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网蝽对汉中市园林植物危害观察

2024-04-15 07:03赵玉平付园熊小娟郑晖
西北园艺·蔬菜 2024年2期
关键词:蔷薇科生物学特性

赵玉平 付园 熊小娟 郑晖

摘   要   梨網蝽是蔷薇科植物的一种叶部寡食性害虫。简要介绍该物种的形态,详细描述其在陕西汉中的生活史、发生规律、危害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简单

关键词   梨网蝽;蔷薇科;生物学特性;防治的防治方法。

梨网蝽(Stphanitis nashi Esaki et Takeya)是一种分布范围很广的害虫,国内对其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研究较多。但在汉中,梨网蝽则可能是外来有害生物。20世纪80年代初至2014年,全市开展了3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均未发现该虫危害。可能是因为梨网蝽个体太小,长期未成灾而没有采集到,但是外来的可能性更大。近几年,汉中市城区及各县区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带土球的樱花、海棠等大苗,梨网蝽可能会随这些大苗而传入汉中。2016年梨网蝽开始在汉中市区发生,危害多种园林植物,造成绿色景观质量下降。为此,从2017年开始,根据有关文献所记述的寄主植物,在虎头桥西路、天汉文化公园、天汉湿地公园、汉台体育运动中心及部分住宅小区,连续多年对其进行观察,查清了寄主植物,掌握了其发生规律,现将结果汇总如下。

1   寄主植物及食性

对梨网蝽较报道早的是王中富,据其撰写的文章记述,梨网蝽能取食樟树、杨、杜鹃、蟠桃、芭蕉、木菠萝、桃、李、梨、苹果、海棠、花红、山楂、八角、桂花、泡桐等植物,涉及多个科,是典型的多食性害虫。通过连续几年对上述在汉中有分布的植物进行观察,发现樟树、杜鹃、桂花有网蝽危害,经查阅资料和观察,认为杜鹃上的网蝽应为杜鹃冠网蝽,樟树上的网蝽应为华南冠网蝽或樟脊冠网蝽,它们均为冠网蝽属,前翅网室较大,除“X”处外,网室透明是其最明显的共同特征,其他形态特征的差异,即便在放大镜下观察也很难区分,所以有可能是将同属的几个网蝽误作同一个种。观察发现樟树上的网蝽,发生期与梨网蝽完全不同步。3月20日前后,樟树上第1代成虫已经羽化,且发育整齐,前翅颜色明显较梨网蝽浅。而发生在杜鹃上的杜鹃冠网蝽,越冬成虫上树时间与梨网蝽相比较,时间较晚,集中在5月上旬。从栽植在杜鹃丛中的垂丝海棠看,梨网蝽的发生要早于杜鹃冠网蝽。桂花上的网蝽,与梨网蝽形态差异较大,个体也明显要大于梨网蝽,查阅资料后认为是星菱背网蝽。由此可见,梨网蝽在汉中市危害的园林植物主要有樱花、樱桃、林檎、垂丝海棠、西府海棠、红宝石海棠、石楠、桃、火棘等蔷薇科植物,为寡食性害虫。经常性取食海棠、樱花、林檎、樱桃,偶尔取食桃、石楠、红宝石海棠、火棘。

2   发生危害情况

2016—2017年,梨网蝽在汉中大发生,辖区内几乎所有樱花、海棠、林檎(天汉文化公园仅发现3株)都遭受危害,其主要危害期为5—9月。进入8月下旬,经过几代繁殖,害虫种群数量大幅增加,危害加重,城区樱花被害株率超过90%,绝大部分叶片正面呈灰白色,叶背附着黑褐色虫粪黏液和脱皮壳,使叶背呈黄褐色的锈状斑点。从2018年开始,危害逐年减轻,留坝、洋县樱花上基本观察不到危害。4—6月,汉中市区樱花上也基本看不到危害,进入7月下旬,危害情况看起来十分严重,但虫口密度较小,可能与樱花不耐高温有关。夹杂在樱花之中的个别樱桃,越冬成虫基本不危害,从5月下旬开始,第1代成虫扩散时,有很少部分叶片被害,直到害虫越冬,危害都很轻。天汉文化公园及部分住宅区的林檎、海棠受害情况与樱花不同,4月下旬到7月底,危害严重,虫口密度大,8月受降雨及天敌的影响,虫口密度下降,海棠生长迅速,危害情况有一定的减轻。调查发现造成近几年害虫群体数量锐减、虫口密度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天敌的作用。除几种捕食蜘蛛外,有一种小花蝽,2龄若虫体灰白色,体长1.5 mm左右,翅芽上各有一近于黑色、浅褐色的斑,腹部也有一同样的斑。其个体虽小,但捕食能力强。梨网蝽是小群体聚集在1个叶片背面固定取食,所以一旦小花蝽发现捕食对象,很容易将1个叶片上的梨网蝽若虫捕食掉,捕食效率高。同时也捕食杜鹃冠网蝽、悬铃木方翅网蝽,也是近几年这两种害虫危害减轻的原因。

观察发现,梨网蝽的发生与树冠下植被关系密切。树下种植草坪,越冬成虫上树早且密度大;地下植被为杜鹃、石楠、黄杨,海棠、樱花梨网蝽危害较轻;地下植被为龙柏,海棠发生最轻;天汉湿地公园内樱花地下多为杂草,基本不发生。

3   发生规律

根据连续几年的观察,梨网蝽在汉中1年发生4代,越冬成虫上树最早在3月26日左右,4月下旬为高峰期,5月初结束。5月中旬第1代若虫孵化,5月24—27日为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8日左右仍有少量成虫出现,此时若虫数量很少。6月底出现第2代成虫,7月10日左右羽化基本结束。7月底出现第3代成虫,8月底至9月初出现第4代成虫。第4代成虫出现后,其活动时间与气温高低有关,气温下降较快,9月底成虫很少,温度下降较慢,11月仍能看到成虫。但无论9—10月气温高低,都不会再繁殖。

4   防治

发生在樱花上的梨网蝽,危害较轻,且樱花对多种农药比较敏感,容易产生药害,一般不需要防治。海棠、林檎等树木发生严重时,可用45%毒死蜱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参考文献

[1] 王中富.梨网蝽危害樱花、桂花情况观察[J].浙江林业科技,1985(01):51-52.

[2] 李传仁.中国网蝽科分类修订后某些形态特征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1.

[3] 吴跃开.一种园林植物新害虫——桂花网蝽[J].广东农业科学,2011(23):151-152+4.

[4] 范伟彦,张嘉宇,杨德松,等. 5种杀虫剂对梨冠网蝽室内毒力测定及药剂筛选[J].新疆农业科学, 2020, 57 (02): 303-310.

赵玉平,付园,熊小娟,郑晖,陕西省汉中市秦巴生态保护中心,邮编723000。

收稿日期:2023-09-27

猜你喜欢
蔷薇科生物学特性
白族药倒钩刺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花楸属单叶类群叶脉序特征研究
衡水主城区蔷薇科园林植物初步调查
蔷薇科瑶药品种与标准整理
一株野生侧耳属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山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浅谈园林绿化设计中蔷薇科植物的应用
庆元县蔷薇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