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非脑疝形成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2024-04-15 13:10李胜军杜涛
保健文汇 2024年2期
关键词:开颅清除率血肿

文/李胜军,杜涛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1]。50 至70 岁的年龄段是其高危人群,且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居多。情绪激动、过度使用脑力或过度疲劳等原因导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血压猛增,进而引发已经受损的脑血管破裂出血[2]。为了尽快清除脑出血引起的血肿,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或解除血肿对周边脑组织的压迫和导致的次生脑损害,促进脑血液和脑脊液循环的恢复,减少颅内压力。在常规神经外科疾病中,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最高、病死率极高。微创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清除脑内血肿。在常规开放减压基础上进行微创手术可有效地控制出血并减少并发症。在显微镜下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时,可采用传统的骨瓣开颅、小骨窗、锁孔等多种方式[4]。根据实际临床经验综合,传统的开颅术中,清除血肿所需时间较长,术中失血量较多,手术对身体的创伤较大,术后水肿反应较为明显,且神经功能缺失严重,治疗效果并不是最佳[5]。而微创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较少、全面清除血肿、彻底止血以及较少失血量的优势,手术时间也相对较短,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住院时间更短,不需要二次颅骨修补。本次以110 例非脑疝形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探究给予微创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在非脑疝形成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1 年4 月至2023 年4 月入院的110 例非脑疝形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人数一致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男32 例,女23例,年龄50 至78 岁,平均年龄(65.54±5.30)岁,出血量(44.12±8.12)ml。研究组患者男31 例,女24 例,年龄50 至80 岁,平均年龄(65.57±5.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②身体允许手术;③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缺陷;③继发性脑出血、脑疝者。

1.2 方法

对照组(大骨瓣开颅术)。给对照组患者使用整体麻醉技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静脉穿刺等治疗措施,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并使头部倾斜到健侧。在患者的颧弓上耳前1cm 进行切口,随后进行顶骨骨瓣成形术,通过在颅骨上钻孔的方式将骨瓣游离至颞侧部位,取出骨瓣后清除脑内血肿且行彻底止血,清除血肿操作结束后放置引流管,缝合硬脑膜。

研究组(微创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操作如下。

(1)给研究组患者采取局部浸润麻醉方式,指导患者呈仰卧位姿势,使患者头部偏向健侧,消毒。

(2)予患者做头颅CT,利用CT 功能确定正确的血肿位置,记录血肿大小和扩散范围。

(3)在选择切口时,患者的具体头皮位置需要被确定,切口的大小为8 至10cm,然后要将皮肌瓣牵开,以便使手术区域的颅骨完全暴露,并在颅骨上进行钻孔。

(4)使用铣床切割颅骨,打开一个大小约为3 至5cm 的小骨窗口,接着在硬脑膜上切割一个“十”字形的口子,再将大脑皮层切开约为1 至2cm,通过岛叶进入血肿腔,利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并使用吸引器清除血肿,随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

(5)当血肿冲洗后的流出液呈现透明清澈时,可以使用电凝止血技术,将硬脑膜复位并用具有水密性的缝合线进行缝合,然后再进行颅骨的复位固定,将引流管连接到无菌引流袋上,经过闭管4h 后再进行开放引流。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肿消除速度、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情况。血肿清除率通过颅脑CT 查看血肿清除量,血肿量未达到30ml 则基本清除。通过对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和癫痫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得出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采用了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于计量资料,使用了t 检验,并通过t值和P 值来表示结果。而对于计数资料,则采用了卡方检验,并通过百分比来表示结果。当P<0.05 时,即可认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对比

这次研究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的观察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血肿清除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

本次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前者手术时间更短(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对比(±s)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对比(±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研究组5528.56±5.02对照组5547.35±3.25 t-23.301 P-0.001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本次研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情况得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前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患者进行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用力排便等情况下。50 至70 岁的年龄段是其高危人群,且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居多。高血压脑出血在短时间内就能给患者带来极大伤害。其临床表现不同患者也表现有些许不同,主要根据患者的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表现不同。根据实际临床案例总结经验,一般情况下,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感觉恶心并呕吐,情绪变得不安躁动,还有可能会昏昏欲睡甚至昏迷[6]。随着血肿的增大,患者的瞳孔会经历不同的变化。在疾病刚发作时,患者的两侧瞳孔会收缩,然而随着血肿的扩张,患者的脑水肿加重,颅内压力增加,血肿侧的瞳孔出现扩大的现象,这是脑疝的表现之一。接下来,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脉搏变得缓慢,血压上升,最终导致中枢系统功能衰竭[7-8]。该情况可能导致脑小动脉痉挛,从而引发高血压脑出血,导致患者脑内远端脑组织缺氧和坏死,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由于脑内动脉壁的脆弱和中层肌细胞以及外膜结缔组织的稀疏,导致缺乏外弹力层,这就是为什么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率比其他内脏出血更高。另外由于脑血管狭窄等因素造成脑部血流不通畅也是诱发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重要原因。为了尽快清除脑出血引起的血肿,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和继发性脑损伤,促进脑血液和脑脊液循环,并降低颅内压。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降低血压,可能会发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主要采用清除颅内血肿的方法,以达到降低颅内压力的目的[9]。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有多种,包括传统的大骨瓣开颅手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等[10]。这些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由于血压升高,脑血管阻力变大,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脑出血。对于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微创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在治疗脑疝形成方面更为适宜,而对于非脑疝形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则可获得更为显著的疗效。根据实际的临床经验总结,传统的开颅手术中清除血肿所需的时间较长,失血量较大,创伤程度较高,并且术后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水肿反应,会加重患者神经功能的缺失,影响患者的恢复[11-12]。而微创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创伤较轻、全面清除血肿、彻底止血且失血量较少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也相对较短,患者术后恢复较迅速,住院时间短,能尽快恢复局部供血和供氧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不需要二次行颅骨修补[13]。

本次研究以110 例非脑疝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例,将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予对照组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予研究组运用微创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小骨窗开颅手术,以清除脑内血肿,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以及血肿清除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手术用时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由此可见,微创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具有明显优势,相较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在清除患者血肿方面效果更加出色,能够更全面地清除患者血肿,从而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

综上所述,非脑疝型高血压脑出血中给予微创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清除血肿更全面,且手术时间较短,能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开颅清除率血肿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血液透析滤过中前稀释和后稀释的选择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