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仿写训练,提升作文水平

2024-04-14 18:20陈云
关键词:西沙群岛原野行文

陈云

我们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通常会经历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出到写得好的过程。而“仿写”则是能快速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著名作家汪曾祺曾指出:“初学写作者,几乎无一例外,要经过模仿的阶段。”初学写作的我们,更应该听取前人的经验,从仿写开始,不断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但是,具体到实践中,我们该如何进行仿写呢?

一、关注修辞手法,模仿文章语言

修辞是装饰文章语言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通过课内外阅读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类比等。在日常写作练习中,我们经常被提醒要注意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但是,许多同学虽然了解各种修辞手法,也知道该如何使用,但在实际运用中总是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将其准确、巧妙地融入作文中,写出的文章语言干涩粗糙,缺乏实质性内容。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仿写解决问题,对自己日常阅读中发现的好句、佳作进行分析,运用其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发散思维,结合自己的语言特色模仿造句,锤炼语言,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多种多样。课文里有这样一句:“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作者用“懒洋洋”来形容海参,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海参的形态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有同学对这一句进行仿写:“一只大大的海龟,慢吞吞地爬过来。别看它慢,小鱼们见了都慌慌张张地给它让开了一条路。”此外,描写鱼群时写道:“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句话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句式突出鱼群中魚儿数量多、种类多的特点。有同学这样模仿:“大海里聚集着成千上万条沙丁鱼,而沙丁鱼正是海鸟最喜欢的食物之一。海鸟们有的如利箭般俯冲下去,叼起一条条鱼儿;有的倾斜着身体贴着水面掠过,用利爪勾起一条条鱼儿;有的一头扎进水里,衔起一条条鱼儿。”

类似的仿写是写作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能有效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为作文增色添彩。

我们在日常阅读中应该加强修辞手法的仿写训练,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有意识地加强训练,提升作文水平。

二、关注行文特点,模仿文章结构

优秀的文章几乎都具备结构清晰、行文流畅的特点。但是,目前从同学们的作文看,不难发现同学们对文章结构的安排缺乏系统认识,在行文过程中存在逻辑不清、结构混乱等问题。对此,在仿写训练中应重视对范文行文特点、结构特征的分析,把握文章的“骨架”,并进行模仿,让作文变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的:第一部分总体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第二部分按照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第三部分结合上文紧扣主题,表达了希望西沙群岛变得更美丽、更加富饶的愿望。有同学在“这儿真美”的写作中,就仿照这篇文章的结构描写家乡的原野美景,并融入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在这篇作文中,该同学以一句“今天我去原野走一走,啊,原野的景色真美啊”开头,总领文章,直奔主题。然后,分四段由远及近地描绘家乡原野的美景,其中有“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一条蓝绸带似的小河,清澈见底”“小河旁是一棵棵翠绿、茂密的大树”“大树旁边是一片草地,草地上到处开满了鲜花”,这四段细致地描写了原野之美,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感受。最后一句“家乡的原野真美啊!我多希望能够永远待在这里,时时都能看到这片美景”,呼应首段,总结主题,让作文成为一个衔接紧凑、内容充实的整体。

再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篇课文,作者以人物的心路历程为线索描写了一次难忘的童年经历。文中的“我”一开始十分羡慕同学们在班级文艺演出时能参与表演,并期盼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参加。当终于得到机会扮演老虎时,却变得十分紧张,表演后又自认为演出没有成功,一直寻找失败的原因。这一心路历程就是行文的基本顺序,是安排文章结构的基础。有同学在“记一次游戏”这一写作任务中,模仿该篇的行文思路,将自己在一次拔河比赛中的经历作为素材,细致地刻画了自己在“游戏前”的紧张期待,在“游戏中”的沉浸享受,以及在“游戏后”的兴奋放松。这段心理变化的描写让行文更加顺畅,也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可谓十分巧妙。

在日常训练中我们要从整体分析文章,抓住文章特点,掌握其结构形式,然后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模仿,才能让作文更有条理、有逻辑。

三、关注文章表达,模仿表达技巧

很多同学提起写作就头痛不已,虽然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已经写过多篇作文,但是依然存在“构思难”“下笔难”的情况。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写作技巧,或是知道一些写作技巧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毋庸讳言,写作是有技巧的,这些技巧可以从很多优秀的文章中找到,因此在日常学习中要坚持读写结合,并通过仿写训练内化吸收,形成自己的写作经验。

例如,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冯骥才先生的《刷子李》就是一篇值得我们学习的经典文章。本文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展现出了刷子李“艺高胆大”的性格特点,表达了对这个技艺超凡的“奇人”由衷的肯定和赞叹。这里的细节刻画是人物描写中十分常见的写作技巧。我借鉴此文描写了一位自己十分钦佩的潜泳健将:“只见他一个猛子扎下水,如同一根针斜着扎了下去。若不注意看,根本无法发现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潜入水下了。水面静默无声。不多时,他便在老远的地方露了头,然后开始慢悠悠地往回游,手臂舒展开,一前一后,宛若船桨不慌不忙地摇着。上岸后气不喘,脸不红。”这段文字通过动作描写将潜泳健将的高超技艺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我对他的佩服之情。

再如,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以“自然之趣”为主题从多个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凸显了景物的动态美,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这篇课文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寓情于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运用景物表达情感是十分自然的。有同学在“______即景”写作中以“秋日即景”为题目,仿照《四季之美》中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有人说‘秋风扫落叶,所以秋天是残酷的,它把梧桐叶这一个个‘小生命扫落在地上,带离大树妈妈的怀抱。但也有人讲‘秋风是温暖的,它会给小植物换上暖和的新衣。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对。秋风吹过大地,有时猛烈,有时缓慢。猛烈时肆意狂野,像要将一切推翻;缓慢时细腻轻柔,像呵护婴儿般小心翼翼。”这段描写用大量笔墨描写秋风,借秋风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情感,将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得无比纯熟。

在仿写训练中,应重视写作技巧的积累和运用,不断拓宽自己的写作空间,丰富写作经验,这样才能走出写作的困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西沙群岛原野行文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闪电的原野
闪电的原野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春天的原野
看不清的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