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开展群众舞蹈推广工作的策略研究

2024-04-17 06:25王亚飞
参花(上) 2024年4期
关键词:文化馆舞蹈群众

新时期文化馆作为文化传承和推广的主要阵地,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群众舞蹈作为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在文化馆群众舞蹈推广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舞蹈的美妙旋律和动人节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其中,人们还能够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进而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因此,文化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强化自身服务职能,根据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诉求,组织丰富多样的群众舞蹈活动以吸引群众了解舞蹈文化,参与群众舞蹈活动,促进群众舞蹈文化蓬勃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文化馆群众舞蹈的内涵和群众舞蹈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入手,针对群众舞蹈推广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有效推进群众舞蹈推广工作的开展,在激发群众对舞蹈的兴趣、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舞蹈活动的同时,助力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发展。

一、群众舞蹈概述

群众舞蹈是以群众为主体,在群众中进行的,并以群众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动。这种舞蹈形式通常不同于专业舞蹈,它更注重的是参与和共同创造的过程,是反映群众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的艺术表达形式。其中不仅涵盖多样的舞蹈形态,更融入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元素,反映着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特点。

(一)群体性

与专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更注重群体的共同参与和协调配合。群众舞蹈的群体性特点使其大多以群体舞的形式呈现,且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

(二)民俗性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群众舞蹈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元素,通过动作、服饰、音乐等多种表达方式共同呈现特定的历史、民俗特点。群众舞蹈题材选取以及创作过程中,注重挖掘和呈现各地的文化特色,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舞蹈中得以广泛传播。

(三)娱乐性

群众舞蹈活动不仅能使参与群体够锻炼身体,同时也能够愉悅心情,促进群众间情感交流,有益身心健康。通过丰富多彩的舞蹈活动,群众可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获得良好的文化体验。

二、文化馆群众舞蹈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

文化馆作为文化传承和交流的平台,开展群众舞蹈推广工作不仅有益于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艺术,更为重要的是其对社区文化建设、发掘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文化馆群众舞蹈推广工作有助于本土文化传承。群众舞蹈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群众舞蹈推广,文化馆能够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更多人了解和热爱地方文化。其次,文化馆群众舞蹈推广工作对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群众舞蹈作为一种群体性的艺术形式,能够促进社区居民的互动和交流,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通过在社区举办群众舞蹈培训、演出和比赛等活动,文化馆能够积极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增强群众凝聚力和认同感。最后,群众舞蹈推广工作有助于培养和发掘艺术人才。通过举办舞蹈培训班、组建演出团队等方式,文化馆能够激发群众对舞蹈的兴趣,培养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新人。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当地舞蹈人才资源,为文化馆群众舞蹈推广工作储备人才,进而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目前文化馆群众舞蹈推广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飞速进步和发展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群众舞蹈作为一种普及范围广、参与性强、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但从以往的活动开展情况看,各类群众舞蹈通常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舞蹈活动的开展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与系统性,群众舞蹈的真正价值并未充分发挥出来。还有一些文化馆在开展群众舞蹈推广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群众舞蹈的普及推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缺乏专业指导和训练

纵观当前文化馆群众舞蹈推广工作现状,一个显著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具体体现在一些乡镇文化站中,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对群众舞蹈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担当起群众舞蹈的指导责任,在活动组织上缺乏精细化的管理,导致活动流程出现问题。同时,由于群众在舞蹈排练中难以获得系统和专业的指导,使舞蹈表演效果不佳,群众的舞蹈水平未得到提升,表现出非专业性与随意性,进而为群众舞蹈推广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影响了参与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二)推广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许多文化馆在推广群众舞蹈时,主要采用传统推广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宣传作用,但往往难以吸引更多群众的关注和参与。一方面,海报和宣传册的宣传效果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化馆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张贴海报或发放宣传册,才能让更多群众了解到相关信息。然而,这种方式往往只能覆盖到有限的受众,无法实现大范围的宣传。另一方面,广播或电视宣传也是一种常用的推广方式,文化馆可以通过这样的渠道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舞蹈活动。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了推广效果。

(三)工作人员素养有待提高

在开展群众舞蹈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素养直接影响到推广工作的效果。工作人员如果缺乏对群众舞蹈的了解和认识,就无法准确地向参与者传达舞蹈活动的相关信息,进而会导致参与者对活动的期望与实际体验存在差距,影响群众舞蹈推广成效。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仍有部分基层文化馆的群众舞蹈工作人员尚未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意识,其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也有待提高,无法与参与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影响群众对舞蹈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样也无法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四、文化馆开展群众舞蹈推广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调查和了解群众实际需求

为了确保群众舞蹈推广工作的有效性,文化馆应充分调查和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可以通过组织调研、开展问卷调查、与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等方式来实现。了解群众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舞蹈水平以及参与的意愿,将有助于精准定位推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这一阶段,文化馆可以与社区合作,建立群众舞蹈爱好者数据库,记录他们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多途径搜集信息,文化馆可以更好地制订推广计划,使推广活动更符合群众的实际需求,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文化馆如果了解到某社区有较多年轻父母,可以考虑开设亲子舞蹈课程;如果发现居民对传统舞蹈更感兴趣,可以策划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这种精细化的调研能够使推广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聚焦群众的期待。

(二)丰富和创新推广形式

为了提高群众舞蹈推广工作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文化馆可以采取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推广形式,在满足不同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可以使推广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首先,文化馆可以定期举办舞蹈比赛和展演活动,为群众提供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这样的比赛可以激发群众的竞争欲望,提高年轻人的积极性。通过比赛和展演,群众可以展示自己的舞蹈成果,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比赛形式可以吸引更多观众,为文化馆的舞蹈推广活动提高影响力。文化馆可以根据比赛的特点设置专业评审团,为获胜者提供机会参与更高水平的演出,从而激发更多人投身到舞蹈活动推广中。

其次,文化馆可以尝试组织舞蹈主题展览、街头巡回演出等活动,将舞蹈推广融入群众的社会生活中,拉近其与群众舞蹈的距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推广活动,文化馆可以吸引不同群体的关注,使舞蹈推广更具影响力。

再次,引入新媒体宣传方式。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在线直播等方式,将舞蹈活动推广到更广泛的受众中,尤其是年轻群体,在扩大群众舞蹈影响力的同时,带给群众精神的陶冶。

最后,文化馆可以积极与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合作,通过开展舞蹈工作坊、文艺晚会等活动,将群众舞蹈融入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这样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扩大观众基础,也为群众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

(三)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

开展群众舞蹈推广工作时,文化馆应高度关注对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工作人员作为文化馆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推广工作的效果,如何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是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文化馆可以通过培训课程,丰富工作人员的舞蹈知识并提升其审美水平。这些培训可以包括舞蹈历史、舞蹈形式、舞蹈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递舞蹈的文化内涵。同时,专业培训还可以提升工作人员在舞蹈活动组织和实施方面的能力,使其工作更具操作性和创新性。

其次,文化馆可以建立定期的专业分享和学习机制,让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舞蹈领域的新动向和新理念,便于工作人员在推广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最新的舞蹈理念,提高推广活动的专业水平。

再次,文化馆可以通过与专业舞蹈团体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培训和指导。专业舞蹈团体的艺术家可以分享舞台经验和艺术见解,为工作人员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提高其对舞蹈艺术的认知水平。

最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如通过组织内部培训竞赛等方式对优秀工作人员进行奖励,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创新,为文化馆的群众舞蹈推广工作注入更多活力。通过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使其更具有亲和力、专业性和创新性,从而更好地促进群众与舞蹈艺术的交流和互动,使推广工作更富有深度和内涵,引导更多群众了解并喜爱舞蹈艺术。

(四)加强推广活动的专业指导

在推广群众舞蹈的过程中,文化馆的专业指导和示范职能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文化馆应建立一支专业的指导团队,定期为群众开设舞蹈培训课程,教授舞蹈技巧和知识,提高群众的舞蹈水平。指导团队包括舞蹈教师、编导、策划人员等,他们具备专业的舞蹈知识和技能,能够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文化馆可以在社区举办舞蹈示范活动,邀请知名舞者进行表演,展示优美的舞姿和精湛的技巧。这样的示范活动不仅可以吸引群众的关注,还能够激发群众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文化馆还可以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示范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舞蹈的魅力,增强对舞蹈的认同感。

总之,文化馆在群众舞蹈推广过程中加强专业指导,可以确保群众舞蹈推广活动更加专业、有深度,提高参与者的学习体验,增强推广效果,为舞蹈文化的传承和普及贡献更大的力量。

(五)加强合作

文化馆可以与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文化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广群众舞蹈。例如,可以与学校、社区、企业等,共同开展舞蹈培训和表演活动。通过合作,可以扩大群众舞蹈推广范围,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五、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舞蹈是一种常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新时期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各级文化馆应大力开展群众舞蹈推广工作。通过丰富和创新推广形式,提高推广队伍专业素养,加强专业指导,能够有效地提高群众舞蹈推广工作的成效,使更多人参与到群众舞蹈推广中,助力群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晓宇,胡雪.以舞润疆:新疆群众舞蹈的当代实践与价值引领[J].艺术教育,2023(09):267-270.

[2]张子兮,郑元凯.新时代群众舞蹈助力社区文化建设的逻辑進路[J].艺苑,2023(03):83-87.

[3]杨超然.群众文化视角下当代群众舞蹈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J].尚舞,2023(03):126-128.

[4]元明杰.论文化馆如何做好群众舞蹈的普及推广[J].参花(上),2022(10):122-124.

[5]王世章.应用型高校舞蹈专业服务地方群众舞蹈文化发展研究[J].四川文化艺术研究,2021(00):143-148.

[6]杨晓宇.浅谈文化馆如何做好群众舞蹈的普及推广[J].中国民族博览,2021(21):148-150.

[7]赵鑫.拉斯韦尔5w模式下体育舞蹈大众化推广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3):175-176.

[8]马琼.地方群众舞蹈活动的组织与推广思考[J].艺术大观,2021(12):100-101.

[9]曹京哲.文化馆开展群众舞蹈推广工作的策略[J].参花(下),2023(11):128-130.

(作者简介:王亚飞,女,本科,高平市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文化馆舞蹈群众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学舞蹈的男孩子
大爱有光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