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大豆不同套种模式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2024-04-15 07:03石文慧
西北园艺·蔬菜 2024年2期
关键词:套种经济效益马铃薯

摘   要  全覆膜马铃薯套种大豆,既能增加复种指数,又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研究了4种不同套种模式对马铃薯、大豆的生育期、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模式下马铃薯长势对大豆的生育期及经济性状有一定的影响,但综合经济效益,马铃薯大豆行比2︰1种植,即垄上种植两行马铃薯、垄下种植1行大豆效益最好,能够为甘肃庄浪大面积推广马铃薯套种大豆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马铃薯;大豆;套种;经济效益

近年来,马铃薯作为甘肃庄浪三大产业之一,是庄浪县支柱产业,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化、标准化发展迅速,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技术逐渐成熟。大豆在本地区作为小物种种植面积小,单种产量低,常与玉米套种。豆科作物具有固氮作用,同其他作物套种理论上能够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为了探究马铃薯套种大豆的增产效果,探寻农作物多元化种植方式和种植技术,进行马铃薯大豆套种模式试验,以期为庄浪县大田种植马铃薯套种大豆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所需物资由庄浪县农技中心提供,供试马铃薯为庄薯3号,大豆品种为东丹339。肥料:N:12 kg/亩;P2O5:10 kg/亩;K2O:8 kg/亩。

1.2   试验地要求及试验方法   试验地设在郑河乡庙川村,海拔2 210 m,试验地为新修高标准农田,地块平整,肥力均匀,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每小区面积30.8 m2(7 m×4.4 m)。处理1:马铃薯大豆行比1 ∶ 1种植,即在每株马铃薯边侧距离15 cm处种1株大豆。处理2:马铃薯大豆(垄中)行比2 ∶ 1种植,即垄中种植1行大豆。处理3:马铃薯大豆(垄下)行比  2 ∶ 1种植,即垄下种植1行大豆。处理4:马铃薯大豆行比1 ∶ 1种植,即垄中、垄下均种植1行大豆。处理5:马铃薯常规种植。

主栽作物马铃薯采用黑膜垄作侧播模式,按垄高15 cm,垄宽70 cm,垄距40 cm起垄,密度3 500穴/亩,穴距33~35 cm,马铃薯播于垄上两侧,垄上马铃薯形成窄行,在垄沟处形成宽行。

1.3   测产与收获   试验收获前每小区按3点取样法,每点取5株调查株高、结薯数和块茎鲜重,块茎大小按大薯(>150 g)、中薯(75~150 g)、小薯(<75 g)标准统计。成熟后按小区单独收获计鲜重,计算产量。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DPS 7.05进行处理,对不同套种模式大豆、马铃薯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进行处理平均数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套种模式对大豆、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大豆在不同模式下生育期有差异,其中处理3生育期最长,为148 d,再依次为处理1>处理4>处理2。不同套种模式下对铃薯生育期影响较小,仅相差1~2 d。

2.2   不同套种模式对大豆、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大豆处理3株高最高,为125.6 cm,处理2和处理4株高分别为102.7 cm和102 cm,处理1株高最低,为95.7 cm;底荚高度处理3、处理4分别为31.5 cm、30.2 cm,处理2最低,为16.7 cm;单穴荚数以处理2最高,为49个,处理4和处理1最低,为30个,处理3为35个;单株粒数以处理2最高,为82个,处理1最低,为48个,其余模式在50~64个;百粒重以处理2最高,为25.2 g,其余在23.7~23.9 g。

不同模式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影响有一定差异,株高以处理2最高,为105 cm,其次为处理3>处理4>处理1>处理5;茎粗处理3最高,为2.3 cm,其次为处理2,为1.9 cm;商品薯率处理3最高,高达71.65%,其次为处理2,商品薯率68.52%,再依次为处理4、处理5、处理1,分别达到65.83%、61.71%、61.13%;单株结薯数均为10~13个,无显著差异性,其中处理3最多,为13个。单株结薯质量处理3最高,为1.35 kg/株,其次为处理2(1.28 kg/株),处理1最低,为1.15 kg/株。

2.3   产量结果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处理2大豆折合亩产62.37 kg,居第1位,方差分析显示其与处理3差异不显著,与处理1、处理4差异显著;处理3折合亩产60.35 kg,居第2位,与处理1差异不显著,与处理4差异显著;处理1折合亩产57.82 kg,居第3位,处理4折合亩产49.09 kg,位居第4。

马铃薯产量处理2、处理3、处理4较对照增产,处理1较对照减产。其中处理3折合亩产1 529.62 kg,較对照增产27.27%,居第一位,方差分析显示与处理2、处理3差异显著;处理2折合亩产1 365.04 kg,居第二位,处理4折合产量1 243.05 kg,居第三位,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处理1差异显著;处理5折合亩产1 201.9 kg,居第四位,处理1折合亩产    1 165.81 kg,居第五位,两者差异不显著。

2.4   不同套种模式经济分析   由表4可知,马铃薯大豆套种,大豆最高亩产值可达560元,最低为441.8元;马铃薯最高亩产值为2 447.4元,最低亩产值1 865.3元。除去物化投入和人工费,处理3每亩纯收入1 826元,再依次为处理2>处理4>处理1>处理5。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套种大豆不同模式试验中,处理3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无明显差异,但是对大豆的生育期有一定的影响,表明套种模式下马铃薯长势及两者密度影响大豆生育期;二者经济性状处理3大豆株高、底荚高度最高,处理2的单穴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均最多,马铃薯均以处理3最优;处理2大豆产量第一,处理3第二,差异不显著,马铃薯产量处理3第一,处理2第二,二者之间差异显著;综合效益亩纯收入分析,处理3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马铃薯大豆不同套种模式下,以处理3为最优套种模式,即垄上种植2行马铃薯垄下种植1行大豆,效益最好。

石文慧,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邮编744600。

收稿日期:2023-12-07

猜你喜欢
套种经济效益马铃薯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马铃薯有功劳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定边马铃薯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胖胖的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