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创造性转化的路径探析

2024-04-17 06:25黄玲玲
参花(上) 2024年4期
关键词:创造性文献图书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具有差异性、独特性、多元性的地方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地方文献资源作为记录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图书馆最具特色的馆藏文献,在公共图书馆藏书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其核心价值在于“以史存史、以史为鉴”,对传承中华优秀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充分发挥地方文献在推动地域文化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地方文献资源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性,从加强地方文献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地方文献数字化体系建设、推进地方文献利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探析地方文献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的路径,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地域文化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地方文献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性

地方文献记载着一个区域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人物事迹、历史典故,构成当地人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每个公共图书馆藏书体系中的独特文献资源。公共图书馆根据设立的地区不同,会拥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献,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能为人们了解地区特征提供大量的文献支持。[2]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地方文献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当重视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深挖其文化价值,努力推动地方文献创造性转化。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实现地域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教育高质量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一)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

各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獻,是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地方文化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但随着时代发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地方文献不可避免地面临或损坏、或散落、或失传的风险,与此同时,地域文化亦有式微的可能。近年来,各公共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与保护,但是对于纸质文献而言,其损耗是不可逆的,那些具有文脉传承意义的书籍,若一味地束之高阁进行收藏保护而不加以利用,它们终将被淹没。因此,要想让地方文献资源拥有长久生命力,让地方文脉生生不息地流传百世,“重藏轻用”式保护不是长久之计,如若将这些文献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充分的挖掘开发,利用新时代先进技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取其精华,使之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当地人民的习惯、风俗、教育的一部分,又在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的发展转化中继续加以传承和弘扬,就能持续不断地滋养地方文献植根的土壤,实现地域文化延绵不绝地流传与发展。

(二)利于地方文旅融合的繁荣发展

目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普遍发展趋势,各地纷纷奋力打造特色旅游文化精品,谋求文化和经济的共同发展。此时,地方文献所承载的地方文化的作用就得以凸显。地方文化是地方独特的资源,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民俗、诗文典故、文化仪式等都是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具有极大的潜力。[3]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融入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提振有极大的作用。一是可以增加当地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使旅游更具人文魅力;二是可以提高当地旅游的吸引力,不同的地方文献承载着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质,充分吸收并融会了地方文化特质的旅游产业,更容易在蓬勃发展的旅游行业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从而极大地增强地方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例如,绵阳市梓潼县图书馆所珍藏《梓潼县志》等地方文献,完整、详细地记录了当地文化发展变迁,相关部门根据其中记载的礼仪规制,举办特色文旅活动,叫响了当地文旅品牌,吸引了大批游客走进梓潼、了解梓潼,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三)利于文化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

公共图书馆是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教育主阵地。地方文献是本土文化的宝库,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馆藏资源组织阅读推广活动,借助数字化技术拓展文化教育途径,提高地方文献利用率。[4]地方文献是厚植在本土的地域文化,是当地绵延不断的优秀文化的传承,承载着当地民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实现地方文献的创造性转化,一是可以借助门类齐全、丰富翔实、涵盖面广的地方文献,为当地社会发展、学科研究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参考,让人们从这些文化积淀中找到以往的经验,获得启迪和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可以将深藏馆内的地方文献呈现到大众视野,将优秀思想观念和价值内涵展现出来,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地方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的理解,还有利于宣扬传统美德,在社会上营造崇德明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社会群众的人文素质。

二、地方文献创造性转化的困境

(一)地方文献资源收藏量小

一是由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包含经济、人文等方方面面,本身涉及的文献资源种类丰富、样式繁多,要想从中筛选出具有收藏价值的文献资源,难度较大,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文献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尚不能满足,很难将所有地方文献资料收藏齐全。二是由于某些地方组织、个人自行编纂的资料,并未公开出版或发行,只在小范围内流通,大众知晓率相对较低,这类地方文献的收藏主要依赖于社会主动捐赠,途径单一,传播面狭窄。据调查,很多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没有完善的地方文献征集机制,因而收藏的文献资源种类、数量远远不足。

(二)地方文献资源利用率低

一是资金保障不足。公共图书馆除对运行管理、免费开放等最基本保障外,对新书购置、阅读推广等项目预算较少,用在地方文献上的更是微乎其微,经费长期不足,制约了地方文献开发、利用和创造性转化工作的开展,各公共图书馆“重藏轻用”“收而不用”等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专业人才缺位。公共图书馆人数普遍较少,年龄偏大,从事地方文献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导致地方文献资源管理上不够科学、专业、规范,加之部分地方文献专业性较强,阅读门槛较高,缺乏专业人士对读者进行引导和辅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文献被开发、利用和创造性转化的效果。

(三)地方文献数字化水平低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是公共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文献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加持,大部分公共图书馆虽在官网、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上开发了文献数据库,但地方文献不多,专门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更少。地方文献数字化水平低下,极大地制约了地方文献的传播、普及和进一步地转化利用。

三、地方文献创造性转化的有效路径

(一)多渠道扩充文献资源

地方文献包含甚广,仅靠与地方志办、文化馆、档案馆等部门合作收录官方文献还远远不够。因此,各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县级图书馆,应畅通民间收集渠道,健全文献征集机制和捐献奖励机制,在社会层面广泛征集名人家谱族谱、学者手稿、地方出版物等非官方文献资料。同时图书馆采访人员要多走访街头巷尾的旧书店、书摊、农家书屋等,多拜访当地文化名人、学者,发现并收集散落其间的地方典籍、珍稀藏品等,不断扩大文献库存储规模,增强资源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二)推进地方文献利用体系建设

推进地方文献利用体系建设是实现地方文献创造性转化的有效手段。目前,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藏轻用”“收而不用”等现象还普遍存在于各公共图书馆中。为实现地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我们必须让地方文献服务于社会,形成区域合力开发利用的共建格局。

1.拓展地方文献传播范围

从丰富文化活动领域着手,广泛开展地方文献展阅,专题讲座进家庭、学校、企业、社区等公开活动,将深藏在文献里的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人们增进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接收到优秀地域文化的熏陶,内化于心,从而自觉地将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地方文献的社会价值转化。

2.深化区域资源共享

打破地方文献资源流通壁垒,加强与其他县市区的馆际交流,建立地方文献资源相互开发利用的合作模式,让更多的地方文献资源进入大众视野。例如,采取“线上+线下”的组合模式,组织开展不同区域地方文献的协同征集、互换展阅、专题讲座等活动,以及合作组织地方文献资源的项目开发及推广工作,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合作宣传推广、开发利用特色地方文献资源。

3.加强社会领域合作

公共图书馆应深化与高校、地方文化研究学会、文化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合作,这些社会力量拥有较高层次的人才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实力,能够对文献资料进行多重诠释和创新使用,使其科研成果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加强与这些社会力量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地方文献资源的产学研平台,瞄准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不断拓展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合作领域,不断推动高校、文化研究学会、文化企业对地方文献进行创造性转化,将转化成果运用于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中。

(三)加快地方文献数字化体系建设

加快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是实现地方文献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条件。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越来越成为图书馆服务广大用户的基本形式。必须搭乘信息技術快车,为地方文献的充分利用以及创造性转化提供便捷条件。

1.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地方文献种类众多、涉事广泛,公共图书馆要加快馆藏地方文献的数字化转化,立足文献资源特色充分考量,科学设计数据库资源专题架构和文献检索服务功能,开放馆藏文献在线阅览全文权限,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有效传播,为社会各类群体查阅和利用地方文献提供便利。

2.优化地方文献数字化服务模式

利用大数据对读者需求和文献资源使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充实地方文献数据库,随时更新地方文献目录和资源。加强地方文献数字化服务的宣传和推广,完善读者意见网络反馈渠道,随时对接群众需求,通过意见留言板、文章评论等渠道了解民意,主动分析读者群体的浏览习惯和侧重点,主动求变,勇于创新,不断升级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数字化服务,满足读者对数字化服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完善地方文献管理体系建设

丰富的地方文献收藏和有效管理是实现创造性转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加强地方文献管理体系建设。

要加强对文献资料的分类摆放、科学编目、索引等的管理,加强地方文献的读者阅读偏好研究,有意识地将本地特色鲜明、社会反响较好、读者借阅频次较高的文献使用专架规范摆放,陈列在显眼的位置,方便读者取用和查阅,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

(五)健全经费保障体系

公共图书馆应加强资金统筹,制订地方文献创造性转化长期规划,合理制订相关经费投入标准,将经费支出适当向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倾斜,积极加强地方文献室软硬件设施设备建设,补齐地方文献领域短板和弱项,完善地方文献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条件,从而形成稳定有力的长效保障机制。

(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地方文献的管理和利用工作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它不仅包含对现有文献的专业管理,还包括文献资源采访和对外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沟通协调、普及推广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各公共图书馆应结合实际情况,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管理、服务能力。

四、结语

地方文献不只是公共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更是一个地区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地方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是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提升自身建设与高质量服务的必要工作,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发展,凸显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本文站在公共图书馆的角度,探析了促进地方文献资源创造性转化的基本路径,建议各公共图书馆立足地方文献的管理体系建设、数字化体系建设、利用体系建设,真正地发挥好地方文献的重要价值,传承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马丽.地方文献创造性转化与地域文化创新性发展模式研究——以沈阳市图书馆为例[A].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22年卷)[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3:5.

[2]周宝灵.全民阅读时代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读推广路径探索[J].兰台内外,2022(20):76-78.

[3]宁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01):95-100.

[4]王梓潇.文旅融合背景下曲阜研学旅行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11):138-140.

(作者简介:黄玲玲,女,大专,绵阳市梓潼县图书馆,中级,研究方向:文献服务与利用)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创造性文献图书馆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飞跃图书馆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