索“家园共育”教学模式,在系统分析与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有效的教育价值,为促进幼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用的价值参考。

其一,有利于形成完善统一的教育理念,促使家园共育教学模式更加具有协调性。幼儿园在探索“家园共育”教学模式时,可以从幼儿教育指导原则与需求出发,积极联系幼儿家长,通过向家长传达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帮助家长在未来教育工作中自愿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并以此达成统一的教育理念与目标,以便在幼儿园与家庭双重教育结构的协调作用下,让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具体落实到各环节之中,保证此项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让幼儿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支持与引导下健康成长。

其二,积极整合各项教育资源,拓展幼儿教育实施空间。在构建“家园共育”教育模式工作中,教师需要在组织幼儿教育活动与规划方案的过程中善于整合利用现有的一切教育资源,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为其提供有力的指导与帮助,促进幼儿善于学习,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同时,教师要进一步帮助家长认识并开发最新的教育资源,让幼儿教育向着家庭教育有效延伸,以此有效发挥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与影响,同时在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当中保证幼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其三,通过丰富有趣的亲子活动,教师能够帮助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现阶段,幼儿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初级阶段,进入幼儿园中往往心怀抵触,自愿配合教师学习活动的意愿较低。幼儿园通过进一步开发“家园共育”教学模式,能够根据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亲子互动活动,以此提升幼儿对幼儿园学习活动的认同感,帮助幼儿从家庭生活向着幼儿园生活完成过渡,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发挥出幼儿教育在孩子学习成长中的综合教育成效,以便为幼儿今后的全面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在家园共育教育模式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教师通过积极探索并发挥出“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幼儿在各项学习互动环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与魅力,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为幼儿学习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依据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适应时代发展步伐,更新完善教育理念与方法,提高幼儿教育成果,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幼儿教育活动之中,以便适应时代教育发展需要。

1.传统文化适应幼儿身心成长规律

教师可以根据教育所需对幼儿进行具有启发性的教育指导。在日常的学习积累中,帮助幼儿逐渐掌握情感认知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对于一切有趣的事情充满了兴趣,根据幼儿的这种天性,游戏教学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在带领幼儿进行一日活动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融入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以此培养幼儿的学习参与兴趣,以符合现阶段幼儿身心成长的教育方法展现出来,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一步健全幼儿的人格。

2.传统文化契合幼儿教育内容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传统文化中包括诸多的经典作品,如古诗词、蒙学经典、民俗艺术等。以国学典籍来说,最经典的书籍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将其应用于幼儿教育管理工作中,在礼仪行为规范与思想道德启蒙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些都是教师在未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能够应用到的有利教育资源。在民间艺术领域,各类传统节日与古人的生活理念习俗息息相关,教师通过将传统文化节日引入幼儿教育工作中,与幼儿一道共度佳节,在逐渐向幼儿普及传统节日与民间习俗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帮助幼儿在内心继承与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理念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心。蒙学教育典籍内容多以对偶与韵语为主,在朗诵的过程中富有韵味,与当前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相符合,幼儿通过朗读,能够进一步学习了解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意义

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通过向幼儿教学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帮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下健全自身人格,以便为其今后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不管是幼儿还是家长,都应该高度认识到幼儿教育工作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1.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幼儿多为独生子女。一些孩子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下,缺乏对亲友的感恩之情,同时未能形成一定的自我约束意识与能力,不利于其今后的学习成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解孔融让梨、愚公移山等传统经典故事,通过让幼儿朗诵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作品,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规范个人行为,以此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幼儿阶段正是人脑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孩子有着非常出色的记忆力,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成长特征展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能够为幼儿今后全面学习成长打下基础。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幼儿能够懂得如何待人接物,遵守各项规范,进一步提升德育教学成果。

2.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在各项教育环节中有效融入各类文化,能够提升幼儿的文化意识。传统文化内容上包含各种体现优秀美德的经典故事。学习能够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幼儿形成文化自信。个人健康成长不仅有赖于知识素养,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后者对个人未来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幼儿阶段正是孩子思想启蒙的最佳时机,在该阶段,幼儿通过学习了解能够初步建立与外界事物的认知与联系,在信息的接收过程中学会理解与加工,并最终形成自身的思想认知与价值观念。将传统文化应用于幼儿教育工作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3.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且精细,各行业与领域之间的融合与联系更加紧密。在教育方面,教师需要关注孩子日常的人际交往与对外关系。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各种智能设备的使用者更加趋于低龄化,一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过度使用智能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际交往。教师在幼儿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当根据当前幼儿的学习成长需求,有意识地融入与待人接物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帮助幼儿学会与人沟通,掌握基本的交往礼节。

四、家园共育下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体验文化背景,感知文化情境

教师可采用直观法、情感陶冶法为幼儿创设出符合其情感需求的活动情境,以此帮助幼儿获得全新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学习活动当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优势与长处,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当幼儿对传统文化充满兴趣后,幼儿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对传统文化加深理解与记忆,引发幼儿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提问中,教师可主要以描述类的问题为主,问题的中心思想紧密围绕“是什么”展开,如通过视频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第二层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则偏向于思考,带领幼儿动动脑筋,问题的中心思想主要以“为什么”为主。如,端午节当天,为什么要食用粽子?而第三层问题在的中心思想主要围绕“怎么样”为主,如:“假设自己是一名导游,你该如何向游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呢?”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普遍集中于4到6岁,在该年龄阶段,幼儿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了解教师设置的游戏规则与探讨主题,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所以,在教學实践环节,教师就可以将上述教学活动应用于大班、中班之中,为幼儿制定学习目标,有计划地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活动。

2.实践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传统的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之中,教育形式往往侧重于“说教”的形式,对于语言学习理解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幼儿而言,教育效果非常有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接触体验的良好机会,促使幼儿真正理解与接受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并非仅限于书本教材之中,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上深入发掘适合当前幼儿学习的传统文化内容,以便在家园共育模式下有效开展此项工作。教师要根据现阶段孩子的年龄认知特征,设计科学合理的家园共育教学活动,在教师与家长的带领帮助下,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的平台与机会,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帮助幼儿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重阳节当天,教师可以联系幼儿家长带领孩子共同参加“重阳佳节,共读经典”的亲子活动,同时在家长的带领下,让幼儿深入社区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端水、送报纸与老人聊天等。家长也可以带领孩子通过观看电视当中关于重阳节的相关内容,让家长与孩子一道学习了解重阳节的历史,了解重阳节当天民间的各种文化习俗,如登高望远、祭神祭祖、佩戴茱萸等。此外,家长应该带领幼儿学习了解新时期庆祝重阳节的意义,在社会参与与实践当中,帮助幼儿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时代气息。当然,幼儿园还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成长特征与需要创建丰富的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同参与到传统文化游戏活动之中,如跳房子、丢手绢等,促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主动探究。同时,学校可以适当引入亲子活动游戏,让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帮助家长了解最新的幼儿教育理念。

3.艺术课程,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艺术

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依托民间艺术与文化。所以,幼儿园在开展艺术类活动时就可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联系家长,并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优势。例如,一些孩子家长本人就是民间艺术家,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民间传统文化。幼儿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寻访民间艺人,欣赏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品,幼儿园可以开展专题讲座或是艺术示范等相关活动,对孩子展开文化艺术专项教育活动,给予幼儿了解文化艺术的机会,以此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可以为幼儿讲解青花、刺绣、国画以及书法等传统文化艺术。这些元素在现代家庭装饰当中被应用其中,能营造出一种传统文化氛围。所以,教师在开展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时,幼儿家长应当学会以身作则,亲自为孩子讲解青花瓷与其他陶瓷存在什么区别,在发现幼儿的优点时,家长应该不吝赞美之词,对孩子表示赞许。当然,家长方面也应该树立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陪伴幼儿共同学习成长,在内心深处感悟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单独设置民间文化活动艺术区。以剪纸区为例,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传统剪纸艺术,根据当前的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带领幼儿一同参与到剪纸活动之中,在剪纸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将幼儿的剪纸成果放在剪纸区进行展览。又如,教师还可以设置益智区,教师带领幼儿探索各种民间乐器。以及观看传统文化艺术表演等。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教师帮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意蕴丰富。在幼儿教育活动当中,幼儿教师应该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家园共育教育机制,发挥出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价值,不断创新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学习成长,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帮助幼儿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促进幼儿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静《家园共育视角下以传统文化缓解小班幼儿过度依恋行为的策略研究》,《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

[2] 孙珺《家园共育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读与写》2020年第35期。

[3] 刘铎《谈家园共育中如何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8期。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幼儿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