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调查及预警系统构建建议

2024-04-15 01:07张亚敏吴小璐贺波李媛媛马婷潘斌福梁慧花李志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6期
关键词:缺血性下肢血栓

张亚敏 吴小璐 贺波 李媛媛 马婷 潘斌福 梁慧花 李志勇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兰州 730030;2兰州大学护理学院,兰州 730030;3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务处,兰州 730030;4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5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信息科,兰州 730030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和肺栓塞(PE)的统称,是指静脉内血栓形成并脱落,脱落的栓子随静脉血流入其他脏器,引起血管堵塞并出现临床症状或无明显症状;如PE患者,静脉血栓脱落后流入肺动脉,引起肺组织缺血、坏死,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甚至猝死。VTE是继缺血性心脏病及卒中后位列第三的最常见心血管疾病,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患者发生VTE,可能致残、丧失劳动力,不仅严重困扰患者生活和工作,也为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巨大的经济压力。重视VTE预防,对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预防可以降低VTE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临床住院患者而言,尽管预防VTE至关重要,但不宜采用总括性的干预措施,如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进行VTE的常规预防,还需要考虑是否会增加患者出血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确认是否适合预防VTE,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开具临床用药处方。但由于医护团队的稳定性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存在VTE风险的患者可能未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从而使其处于危险之中〔2〕。既往本院多采用Caprini风险量表进行VTE风险评估,虽可一定程度上降低住院患者VTE发生率,但仍存在部分患者发生VTE,与预期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外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发生VTE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相应护理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外科使用Caprini风险量表评估的VTE中高风险住院患者189例,根据患者是否确诊VTE分为VTE组(126例)和非VTE组(63例)。纳入标准:①本院住院≥3 d患者,且处于术后康复期;②均经Caprini风险量表〔3〕评估为VTE中高风险患者;③VTE患者符合VTE的相关诊断标准;④神志清楚,可进行简单语言交流完成问卷调查。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血液系统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②既往有血栓史;③患者伴有严重认知、语言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④临床资料缺失,无法进行研究者。

1.2 方法

1.2.1研究工具 通过“VTE”“静脉血栓栓塞”等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内容,根据本研究目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栓史、VTE家族史、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手术史、恶性肿瘤、肺炎、心力衰竭、静脉曲张、下肢肿胀、缺血性脑卒中、炎性肠病、脓毒症、妊娠/产后(限女性患者)、多发伤、骨盆/下肢骨折(限外科患者)、关节置换(限外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卧床时间、石膏固定(限外科患者)等临床资料。

1.2.2VTE诊断标准〔4〕(1)对本次纳入的VTE中高危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符合以下任意 1 项即诊断为VTE:①血栓阻塞部位远端显示出血管腔增大;②阻塞部位近端未显示血流信号;③血管腔内可见实性回声区;④使用探头加压不能压瘪或部分压瘪血管腔。(2)CT 肺动脉造影表现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完全闭塞及缺支等。

1.2.3质量控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研究对象,期间可进行标准剔除,以避免出现选择性偏倚,在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按统一标准进行,护患交流、指导护理措施、血管超声检查等过程均由具备诊断资质的同一组医师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n(%)〕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住院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患者发生VTE风险的单因素分析

年龄≥55岁、BMI>25 kg/m2、血栓史、手术史、恶性肿瘤、肺炎、缺血性脑卒中、炎性肠病、骨盆/下肢骨折、关节置换、中心静脉置管、卧床>5 d均为住院患者发生VTE的应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住院患者发生VTE风险的单因素分析〔n(%)〕

2.2 住院患者发生VTE风险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将是否发生VTE作为因变量(Y),以单因素分析得出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风险因素为自变量(X1~X12),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前进法做变量筛选(α入=0.05,α出=0.1),赋值情况见表2。

表2 住院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因素变量赋值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BMI>25 g/m2、存在手术史、恶性肿瘤、缺血性脑卒中、骨盆/下肢骨折、中心静脉置管、关节置换均为影响住院患者发生VTE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住院患者发生VTE风险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VTE至今仍是最受关注的医学问题之一,是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也是临床住院患者较常见的致死原因,由于多数VTE发病隐匿,甚至早期无任何症状,易误诊、漏诊,若不进行治疗,血栓有可能阻碍肺部动脉供血,引起威胁生命的肺栓塞〔5〕。患者住院期间由于长时间卧床、被动体位等原因造成肌肉收缩功能障碍,减少了静脉血流的驱动力,使血流减缓,血液瘀滞;术前禁食、术中和术后失血、失液及止血药物的使用等均可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以上原因均会使患者处于VTE高危状态〔6〕。Caprini风险量表评估是常用的VTE风险评估工具,但其临床应用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了解住院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对于临床针对VTE的相应护理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

3.1 住院患者VTE形成的风险因素分析

3.1.1年龄、BMI与VTE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硬化现象,血管中发生了弥漫性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变窄,从而使供血减少,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同时老年人血小板的聚集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因此血液黏度也随之增加,较年轻人更易引起血栓形成〔7〕。相关研究〔8〕报道,中老年住院患者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青年患者高。身体过度肥胖,可能会导致下肢受到压迫,影响患者静脉回流,因此会增加VTE的形成概率,同时肥胖患者血脂高,可能会增加血液黏度,诱发血栓形成〔9〕。已有研究证实,肥胖是VTE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10〕。因此可将老年患者和肥胖患者列入VTE风险预警系统,针对性完善和优化老年、肥胖个体的VTE预防方案。

3.1.2恶性肿瘤、中心静脉置管与VTE的关系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肿瘤细胞可直接导致凝血系统的活化,表达凝血Ⅲ因子和肿瘤促凝物,而组织因子会将外源性凝血途径活化,肿瘤促凝物会直接激活凝血Ⅹ因子,促凝血酶生成,导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更易发生VTE〔11〕。相关研究报道,DVT是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VTE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12〕。同时肿瘤相关的化疗以及中心静脉置管等也会增加VTE的发生风险〔13〕,可能是由于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后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组织细胞凋亡等副作用出现,使血栓形成风险加重;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时间较长,易对血管内膜造成机械性损伤,同样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因此恶性肿瘤也是住院患者VTE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评估因素。

3.1.3缺血性脑卒中与VTE的关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因运动力丧失,需长期卧床,导致其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从而促使VTE的发生。相关研究报道,如不给予干预措施,脑卒中后发生VTE的概率高达30%~80%,而VTE同样是导致脑卒中患者发生预后不良主要风险因素〔14-15〕。因此缺血性脑卒中也是住院患者VTE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评估因素,需提前为患者进行物理或药物预防。

3.1.4骨盆/下肢骨折、关节置换与VTE的关系全髋关节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使凝血级联反应强烈激活,抗凝血酶Ⅲ水平低下,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受到抑制,导致患者下肢血流停滞或郁积,更易导致VTE的形成,同时患者术后可能需要被动体位卧床一段时间,会进一步诱发VTE的形成〔16-17〕。因此骨盆/下肢骨折、关节置换手术后住院患者也是VTE风险预警系统需重点预防的人群,需多次进行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血栓变化,预防VTE的发生。

3.2 住院患者VTE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建议

在院内实行VTE风险评估及预防,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患者进行专业及正确的VTE风险评估,有助于医护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Padua风险评估量表以及妊娠及围产期VTE血栓风险评估表是临床常用的VTE风险评估量表,但医务人员VTE预防专业知识普遍不足,主观指标判断容易产生误差,对肿瘤、孕产妇等特殊人群针对性差,导致院内VTE防控未能达到预期效果〔18〕。因此,住院患者VTE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医院VTE疾病防控的必然选择。相应护理对策:①对医护人员进行有关VTE高危风险因素的专业知识培训,并在系统中设置主动推送患者发生VTE风险预警及相对应的防治处理措施,以此弥补医护人员对VTE专业认识不足、防治意识较差的问题;②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对一沟通交流,引导老年患者或肥胖患者注意饮食平衡,住院期间多进行床下活动,保证每天有一定的活动量。③对于恶性肿瘤、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应实时监测患者血脂代谢状态,每天叮嘱家属对患者进行翻身运动。④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教导患者腹式呼吸、肌肉放松、音乐疗法及冥想等放松方法,定期进行康复训练。⑤对于骨折、关节置换等手术患者,术后给予抗凝药物进行干预,并适当进行伸膝等床上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年龄、BMI>25 kg/m2、存在手术史、恶性肿瘤、缺血性脑卒中、骨盆/下肢骨折、中心静脉置管、关节置换均为影响住院患者发生VTE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以上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对临床预防住院患者VTE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缺血性下肢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