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效果研究

2024-04-15 13:10于瑞龙
保健文汇 2024年2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布地

文/于瑞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属于肺部疾病的一种,该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作为典型特征,易造成患者肺部以及邻近组织器官受损,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极为严重[1]。老年人易患该病,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或欠缺合理性,随病情发展,可诱发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当前,对于慢阻肺患者,临床多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含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2]。布地奈德属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此药可经由减轻呼吸道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等促进患者通气功能改善[3];特布他林具备促进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的作用,将二者联合用于慢阻肺治疗中,可获得确切疗效,但近些年,临床实践发现,随慢阻肺患者治疗周期的延长,患者耐药性也随之不断升高,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效果有所削弱,部分患者用药后疗效欠佳,无法实现预期的治疗目标。对此,本院考虑经由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方式以提升治疗效果,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减轻耐药性对治疗造成的影响[4]。本研究以82 例慢阻肺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对慢阻肺老年患者行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噻托溴铵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2 例慢阻肺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3年1 月至2023 年7 月),随机数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41 例),观察组实施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噻托溴铵治疗(41 例)。对照组男性/女性=23 例/18 例,年龄61~83 岁,平均年龄(71.63±3.78)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4.77±0.83)年。观察组男性/女性=22 例/19 例,年龄60~83 岁,平均年龄(71.54±3.60)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4.71±0.78)年。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P>0.05),有比较价值。(1)入选标准:通过体格、胸部X 线检查等确诊;年龄≥60 岁;生命体征平稳;知情并在同意书上签字。(2)排除标准:精神失常;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严重传染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伴随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短期内接受过针对性治疗。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将5mg 特布他林与2mg 布地奈德混合后,经雾化吸入方式给药,每天2 次,患者持续治疗1 周。

1.2.2 观察组

行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噻托溴铵治疗,将18μg 噻托溴铵混入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混合液中,经雾化吸入方式给药,每天2 次,患者持续治疗1 周。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症状(咳嗽咳痰;气促胸闷;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进行统计比较。(2)利用肺功能检测仪对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用力肺活量;FEV1:1s 用力呼气量;PEF:呼吸气流变化率)进行测定比较。(3)在治疗、前后采取患者静脉血(清晨空腹),离心取血清,以ELISA 法检测患者炎性因子水平(TNF-α:肿瘤坏死因子;PCT:降钙素原;CRP:C 反应蛋白)。(4)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1mL 静脉血,使用血气分析仪对患者血气指标(PaO2:动脉氧分压;Pa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检测。(5)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嗜睡;皮肤红疹;胃肠道不适;口干)发生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嗜睡+皮肤红疹+胃肠道不适+口干)患者例数÷总病例数×100%。(6)由医院医师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缓解,肺功能改善明显,肺部啰音消失或者存在少许啰音代表显效;患者症状有所缓解,肺功能有所恢复,肺部啰音减少代表有效;患者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代表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由SPSS27.0 软件处理,计数(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临床疗效),计量(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血气指标)资料分别由数(n)或率(%),均数±标准差(x±s)表示,x2、t 检验(P<0.05)表示具备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症状缓解时间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d)

组别(n =41)咳嗽咳痰缓解时间气促胸闷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缓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观察组3.27±1.301.26±0.323.19±1.021.71±0.44对照组5.16±1.452.75±0.484.64±1.252.58±0.70 t 6.21416.5385.7556.738 P 0.0000.0000.0000.000

2.2 肺功能指标

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差异较小(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明显,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突出(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n=41)FVC(L)FEV1(L)PEF(L/s)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49±0.131.92±0.230.77±0.111.12±0.180.85±0.151.38±0.25对照组1.51±0.171.64±0.200.80±0.090.92±0.140.89±0.130.97±0.18 t 0.5985.8821.3525.6161.2908.522 P 0.5510.0000.1800.0000.2010.000

2.3 炎性因子水平

两组治疗前炎症反应差异较小(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反应有所减轻,且观察组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n=41)TNF-α(μg/L)PCT(μg/L)CRP(m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8.31±1.404.59±0.641.69±0.330.35±0.079.64±1.705.42±1.03对照组8.25±1.336.15±0.781.75±0.400.68±0.159.73±1.657.58±1.16 t 0.1999.9000.74112.7650.2438.916 P 0.8430.0000.4610.0000.8080.000

2.4 血气指标

两组治疗前血气指标差异较小(P>0.05);两组治疗后PaO2水平明显升高,PaCO2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s,mmHg)

表4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s,mmHg)

组别(n=41)PaO2PaCO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53.09±4.1569.35±5.7265.27±6.1548.53±4.12对照组52.91±4.0363.46±4.8964.98±6.0453.66±5.07 t 0.1995.0120.2155.028 P 0.8430.0000.8300.000

3 讨论

慢阻肺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当前该病病因尚未彻底明晰,但近些年,随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发生与个体差异、环境等联系较为密切,如机体中抗胰蛋白酶不足,长时间抽烟、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等[5]。慢阻肺患者发病后会产生咳嗽、食欲不振、气短、胸闷鞥表现,且随病情进展,患者易引起自发性气胸、肺心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于此类患者而言,需尽早接受针对性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防止病情恶化[6]。当前,对于慢阻肺疾病,临床尚无根治性方法,其治疗多以缓解患者症状表现、恢复或者延缓患者肺功能减弱、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作为主要的治疗原则,治疗方式众多[7]。本研究所用药物中,布地奈德为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药对气道炎症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可有效减轻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经由雾化吸入方式给药,可使药物直达病灶,减轻激素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利于患者遵医行为的改善[8]。特布他林属于一种β2-受体激动剂,经由调节支气管平滑肌上β2 受体,对肥大细胞发挥刺激作用,进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得以改善,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从而缓解呼吸困难、憋喘等症状,且此药起效速度较高,并且药效维持时间较长(通常为5h),上述两种药物联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但临床实践发现,患者长时间用药易使患者耐药性提升,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噻托溴铵则为一种抗胆碱类药物,和M 受体间的结合,可发挥竞争性抑制效用,对腺体分泌发挥阻碍作用,促进呼吸道分泌物分泌量减少,从而使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此药可促进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从而使患者憋喘表现得以减轻。噻托溴铵经由雾化吸入方式用药,不仅操作简便,且患者配合度较高,将其特布他林、布地奈德联用,可进一步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症状表现。以80 例慢阻肺老年患者展开研究,其发现,相比于接受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的患者,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噻托溴铵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肺功能改善效果更突出,由此可知,将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噻托溴铵联合用于慢阻肺老年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张齐华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可见将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噻托溴铵联合用于慢阻肺老年患者治疗中有助于加快患者病情康复速度。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明显,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突出,提示对慢阻肺患者行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噻托溴铵治疗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究其原因,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在增强机体肺组织活性层面存在协同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状况,但长时间用药后,受耐药性限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而运用噻托漠铵不仅可使特布他林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效用得以提升,还可进一步提升布地奈德缓解气道炎症的效用,三者联用,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指标恢复。CRP 为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一项客观指标,其为一种急性时的相反应蛋白,该项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病情程度予以反映,其水平提升,则表示患者病情加重;TNF-α 经由黏附分子表达的有效调节,使大量白细胞粘贴于炎症部位,同时还可促使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活化,促进趋化与炎症因子释放,致使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加重。PCT 属于降钙素前体,待机体处于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状态时,其水平会持续升高,该指标可对患者病情程度以及预后状态予以有效反映。两组治疗后炎症反应有所减轻,且观察组水平比对照组更低,提示将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噻托溴铵联合用于慢阻肺老年患者治疗中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两组治疗后PaO2水平明显升高,PaCO2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可见对慢阻肺老年患者实施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噻托溴铵治疗可促进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改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7.32%;观察组12.20%)相比,差异不显著,提示将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噻托溴铵联合用于慢阻肺老年患者治疗中安全性较高。相比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73%,观察组92.68%更高,可见对慢阻肺老年患者实施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噻托溴铵治疗疗效突出。

综上所述,将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噻托溴铵联合用于慢阻肺老年患者治疗中疗效突出,有助于恢复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病情康复,较为安全,推广可行性较高。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布地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布地奈德结合综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