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医农业理念管理设施番茄技术要点

2024-04-15 07:03郭俊炜郑力行阮班录程琪
西北园艺·蔬菜 2024年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郭俊炜 郑力行 阮班录 程琪

摘   要   依据生产实践,参照中医农业团体标准(T/GVEAIA015.1-2020),总结形成中医农业设施番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选择达标园地、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健壮秧苗、细化栽培管理等。

关键词   中医农业;设施番茄;栽培技术

中医农业是中医理念、方法和产品的农业应用。果蔬栽培中,将中医农业“整体观、系统观、健康观、相生相克原理”等,以及相关的物理、生物的方法和植物源产品(包括中药复方产品)等应用于生产,能够促进果蔬健康生长和提高产品质量。陕西沃野青青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设施番茄生产中,参照中医农业团体标准——中医农业标准化第1部分生产、加工与管理规范(T/GVEAIA015.1-2020),坚持无污染建园、重施有机肥、培育壮苗,细化田间管理、病虫害无化防治等,产品优质健康,深受消费者欢迎,售价高出市场价格。以下就其相关技术进行简要总结,供同类生产者参考。

1   选择达标园地

生产园地条件必须符合中医农业产地环境标准要求。要选择在远离城市、工矿区、交通干道以及工业污染源和生活垃圾场的地域,且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灌溉水质和空气质量良好等。同时做好栽培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配备,设施日光温室、大棚均可,提早栽培必须有良好保温设备,此外要求水肥一体,滴灌、通风降温便捷。

2   选用优良品种

在兼顾高产优质的前提下,选择经有关部门审定,适宜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抗性强的品种。沃野青青生态种植园区地处礼泉县骏马镇,设施为日光温室,选择的品种有大果型的中杂9号、佳粉16、R-144、金棚一号、毛粉802和小果型的圣女、千禧、京丹5号等。

3   培育健壮秧苗

3.1   育苗准备   主要是育苗设施准备和营养土配制。育苗设施视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大棚、温床等,夏秋季育苗应配备防虫、遮阳等设施。育苗前对育苗设施、穴盘或育苗钵喷洒高锰酸钾200~300倍液消毒,或设施、设备经高温闷棚处理。营养土用腐熟中药渣有机堆肥、专用育苗基质、草木灰按3 ∶ 2 ∶ 0.5比例配制,1 m3再加入中药复方杀菌剂500 mL加水1 L、或用高锰酸钾30~50 g加水3 L,喷洒搅拌消毒灭菌。营养土含水量应保持35%~40%,且松紧适度。

3.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时间依据栽培季节,播种前3~5 d进行。先用清水浸泡种子1~2 h,捞出后倒入种子质量2倍的50~55 ℃温水中浸泡5~10 min,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然后置于冷水中浸泡3~4 h后催芽。浸泡后的种子控水,用湿布包好,在25~30 ℃条件下保持2~3 d即可萌芽。

3.3   播种   当种子70%以上露白后适时播种,播种方法因育苗方法不同而异。穴盘育苗可选用72孔穴盘,装满营养土,每穴扎深1.5 cm小孔,放入1粒种子,再浅覆营养土,浇透水;苗床育苗时,先在播种床上均匀铺厚度10 cm左右配制好的营养土,然后按2 cm×3 cm的株行距点播,上覆营养土0.5~1 cm,再浇足水。

3.4   苗期管理   一是控制温度,出苗前白天保持温度25~30 ℃,夜间17~20 ℃,出苗后可降低3~5 ℃。二是病虫防治,出苗后及时喷施中药复方杀菌液50~100倍液、或自制果醋液200倍液、或5%天然除虫菊酯1 000~1 500倍液;幼苗2叶1心时,喷施300倍木醋液或500倍氨基酸铜防病杀虫。三是肥水管理,以控水控肥为主,墒情差时及时灌水,秧苗3~4叶时,可水肥一体酌情追施腐殖酸类提苗肥。

4   细化栽培管理

4.1   定植   定植前先对设施土壤进行耕翻,同时每亩施入腐熟中药渣、鸡粪等有机肥4~5 t,优质生物有机肥0.5~1 t,再根据定植密度起垄或小高畦,并覆盖黑色地膜,膜下按定植行布设滴灌带。当设施内10 cm地温稳定在10 ℃以上时即可定植,定植时在规划的位置破膜挖小穴放入大小均匀、生长健壮的幼苗,覆土即可。定植密度根据选用品种的特性等灵活掌握,一般行距60~70 cm,株距35 cm,每亩定植2 800~3 000株。定植后浇足定植水,并密闭温室提高棚温,白天温度25~30 ℃,夜间18~20 ℃。缓苗后,昼夜温度均降低5 ℃,并要注意适时通风,保持理想的棚温。

4.2   水分管理   灌水采用膜下滴灌。定植后约10 d灌缓苗水,然后适当控水,控秧蹲苗。生长期注意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60%~70%。开花到第1穗果采收前一般不灌水,冬季每隔5~7 d灌水1次,夏季每隔4~5 d灌1次。秋冬茬番茄生長后期,尽量少灌水,以保持理想的棚温。

4.3   温度调控   温度白天控制在22~27 ℃,夜间13~18 ℃。温度过高时加强通风换气降温,温度过低时关闭通风口,充分利用保温被,还可采用双拱双膜等方法增加室温。

4.4   植株整形   及时吊绳盘头、打杈和缚蔓。以单干整枝为主,株高20~30 cm,及时吊绳、盘头。侧枝长至6~8 cm时选晴天打杈,根据植株长势及时缚蔓,第1穗果成熟后,摘除其下部所有叶片以及植株上的病斑枯黄叶,当主干高度满足留果穗数要求时,于穗果以上留2片叶后摘心。

4.5   促花保果   增加光照,白天保持空气相对湿度45%~75%,光照充足,促进开花;利用熊蜂或人工振荡授粉等方法保证授粉,促进坐果;适当疏果,大果型每穗留3~4果;中果型每穗留4~6果,确保果品大小适中、一致。

4.6   施肥管理   生产全过程不施用化学肥料。肥料以本地化作物秸秆、有机废弃物——家畜粪便、茶渣、中药渣、食用菌渣、尾菜烂菜叶等为主要原料,自制的中药有机堆肥为主,同时利用以烂果、尾果为原料自行加工的水果发酵液,还可选用质量可靠的商品化植物和动物源、矿物源、微生物源肥料。施肥方式以定植前大量土壤基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为主,生长季节用水肥一体化或叶面喷施的方法追施液态有机肥、氨基酸、水果发酵液、复方中药肥等,主要在缓苗后第1次灌水每亩滴灌中药复方或氨基酸类水溶肥15~20 kg,后视生长情况,每隔10~15 d,每亩随水灌施100 kg腐熟鸡粪加200 kg水浸泡两天的过滤液,或灌施等量水果发酵液等。

5   病虫草害无化防治

5.1   防治原则   生产全过程不使用化学药剂。按照中医“治未病”与“综合防治”原则,把常规措施(农业、物理或机械、生物)、中药复方制剂防治、无害药剂防治等方法紧密结合,“辨证论治”。

5.2   有机肥土壤后发酵闷棚消杀   盛夏时节,结合高温闷棚进行有机肥土壤后发酵消杀病菌,即每亩棚室土壤撒施10 t左右半腐熟中药渣有机肥,深翻25~30 cm,整平地面,然后地面全部覆上地膜,封闭棚室所有通风口,闷棚30~40 d(累计积温达900 ℃以上)即可。

5.3   中药复方制剂防治   选用“辰奇素”“禾正”等中药复方抑菌剂或“金喜侬”中药复方抗病毒剂、中药复方杀虫剂、中药复方復合剂以及木醋液等中医农业投入品,配以自行发酵的果醋液(番茄醋液、桃醋液等),防控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青枯病、病毒病,以及白粉虱、蚜虫、斑潜蝇、蓟马等。

5.4   符合标准的无害药物防治   使用符合          T/GVEAIA015.1-2020《中医农业标准化第1部分 生产、加工与管理规范》附录A2要求的其他植物源、动物源、矿物源、微生物源及其他来源的无害植物保护产品防治病虫草害。如采用柴油乳剂、苦参碱、烟碱、除虫菊素、苏云金杆菌防治蚜虫和菜青虫,矿物油乳油防治白粉虱等,采用多抗霉素、抗霉菌素防治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木霉菌防治灰霉病,枯草芽孢杆菌防治青枯病等。

5.5   农业及物理防治   种植番茄的棚室,每2年与豆角、辣椒、黄瓜等蔬菜实行1次轮作倒茬,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提升土壤肥力、培育土壤健康,减少连作危害;全年在通风口布设防虫网,阻隔外来虫害;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蓝板、糖醋液等诱杀虫害;采用薄膜、地布覆盖防控杂草,个别地膜地布破口出现的杂草及时人工拔除。

5.6   生物防治   引入、繁殖害虫天敌和寄生者等方法防治虫害。亩释放1 500~2 000头瓢虫,基本可控制蚜虫的危害;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按每株成虫或蛹3~5头,每隔10 d左右放1次,共放3~4次,即能有效控制白粉虱的危害。

【项目支持】:2022年咸阳市科技项目“中医农业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L2022QCYZXNY001)、“设施果蔬中医农业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S2022ZDYFNY1616)。

郭俊炜,阮班录,咸阳秦原中医农业研究院,邮编712046;郑力行,陕西沃野青青生态农业公司;程琪,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收稿日期:2023-12-22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示范研究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