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

2024-04-15 13:10惠楠陈囡
保健文汇 2024年2期
关键词:广泛性黛力新心理治疗

文/惠楠,陈囡

广泛性焦虑症属于焦虑症中比较多见的类型,特点是病程长、复发率高、治愈率低等,症状包括持续紧张不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过分警觉等。由于近些年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比较大,促使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一旦发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1]。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本疾病的常用方法,经过临床的不断实践发现,仅仅使用药物治疗本疾病的效果并不满意,对患者联合心理治疗的效果更佳,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预后效果有重要的作用[2-3]。此次就2021 年7 月到2023 年2 月接收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102 例,探析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 年7 月到2023 年2 月接收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参照组患者51 例,男性29 例,女性22 例,年龄最小值是21 岁,最大值是47 岁,平均年龄(31.01±3.06)岁,病程区间为0.5 年至7.9年,平均病程(3.59±1.10)年;治疗组患者51 例,男性28 例,女性23 例,年龄区间23~49 岁,平均年龄(31.55±3.15)岁,病程0.6 年至8.1 年,平均病程(3.72±1.08)年。纳入标准:均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了解此次研究目的并签署同意书;无精神病史。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感染疾病、严重器官障碍性疾病、交流不畅、严重慢性疾病。两组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黛力新(国药准字H20130126,H.LundbeckA/S)治疗,1 次1 片,1d2 次,早晨和中午服用,连续治疗90d。治疗组联合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和患者交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予以患者心理引导,促使其能够讲出内心的想法,回顾疾病出现的过程,寻找病因,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自述,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予以分析,鼓励患者进行改变,积极地配合治疗。对患者解释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的方法、自我改变等,促使患者的认知水平能够有所提升,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为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指导。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播放轻音乐,有利于放松患者的身心,同时予以一定的心理暗示;为患者实施预期指导,创建场景,将其代入场景之中,查看患者的实际情绪变化,予以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联合治疗3 个月,观察患者的焦虑情绪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经治疗患者的失眠、不安、头痛等焦虑症状消除为显效;治疗后各项症状改善,偶尔有焦虑表现为好转;不符合上述标准为无效。

治疗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是中度焦虑,超过70分是严重焦虑;同时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总分大于29 分为严重焦虑,21~29 分为有明显焦虑,14~20 分为肯定有焦虑,7~13 分为可能有焦虑,小于7 分为无焦虑症状[4]。

不良反应:头晕头痛、胃肠道反应、活动减退。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分析治疗组和参照组治疗效果

对于治疗效果而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参照组为80.39%,治疗组治疗效果比参照组偏高,有差异(P<0.05),见表1。

2.2 明确治疗组和参照组SAS评分

针对SAS 评分而言,治疗前两组SAS 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6 周和12 周后,治疗组SAS评分比参照组偏低,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治疗组和参照组SAS 评分对比(±s,分)

表2 治疗组和参照组SAS 评分对比(±s,分)

组别n治疗前治疗6 周治疗12 周治疗组5160.23±3.6443.25±2.1433.52±2.01参照组5160.43±3.7247.96±2.3645.69±2.10 t/0.27410.55829.898 P/0.7840.0000.000

2.3 评价治疗组和参照组HAMA评分

就HAMA 评分而言,两组治疗前HAMA 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6 周、12 周后的SAS 评分低于参照组,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 治疗组和参照组HAMA 评分比较(±s,分)

表3 治疗组和参照组HAMA 评分比较(±s,分)

组别n治疗前治疗6 周治疗12 周治疗组5123.54±3.5115.10±1.966.20±1.30参照组5123.49±3.4517.50±1.8615.31±1.06 t/0.0726.34338.785 P/0.9420.0000.000

2.4 总结治疗组和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参照组为25.49%,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头晕头痛、活动减退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有差异(P<0.05),见表4。

表4 治疗组和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广泛性焦虑症又称慢性焦虑症,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缓慢起病,以经常或持续存在的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口干、出汗、心悸、气急、尿急、尿频等,运动性症状,如头疼、轻微震颤、坐卧不安等[5-6]。患者也常常出现入睡困难、躺在床上担忧,常伴有不愉快体验或梦境体验;广泛性焦虑症也常合并有其他症状,如抑郁、强迫、恐惧症状等[7]。本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容易复发,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应该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8]。

现今临床中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尝试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类药物,黛力新便是其中一种。黛力新也称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具有抗焦虑、抗抑郁作用,并且有起效较快、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用于治疗轻、中度焦虑症、抑郁症[9-10]。国外应用黛力新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我国上市7 年来,该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人次已达1.1 亿人次,且应用于神经衰弱、神经症、多种躯体疾病所伴发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均取得满意的效果[11-12]。从黛力新的基础研究及国内外临床应用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黛力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症、抗焦虑药物[13]。在我国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精神专科医院心理科应用较少,主要原因是,长期服用黛力新后可能会出现药物依赖,撤药难度大,甚至大于安定类药物,因此通常在服药2 月后需尽快停药或换用SSRIs 类抗抑郁药物治疗[14]。黛力新作为一类抗焦虑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各种类型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并能营养神经网络,利于神经传导,避免出现中风及身体不协调症状;也可治疗和改善抑郁性神经官能症,并对隐匿性抑郁,心身疾病伴焦虑等具有显著改善。但是因为广泛性焦虑症多会出现一定的神经质现象,单独的应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能得到保证,有研究证实,将黛力新和心理治疗联用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15]。心理治疗能够促使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所减轻,促进疾病的恢复,此次为患者实施的心理治疗方案中,通过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患者适当地进行心理引导,分析疾病,鼓励患者,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促进患者焦虑情绪的缓解,促进患者适应能力的提升。有研究结果证实,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实施黛力新和心理治疗结合的方式效果更理想,能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改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以上结果是,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SAS、HAMA 评分比参照组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观察此次的结果发现,经药物和心理治疗联合实施的作用更加显著,可促进患者身心状态的改善,应用意义重大。为患者用药治疗过程,在药理的作用之下,能够提升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对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焦虑症状有重要的作用;并且结合心理治疗,能够协助患者消除自身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病情的尽早恢复。因为广泛性焦虑患者有一定的神经质特征,为其实施科学的心理干预治疗措施,为其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同时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予以患者一定的安慰和支持,促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使其能够发泄出情绪,同时予以适当的心理干预,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消除其的负性情绪,使患者的病情尽早康复。

综上所述,实施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效果好,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并且治疗的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广泛性黛力新心理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联用黛力新、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评价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早期疗效
文拉法新缓释片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观察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黛力新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