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社区预防与治疗效果评价

2024-04-15 13:10王振林
保健文汇 2024年2期
关键词:血压药物疾病

文/王振林

HTN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HTN 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给公共卫生带来了沉重负担[1]。社区在HTN 的预防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项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2]。本文旨在探讨给予患者预防干预以及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以期为HTN 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选取80 例患者进行研究,这些患者被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占23 例,女性患者占17 例,年龄在49~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2±4.20)岁,患病时间在1~11 年,平均患病时间(3.46±0.37)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占22 例,女性患者占18 例,年龄在4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64±4.15)岁,患病时间在1~13 年,平均患病时间(3.68±0.57)年,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将这两组进行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HTN 的患者;(2)患者对于参与研究具有积极态度,不仅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而且能够严格按照研究的要求,完成随访和数据的收集工作;(3)患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

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2)患者由于认知障碍或特殊情况,无法理解研究目的和参与研究的过程;(3)无法联系或随访的患者,如长期居住在外地、无法提供有效联系方式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干预,由患者自行服药以及查阅相关知识;观察组给予的干预方法具体如下。

1.2.1 强化健康教育

根据社区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明确教育内容、目标人群、教育方式和时间安排等,结合传统和现代传播手段,如宣传栏、海报、折页、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定期为患者举办健康讲座和培训课程,邀请专业医生和健康教育专家授课,提高患者对HTN 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组织患者交流和互助活动,分享治疗经验和心得,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将健康教育融入小区文化和活动中,如举办健康知识竞赛、文化节、健身活动等,提高患者参与度和教育效果;对积极参与HTN 防治工作、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健康榜样,激励更多人参与。

1.2.2 生活方式干预

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指导患者减少食盐摄入,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乳制品等食物摄入,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高动物蛋白等食物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定慢跑时间、距离等,有助于降低血压、控制体重和改善心血管健康;劝诫患者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饮酒过量也会导致血压升高;提倡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长期压力和焦虑,有助于降低血压;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7h,有助于降低血压;鼓励患者保持正常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和超重,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另外还需提倡患者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情况,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1.2.3 定期血压监测与指导

定期设立血压监测点,配备专业的血压计和工作人员,方便患者进行血压检测;鼓励患者在家里定期进行血压检测,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家庭血压计进行血压监测,并定期记录血压数据,这有助于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及时发现血压波动和异常情况;为患者提供血压监测培训,让他们能够正确进行血压测量,了解血压值的正常范围和异常情况;收集患者血压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患病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于血压异常的患者,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如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对于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和血压监测。

1.2.4 提供医疗服务

设立专科门诊,提供专门针对HTN 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治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他们的病情、治疗效果和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包括门诊、住院、康复等;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转诊机制,确保患者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转诊,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1.2.5 用药指导

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如年龄、病程、并发症等,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初始治疗时,一般推荐使用一种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有效剂量;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例如,对于伴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的患者,应选择对并发症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对于老年HTN 患者,应选择作用温和、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药物治疗效果,适时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1)分别于管理前后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患者的血压情况,包括舒张压(低压)水平以及收缩压水平。(2)利用圣乔治生活质量问卷(SF-36)分别于管理前后评估其生活质量,该问卷包含36 个问题,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功能、家庭功能、工作能力、生活满意度、精神和身体健康8 个维度,总分范围为0~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3)利用自我管理能力评价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患者能够主动参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严格执行药物治疗和饮食、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措施,为表现优;患者能够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但可能偶尔出现疏忽或遗漏的情况,为表现良;患者可能不能很好地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措施执行不力,甚至可能出现停药、漏药等情况,为表现差;自我管理能力=(优+良)例数/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当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显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血压水平

研究开始时,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无显著差别(P>0.05),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改善,相较于对照组表现更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管理前后血压水平对比(±s,mmHg)

表1 两组管理前后血压水平对比(±s,mmHg)

分组例数收缩压舒张压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观察组 40165.36±11.69130.09±5.3699.21±5.5975.35±3.51对照组40165.48±11.32143.34±5.9899.34±5.4084.55±2.40 t-0.04710.4350.10613.684 p-0.9630.0000.9160.000

2.2 比较两组管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开始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明显差别(P>0.05),经过管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提升,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管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管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分组例数生活质量管理前管理后观察组 4071.48±8.5890.45±3.24对照组4071.78±8.4881.04±5.09 t-0.1579.864 P-0.8750.000

2.3 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

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n=80)

3 讨论

HTN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5]。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HTN 患者数量已突破3 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6]。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而其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持续性升高的血压水平,会加大心脏、脑、肾、眼等靶器官的负担,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7]。在现实生活中,许多HTN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使得病情恶化,甚至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8]。患者自行居家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药物使用不规范、饮食控制不严格、运动锻炼不足等问题,进一步促进了疾病的发展[9]。针对上述问题,我国逐渐将HTN 的防控工作重心转向社区,通过实施一系列预防干预和治疗措施,来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以防疾病继续发展[10]。社区医疗服务网络遍布城乡,使得患者能够就近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降低了疾病治疗的门槛,提高了治疗的可及性[11]。其次,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并将其纳入管理系统,进行长期跟踪随访,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另外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他们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以及运动锻炼等多个方面,旨在全方位地帮助患者控制血压,从而避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开始时,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无显著差别(P>0.05),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改善,相较于对照组表现更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其危害、病因和预防方法,以及药物和非药物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且研究开始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明显差别(P>0.05),经过管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出现显著提升,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举办各类健康讲座、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压、自我调整药物治疗等技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另外还有研究表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通过建立患者档案,并定期进行随访,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基于这些信息,医生能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效果;此外,还教授患者如何进行自测血压、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护理技能,通过这些方法,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患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共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HTN 社区预防与治疗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和优势,为我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血压药物疾病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稳住血压过好冬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