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助力写作教学

2024-04-14 18:20杨晶晶
关键词:随文教师应写作能力

杨晶晶

写作对小學生来说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他们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不牢固,且缺乏社会经验。随文练笔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及时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一、随文练笔应用于小学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随文练笔,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进行的写作练习。这种练习鼓励学生模仿阅读材料中的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是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以下重要的教学意义。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较于传统的写作形式,随文练笔在内容与形式上均显得更为精炼和紧凑,通常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整合各种知识和技巧,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深入挖掘他们的写作潜力。教师通常会在课文教学中穿插写作环节,选取合适的写作任务融入课程,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并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助力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小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有限,常常难以用文字表达情感,这给写作教学带来了挑战。然而,小学生天生具有模仿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随文练笔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模仿训练。这种方法通常在文本中选取素材,切入点较小,更适合小学生,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修辞技巧的使用、段落的安排、结构的规划以及思想感情的抒发等,帮助学生理解一篇完整的、可读性强的文章是由众多元素构成的,引导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丰富的写作技巧,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3.丰富学生写作经验

随文练笔强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启发学生的思考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通常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并运用课文中的文法和技巧表达个人观点。这种方法能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感受与情感体验,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通过思考、形成观点、完成构思的训练过程,学生能发散写作思维。

二、随文练笔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

1.借助精心的教学设计,提升随文练笔效率

随文练笔教学法要求教师发挥组织性和协调性,根据写作教学的目标与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应将课文内容与写作技巧有机结合,确保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衔接,让学生通过随文练笔更好地理解课文,并提升写作能力。鉴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初期,好奇心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运用教材内容进行随笔练习,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写作能力。

以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为例,这篇文章语言华丽,表达方式多样,是练笔的佳作。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讲解,例如,“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段巧妙地描写了秋雨的特点,使自然现象变得生动。文章分为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均以“秋天的雨”开头,运用了修辞手法,使整篇文章充满美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文中的好词佳句和表达方式,将所学应用于练笔中,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2.借助趣味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对促进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随文练笔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趣味性教学元素的融入,将其与练笔活动紧密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文章的童话特性,依据童话作品的写作方法和体裁特点设计随文练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写作技巧。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教师可以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播放动画,将“在牛肚子中旅行”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这样直观和动态的教学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转移到练笔活动中。这样,学生便能主动参与练笔活动,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3.通过专题练习方式,实现写作目标

专题练习是提升随文练笔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围绕文学特征开展专题化的写作教学,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画杨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依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专题练习。文章中有大量的对话和描写性内容,对人物的语言和神态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刻画,准确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练笔训练中,教师可以将这类课文归为一个专题,如“对话写作”和“描写性写作”,并通过这种方式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提升他们的专项写作能力。

4.丰富随文练笔形式,强化学生写作技能

许多教师对随文练笔的理解不够全面,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练习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深入了解不同形式的随文练笔指导方法,并从多个角度增强练笔训练的多样性。首先,教师可以围绕材料主题安排随文练笔训练。由于写作的核心目标是表达文章主题,教师应以主题为中心安排随文练笔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的篇目中提炼写作方法,建立“主题+技法”的练习库,让学生学会处理不同主题的材料,并运用相应的写作技法。其次,教师可以围绕材料文体安排随文练笔活动。由于小学阶段的课文内容以记叙文为主,练笔训练往往集中在记叙文上,这会限制学生多元化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引入不同类型的文本内容,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最后,教师应积极丰富随文练笔的开展方式。随文练笔的概念较为宽泛,不仅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简要批注,还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理解。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安排练笔训练,助力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与特长进行多元化写作。

5.注重随文练笔延伸,丰富学生写作视角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积极阅读文本,还必须学习和掌握文章中蕴含的知识和写作技巧,以此拓宽写作视野,不断提升写作能力,避免受到教材的限制。在进行延伸式随文练笔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选择合适的扩展视角,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写作经验。

对于寫景类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和整理生活中的景物资源,利用典型的景物来激发学生的观察与体验兴趣,进行延伸性练笔。对于写人类文章,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人物出发,通过典型人物的随笔练习减少学生与人物之间的陌生感与距离感,增强练习效果。对于叙事类文章,可以利用典型事件或学生的亲身经历来进行随笔练习,拓宽学生的写作视角。以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课为例,这篇文章表面上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这三个历史故事,但仔细阅读和分析后发现,文章不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塑造人物形象,三个故事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共同构成了这篇文章的特色。在随文练笔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这篇文章的表达方式,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述对象进行延伸式练笔,模仿《将相和》的人物刻画与故事构建,有效拓宽学生的写作视角。这样的练习能让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通过课内外学习的结合,获得更好的随文练笔效果。

6.采取分块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第一,将修辞练笔融入写作教学,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不同的修辞手法能表达各异的思想和感情,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修辞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写作中,教师要结合相关课文来展开随文练笔,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例如,教学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草原》这篇课文时,文中“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运用了比喻修辞,将草原比作绿色的地毯,羊群则是地毯上的白色花朵。这种比喻既生动又形象,立刻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广阔美丽的草原景象。教师可以此为例,引导学生仿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

第二,在写作教学中融入结构练笔,有助于完善文章的结构。“流水账”是写作时常见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学生不懂得如何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作文结构的训练。在随文练笔活动中,教师可以分析课文的结构,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模仿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作文结构的掌握能力。例如,在讲解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的《我家的杏熟了》这篇例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识别文体——记叙文,并分析文章的具体结构,归纳和总结此类文体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即叙述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在学生对这些要素形成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记叙文的随文练笔任务,并重点关注学生在练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记叙文的结构,为后续的写作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将技法练笔融入写作教学,可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写作技法相对抽象,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随文练笔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所学课文的记忆力,还能通过模仿练习进行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文章侧重于场景描写,以“秋天的雨”为主线,将秋天的景物串联起来,展现了美丽的秋景。文章整体呈现出艺术化的语言风格和含蓄的抒情风格。在随文练笔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季节,模仿这种写作风格进行练习,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将随文练笔应用于小学写作教学中,可以减轻学生写作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从随文练笔教学的实际应用来看,既可以通过“以写促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又可以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将课文中的写作材料、写作风格与技巧转化为练笔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小学写作教学的整体质量。

猜你喜欢
随文教师应写作能力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