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2024-04-15 13:10刘云振
保健文汇 2024年2期
关键词:实验室血液样本

文/刘云振

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试验室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检验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质量控制措施下血液细胞检验的差异,旨在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我院2021 年12 月至2023 年6 月收治的患者200 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 例。其中观察组的患者中包括有58例的男性患者以及42 例的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2 岁至64 岁之间;对照组包含男性患者56 例,女性患者46 例,患者的年龄在21 岁至65 岁之间。两组患者在检验前的病例资料完整且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年龄21~65 岁,性别不限,临床诊断为需要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患者。排除标准: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过敏体质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细胞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进后的血液细胞质量控制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细胞检验操作流程,抗凝剂配置、血液样本放置时间等均按照实验室常规操作进行。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血液细胞检验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包括严格控制抗凝剂配置比例、缩短血液样本放置时间、加强实验室环境温湿度监控等。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两组血液样本在不同放置时间下的结果比较、不同抗凝剂配置下的对比、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比较以及专业人员对两种检验方法的评定结果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样本在不同放置时间下的结果比较

在进行检验过程中,将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不同放置时间下结果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液样本放置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样本在不同放置时间下的结果

2.2 两组血液样本在不同抗凝剂配置下的对比

根据检验结果能够了解到观察组患者抗凝剂配置更为精确。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等血液样本数据较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样本数据更优,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样本在不同抗凝剂配置下的结果

2.3 两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显示,患者的血小板、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血红蛋白数等都比对照组的数量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

2.4 专业人员对两种检验方法的评定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检验方法评定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4。

表4 专业人员对两种检验方法的评定结果

3 讨论

3.1 临床医学检验

临床医学检验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等)进行实验室分析和测定,以获取关于患者身体状况和疾病诊断、治疗、观察等方面信息的一种医学手段。它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诊断作用:临床医学检验可以为医生提供客观、可靠的疾病诊断依据。通过分析患者的生物样本,可以检测到病原微生物、病毒感染、肿瘤标志物、生化指标等,从而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进行准确判断。(2)监测作用:临床医学检验可以监测患者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通过定期重复检验,可以评估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3)预防作用:临床医学检验可以帮助发现患者潜在的疾病风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和预防。(4)指导治疗作用:临床医学检验可以为医生的治疗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分析患者的生化指标、药物浓度等,可以优化药物治疗方案,避免药物剂量过大或过小,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5)疾病预后评估作用:临床医学检验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预后情况。通过监测生物标记物的变化,可以推测疾病的进展速度、转归及可能的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意见。

3.2 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3.2.1 质控品的选取与制备

在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中,质控品的选择和制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质控品是用于评估仪器和操作者准确性以及监测检验过程中的系统误差的参照物。质控品应具有与患者样本相似的生理特性,包括血细胞的组成、浓度和形态分布等,这样可以确保质控品在检验过程中能够准确模拟真实样本,使得质控结果更具可比性和可靠性。

3.2.2 内部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内部质量控制是临床医学检验中确保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旨在确立不同血液细胞参数的质控范围,并根据临床需求和实验室条件确定适当的范围。对于血液细胞参数,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通过收集大量的参考值数据,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可以确定每个参数的正常范围和临床可接受范围,这些范围的确定对于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判定至关重要,有助于鉴定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3]。此外,对于内部质控过程中使用的质控品,在研究中也应关注其稳定性和保存条件,质控品的稳定性是指在质控过程中,质控品的特性是否能够长期稳定保持,会对质控品进行长期稳定性研究,以评估其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质控品使用和保存要求,以确保质控品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提供可靠的结果。

3.2.3 外部质量评估研究

外部质量评估是衡量实验室检验结果与其他实验室之间一致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它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能够发现实验室中存在的系统性偏差和误差。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面和方法,用于进行外部质量评估和改进实验室质量控制。第一,参考范围建立。在研究中通过收集大规模的参考数据,这些参考范围可用于评估实验室的结果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并帮助鉴定结果的异常情况。第二,外部质量评估计划。一些机构为实验室提供外部质量评估计划,例如,国家或地区的质量评估计划。实验室可以参与这些计划,提交样本进行检测,并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这样的比对有助于确定实验室的结果与整体质量水平的一致性,并提供改进的机会。第三,统计分析。研究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和与其他实验室的比对结果,这些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均值比较、相关性分析、偏差分析等,可以揭示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和与其他实验室的差异。第四,异常结果的处理。外部质量评估计划还可以帮助实验室发现异常结果,并指导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实验室应制定处理异常结果的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及时纠正可能的错误。第五,跨实验室比对。一些研究还关注于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比对和差异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实验室的结果,可以揭示潜在的系统性误差和方法差异,并为改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3.2.4 质量控制策略的研究

单一浓度质控品是最常见的质控品类型,但其无法评估不同浓度点的准确性。为了克服这个问题,逐渐地开发出了多点浓度质控品,它包含了不同浓度的细胞或分析物,可以模拟样本中的不同浓度水平。此外,稳定性监测质控品可以用于评估长期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细胞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也关注于改进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备质控品时,要确保其与实际样本具有相似的特性和测量值。因此,在今后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还应该尝试使用更准确的方法制备质控品,例如,使用国际标准物质或基于基因工程的细胞株。此外,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控品的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助于确保质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除了质控品的使用策略,还能够采用不同的性能评估方法,以评估血液细胞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方法包括线性回归分析、Bland-Altman 分析、西格玛指标(Sigma metrics)等。通过使用这些方法,实验室可以评估其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误差范围,并确定质控策略的效果。最后,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也将其应用于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以此来更好地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4-5]。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降低操作误差的风险。信息技术可以用于数据管理和分析,帮助实验室实时监控和分析质控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总之,本研究发现,采取血液细胞质量控制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临床试验室应加强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以提高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还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策略,为临床试验室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猜你喜欢
实验室血液样本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多彩血液大揭秘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神奇血液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