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修辞,让作文文采飞扬

2024-04-14 18:20赵丽君
关键词:节奏感拟人生动

赵丽君

“春带着它特有的新绿,海一般地漫来;春带着它特有的温煦,潮一般地涌来,让人心醉,让人断魂。”这种比喻生动、语言精练的好句子,能让读者感觉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篇作文,要想给读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除了“开门见山写下好的开头,瞬间吸引读者的目光,使读者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外,还要在语言上下功夫,让语言光芒四射,而要使作文的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则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能通过修饰、调整语句增强表达效果。修辞,好比作文的美丽衣衫,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形象鲜明,音韵和谐,文采飞扬。下面就写景作文中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映衬、层递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略谈一二。

一、比喻、拟人、夸张,让语言更生动

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比喻,是作者依据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点,用X事物说明Y事物。拟人,是把事物比喻成人进行叙述或者描写,让其具有人一样的行为、语言、感情、思想等。夸张,则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根据事物的规律、形象等展开想象,刻意对现实中的人与物进行适当夸大或缩小。

恰当运用比喻、拟人和夸张修辞,能使文章语言更加形象、鲜明、生动,更加富有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这三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贴切,比喻才到位。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回喻等五种基本类型,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所以,比喻要运用得贴切,关键要注意所比喻的事物必须是常见的、浅显易懂的,而且本质不同的本体和喻体之间事实上具有相似之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保留其特性,拟人更自然。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可以让没有生命的事物充满生命活力,还可以让人感到亲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拟人要做到自然、逼真而不矫揉造作,除了将事物人格化,还要保留事物本身的特性。

3.事实为基础,夸张更有趣。夸张,仅是一种写作小技巧,主要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种,其作用是加强语势、调节气氛,让文章更有节奏感和条理性。事实上,夸张是允许言过其实的,但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有科学依据,在对人或事物的特征进行渲染时要合理、合情,否则,把圆的说成方的,把长的说成短的,那不是夸张而是撒谎。

二、排比、反复,让语言有节奏感

在写作过程中,要把握好语言的节奏,把事物描绘得更加具体、更加生动,让读者感到有气势、有层次、有韵味。巧用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便能达到这个效果。

1.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似、语气一致、字数大致相同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語句连起来的修辞手法。例如,“有的拉家常,有的聊庄稼,还有的逗小孩……我们这些孩子哪里坐得住?有的东跑西蹿,有的采野花,有的捡蘑菇,有的找野果,忙得不亦乐乎”,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排比句式展现大人与孩子在树林里的活动,充满画面感。三个排比精美生动,体现了孩子们的兴致勃勃,增强了表达效果。精彩的排比,能让作文的句式更加整齐,语言更加流畅。

2.反复,是指两次以上(含两次)使用同一词语、词组或句子、语段的修辞手法。反复与排比在形式上相似,然而所表达的侧重点不相同。反复重在强调和突出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例如,“窗外,潺潺的流水,绵绵的春雨宣告了冬天的结束,但无穷的回味、无穷的希望、无穷的快乐将永远萦绕在我的心中”,三个“无穷的”反复咏叹,起到了强调作用。而排比的侧重点则不在此,是利用富有节奏感、含有音律美的语句,让读者读后感觉文章有气势。有时,排比和反复可以交替使用,比如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中,“桂林的山真高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桂林的山真美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其中“桂林的山”明显是反复运用,强化了描述对象。

三、反问、设问,让语言有变化美

作文语言要富有变化美,在众多具有语言变化美的修辞手法中,反问与设问尤为抢眼。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变化之美,不但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与层次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读者形成互动,使读者读得来、记得住、用得上。

“难道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还不够吗?”这就是反问句,明知故问。反问,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观点。设问则是为了强调某一方面的内容,故意先提出关于内容主题的问题,然后自问自答。反问与设问都属于无疑而问,但它们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设问是自问自答,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反问则是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句中,目的是加强语气,以问句来肯定说话者的意思,加深读者的印象。例如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很容易引起读者注意。

四、映衬、层递,让语言更富底蕴

映衬是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类似或者相反的关系,用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映衬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映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本质上有相同之处;反衬,映衬事物与主要事物本质上相对或相反。

《荀子儒效》中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就是典型的层递句。从层递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上看,层递分递升(即递进、递增)与递降(即趋下、递退、递减)两个类别,因此也叫渐层。层递句是按照事物的某种规律排列的,或从小到大,或由浅入深,或从少到多,或从轻到重,也可与此相反。例如,“时间是紧迫的,一年、一月、一天、一小时都不能耽搁”,就是运用从多到少的递降关系写的。应用层递修辞法,可以使情感逐步加深,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层递、映衬修辞方法,不仅可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还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总之,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妙用修辞可以让语言变得简练而得体、生动而具体、言近而旨远……不断摸索运用,妙用修辞,日复一日,作文肯定能精彩起来。

猜你喜欢
节奏感拟人生动
拟人句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拟人句
拟人句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学会拟人句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