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的价值与渗透策略

2024-04-14 03:01武雪燕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传统

武雪燕

摘 要: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开展能够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形成巨大的促进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自主游戏,一方面可以提升儿童的思维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幼儿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产生相应的模仿行为,最终让幼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育。不过,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结合,需要相关教师把握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关系。本文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关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幼儿园 自主游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6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根基,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近些年来,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度重视,在各个教育阶段均展开了大量基于传承传统文化的研究。幼儿园是教育工作中最为基础的一环,这个阶段的教育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儿童未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认知能力,正因如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充分地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价值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文化指的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方面和思想方面产物的叠加,涵盖了特定范围内所有社会个体所共同遵守的伦理道德、艺术、信仰等方面产生的思想成果。但是,没有任何文化是完美无缺的,其中都必然存在优秀的精华部分,也存在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糟粕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可以被理解为是对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的精神成果。实际上,在我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进行了梳理,并认为能够体现和符合我国主流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均可归纳入“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之中,如爱国思想、人本思想、和谐思想、诚实守信等。传统文化具有代代相传的特征,相关文化一方面是对我国古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反映,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形成指导作用,从而促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合理应用对相关文化,能够起到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培养民族认同感、奠定幼儿精神根基和实现对中华文化加以传承的作用。具体阐述如下:

1.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应当充分地关注和重视幼儿生活对个体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并在尊重幼儿好奇心和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基础上,为其创造适宜其成长与发展的环境。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之中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之中包含着各类关于道德、人类精神的成果,天然就具有促进认知水平提升和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作用。基于此,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积极地把握幼儿的思维、学习特征,通过有选择性地利用传统文化来为其营造学习氛围,让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其智力和品格实现发展。

2.培养民族认同感

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教育虽然在任何一个阶段之中均可以实施,但只有儿时接触的事物、思想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类个体精神世界的基础,让其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具有坚定的信念和面对纷繁世界的勇气。所以,在幼儿时期接受的民族认同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内容可以体现民族气节和精神,如岳飞、文天祥等人物,将相关元素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之后,可以迸发出磅礴的正能量,让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有效地感染幼儿的精神世界,产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正确认知,指导幼儿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对国家的感情。

3.奠定精神根基

如前所述,儿时的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极为深远,但是个体在未来面对社会的时候,除了爱国思想和民族热情之外,还需要具备其他优秀的精神品质,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幼儿在这一阶段打下基础。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积极地利用中華民族留存下来的宝贵财富,可以让幼儿的精神世界逐步丰富,并为其优秀品质的形成打下根基。

4.实现文化传承

中华优秀文化中蕴含民间歌舞、民间游戏、手工游戏等宝贵教学资源,在幼儿教师让相关个体感受、欣赏和体验这些文化,既能够让幼儿的精神和品格得到成长,也能够让这些优秀文化得以代代相传。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之下,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文化的冲击。教师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让幼儿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则能够让这些价值得以体现,并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效果。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应用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合理筛选适用的传统文化内容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且形式多样,每个年龄段的儿童对教育内容的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实际工作之中并非所有内容均能够比较有效地满足所有儿童的学习需求。有鉴于此,相关教师在工作之中就必须对当前的传统文化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之中,挑选出最适合开展教学工作的部分。

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来看,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艺术、民间游戏、科技、节日和建筑等(详见表1)。教师在进行自主游戏活动规划设计的阶段,需要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参与积极性从众多类型之中选出合适的内容。例如,小班幼儿对抽象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弱,尚无法真正对古诗词形成理解,语言功能发育尚未完全,对一些较为困难的童谣也无法演唱。这种情况下,教师适宜选择“老鹰捉小鸡”等传统民间体育游戏,以增强幼儿参与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操作性

在与幼儿游戏需求相契合的前提之下,教师需要深刻地了解自主游戏的内涵,即在幼儿自主自愿的情况下,以幼儿为主体展开的游戏行为。自主游戏是非功利性的,是从幼儿内在动机出发的,能够带来愉悦感和积极情绪体验的活动。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园自主游戏,必然是在选择时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让幼儿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的游戏项目。在自主游戏活动中要达到增强游戏趣味性和操作性的目的,相关教师有必要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1.明确教师与幼儿的定位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定位是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进行游戏活动构建过程中,应当全面尊重幼儿在实际的能力发展水平、游戏经验和学习效率方面的差异,让所有幼儿都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有所收获。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部分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在发挥参与者作用的时候,教师擅自为幼儿代劳,导致本应幼儿参与的环节完全被教师所取代。例如,为了让幼儿认识中国古代建筑,从而进行积木活动,教师对本应幼儿进行想象来完成的过程进行了参与,指导幼儿搭建教师自身想象的建筑形象。面对这一类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参与过程仅仅局限于协助幼儿,自身的任务主要为引导幼儿的个性得到释放。

2.明确传统文化应用的目的和计划

任何活动的成功开展,都依赖于完善的计划,在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提前分析达到游戏目标需要投放哪些材料,各个小组、个体在游戏过程应当如何分配,教师自身需要在怎样的情况下对幼儿的行为活动进行干预等。这些问题的提前明确和规划,可以避免幼儿的游戏缺乏目的性,避免“既无法渗透传统文化,又无法让幼儿获得乐趣”的问题。

三、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游戏设计策略

(一)制定游戏的整体计划

幼儿参与自主游戏的环境必须符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游戏组织过程中,教师确定游戏目标后,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构建能够让幼儿获得愉悦感的游戏类型,以及达到这一目的所需要构建怎样的环境。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目标分为4个部分。以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自主游戏为例,在该游戏之中,教师需要让幼儿以利用积木自主搭建天安门为目标,游戏目标的4个部分划分如下:

1.初期目标

这个层面的内容,是让幼儿基本掌握城墙和整体组成结构,幼儿进行构建的方法必然是采取将游戏材料垒高的方式。要完成近期目标,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幼儿对古代城墙建筑形成一定的了解,这一任务可以采取前期引导幼儿自主绘画,画出心中的天安门。在实际进行的时候,幼儿即可自发地将城墙、城楼等部分进行分解,并以此初步了解建筑的结构。教师可进行干预,尤其是幼儿在询问天安门的情况时,教师可以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讲解,保证绘画的效果较为理想。

2.近期目标

近期目标是幼儿在完成对积木搭建过程的规划之后,教师需要分析的问题,即如何保证幼儿可以顺利完成游戏过程。就天安门的搭建而言,过程中需要积木、纸盒等材料,教师需提前对材料进行收集和准备。以某幼儿园为例,在开展这一自主游戏的时候,所准备的材料为纸盒,这种材料搬运简单,体积较大,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天安门的雄壮巍峨。在材料之外,教师还必须考虑到部分幼儿的自主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可以安排一名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提前进行演示。

3.材料的投放

基于搭建天安门的游戏活动,教师在选定的区域之中,进行积木、纸盒和各类辅助材料的投放。

4.教师参与

当游戏开始后,教师需要发挥参与者的作用,如幼儿普遍对传统建筑的斗拱、反翘等建筑特征较为陌生,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建议,如:“是不是可以尝试用一些弯曲的物体进行替代?”“将纸板裁剪成反曲形状并用在天安门上可不可以?”以建议引导的方式让幼儿自行思考方案。在完成搭建之后,教师再度询问幼儿是否已经搭建完成,是否需要进行颜色的涂抹等。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的反思

对游戏的反思主要由教师承担,在该过程中,教师需总结游戏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收获的经验,为后续的自主游戏活动提供参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因循守旧,而是让儿童以发展为目的,选择与其实际情况和需求最为契合的方式,通过传统文化来丰富游戏活动的内涵。由于游戏目标所具有的多样性特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从而影响游戏的开展进程,分析和总结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反思的主要目的。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自主游戏活动,需要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心理基础三项基础,物质基础是教师在游戏活动开始之前,对场地、材料的准备充分程度。以天安门搭建的游戏为例,该游戏可以在室内或室外展开,教师应当保证幼儿在场地内的活动安全,场地要平整。材料则以纸箱和积木为主,这些材料是否有所冗余?因为不同幼儿的搭建思路有所差异,若不存在一定的材料冗余,则可能导致幼儿的搭建思路无法得到落实。制度基础则主要为游戏规则、游戏时间等,教师在反思的时候应当对幼儿的游戏时间是否充足,是否存在规则漏洞等问题进行思考。最后,心理基础则是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是否平等地对待所有个体,保证对幼儿的指导均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瑰宝,不仅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还能够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有所启示。正因如此,当前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愈发重视。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帮助幼儿形成价值观,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要保证两者的有效融合,教师必须合理选择传统文化类型,制定周密的游戏开展计划,最终让游戏的效果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 罗筱敏《蒙台梭利环境教育思想下幼兒园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教育观察》2023年第21期。

[2] 杨林玥《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河南省L市为例》,《教育观察》2023年第6期。

[3] 吴津《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亚太教育》2023年第4期。

[4] 雷霞《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支持性环境创设研究》,《甘肃教育研究》2023年第1期。

[5] 储昭兴、朱海雪《幼儿自主游戏中的经验提升:意蕴、困境与启示》,《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1期。

[6] 黄智明《幼儿园游戏评价策略分析——以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为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2年第21期。

[7] 张晓晓《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陈鹤琴幼儿游戏观探新》,《鹿城学刊》2022年第3期。

[8] 程绍莲、魏菱《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探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我爱幼儿园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欢乐的幼儿园
老传统当传承
爱“上”幼儿园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