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2024-04-17 06:25李骏昳
参花(上) 2024年4期
关键词:群众农村服务

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是灵魂,是活力之源,发挥着重要的支点作用。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全民艺术普及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国家政策的支持,财政投入的保障,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得到满足,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总体上得到了解决。然而,在成效显著的背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荒漠”现象不容忽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手段。进入新时期,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将深入剖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的必要性,探讨通过拓展文化阵地、挖掘特色乡村品牌、融入数智产品、发挥文化人才优势等多方面举措,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良性运转,繁荣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振兴。

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农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我国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悉心筹划,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从提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推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再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以绍兴市为例,截至2022年全市共建有乡镇(街道)文化站103个、农村文化礼堂1721个、城市书房85个、博物馆61个、乡村博物馆和展示馆200余个,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800平方米,实现“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为解决部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而不用的问题,对全市103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进行了专项治理,完善总分馆体系,使文化分馆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效率。这些文化设施已成为农村群众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好去处,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从之前的“送文化”到如今的“种文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以群众为主体的运行模式。一方面,通过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送戏进万村、文化进万家、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带去形式多样的文化享受;另一方面,农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团队、读书会等团体不断涌现,让乡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22年,绍兴市组织送戏下乡1800场,送书下乡20万册,送展览下乡300余场,文化走亲100余场,开展基层文艺演出、群众文化活动1000余场,103个乡镇(街道)实现“三团三社”建设全覆盖。

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的困境

乡村振兴,文化铸魂。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了覆盖城乡的阵地建設和网络布局,并以标准化的方式快速推进,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的“荒漠”,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尤为明显。

(一)缺乏整体统筹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意识不足。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未被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建设思维较为传统,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以及综合规划意识皆显不足。文化产品供给缺少统筹协调。多部门机构的文化供给重复现象严重。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院团、非遗机构等公共文化机构在职能上存在重合,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与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也存在功能重合。多部门多机构的分散式投入、重复式提供同一类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了挤兑效应,加剧了公共文化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二)形式千篇一律,特色内容匮乏

目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粗放式供给”的特征,文化服务供与需之间出现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无法迎合农村群众多样化的实际需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群众心中的认同度相对较低。比如,每个文化馆年均提供文化服务达上百次,但品牌节庆活动仅有一项,服务供给流于形式;又因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开发不足,缺乏高质量、精品化的文化服务。再如,“送戏下乡”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时常因剧目、影片内容陈旧,出现演出或放映人数远多于观看人数的尴尬场景。

(三)传统乡土文化日渐衰落

乡村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紧密共同体。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长期互动和相互交融,孕育出了独特的乡土文化。然而,在现代城市文化的竞争中,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乡土文化遭受城市经济发展的“虹吸效应”影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乡,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逐渐降低,这使乡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日渐式微,乡村传统文化的衰落日益加剧。

(四)人才与资金匮乏

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人才流失制约着乡村文化振兴。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文化传承人渐渐“退场”,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缺位的现象日益凸显,乡村文化日渐式微。另一方面,文化经费的匮乏,使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受到拖累,影响了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导致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严重供给不足。

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的必要性

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塑其形,更要铸其魂。在新时期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旨在为农村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创新性的文化需求,唯有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播撒文化的“种子”,方能赋予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是新时期新变化的应答之举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主体、内容、载体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服务的主体多元化。由过去以政府主导的服务转变为现在的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和村民自发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服务模式。二是服务的内容多样化。过去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以宣传政策、普及科技知识为主,而现在这些内容不仅得到了加强,还增加了适应农村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培训和辅导。三是服务的载体创新性。过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主要是农村文化站、图书馆等线下设施,而现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已经延伸到了手机等移动终端。

(二)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是重塑乡村文化,延续中华文化根脉的关键之策

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乡村文化的精髓始终植根于广袤的乡土之中。乡村文化不仅满足和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日常生活,更是滋养了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构筑起了他们难以忘怀的文化记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传播和弘扬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乡村文化焕发勃勃生机的重要职责,担负着延续文化根脉的重要使命。

(三)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是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需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所在,更是人民群众在物质富裕的同时,享受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满足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转型升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对实现人民群众精神共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是增强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现实之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已由原先简单的娱乐消遣提升至全面的、丰富的精神文化追求。他们需要更加多样化、更加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果现有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仍旧单一、不合群众口味,那么群众对文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会大大降低,乡村文化就难以振兴,因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型显得至关重要。

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的路径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关乎乡村文化振兴的成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应以高效能服务阵地、高品质文化产品、数智化文化服务、高质量文化人才聚力为抓手,让农村群众享有高质量的公共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一)以高效能服务阵地保障乡村文化振兴

作为乡村文化涵养的载体,公共文化阵地不仅要建立健全,更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是积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設。统筹规划,在未来社区(乡村)有序推进“文化驿站”新业态,打造小而精的演出场所及固定的视觉展览陈列空间;活化利用古祠堂、古戏楼等乡村文物资源,延续拓展原有使用功能,满足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需求。二是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布局,确保文化站配齐多功能厅、展览厅(陈列厅)、排练室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置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室等;拓展室外文化体育空间,建设小舞台、小广场等室外文化活动场所。三是落实延时、错时开放政策。确保所有乡村文化空间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文化站每周累计开放时长不少于56小时,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周累计开放时长不少于42小时,夜间、节假日实行错时开放,保障群众参加公共文化活动“随时可来”。

(二)以高品质文化产品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有着大量的文物古迹、传统村落等物质层面的文化,更有着传统民俗、戏曲曲艺等非物质文化层面的特色资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要从厚重的乡土文化中发掘特色,培育品牌,为村民提供合口味的文化产品、合心意的文化服务。

一是以“文艺播撒乡镇行”等活动为抓手,助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文化惠民全地域覆盖。有序推进基层联络服务机制,完善城乡文化帮扶机制,推广“幸福点一点”服务,深入农村文化礼堂开展“量身订制”服务。二是加强面向全年龄段的乡村文化教育,推动美育工程进乡村。加强基层文艺团队和“三团三社”建设,建立“三团三社”的联系指导机制,组织开展“三团三社”骨干示范性培训。三是依据文化禀赋,因地制宜,形成一村一品。推进“艺术乡村”建设,持续打造“村晚”、乡村大舞台、文化惠民乡村行等乡村文化品牌。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乡村文化的原生动力。

(三)以数智文化服务撬动乡村文化振兴

数字化可以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插上数智翅膀。一是提升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能力。整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平台。通过自建或共建形式,构建数字公共文服务网络,实现数字服务平台全覆盖,实现资源、用户、数据等方面的互联互通,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二是探索公共文化多元应用场景。借助5G、4K/8K超高清、VR/AR、全息互动投影等前沿数字技术,开发特色数字应用程序。通过网络直播、网络课程、微视频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完善文化云信息发布与查询、资源浏览与预约、服务预约与评价等功能,提供纯线上的“一站式”数字服务活动,让群众通过应用及时、便捷地了解活动动态,培养具有高黏性的“粉丝”文化社群。三是加大地方特色文化数字资源建设力度。深入推进线上艺术导师人才库和培训场馆资源库的内容建设工作。逐步实现文化场馆、社会文化培训机构、文化艺术师资资源的联网共享,建立良性运营机制。

(四)以高质量文化人才聚力乡村文化振兴

人才是干事创业的关键资源,乡村公共文化的转型离不开人才的精耕细作。

一是实施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抓好人才的引、育、用,通过完善文化人才扶持机制、教育培训机制等,不断优化乡村文化人才发展环境,引导文化人才向乡村扎根,向基层一线流动。加大基层文化骨干培训力度,以实现文化“造血”之功效。二是探索开展“乡村文化特派员”等机制,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深耕乡村播种文化;探索培育一批文化类社会团队。依托艺术普及联盟,逐步搭建文化类社会团体的菜单集成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满足农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三是全面激活乡村群众的力量。深入挖掘乡村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文化人才,通过资金扶持、师徒传帮带等方式,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传承与繁荣,促使乡村文化人才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五、结语

乡村振兴是对广袤乡土文化根源的滋养与振兴。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最基本的群众需求,若要实现高质量的转型,唯有因地制宜,精准定位内容供给,将建设与维护相结合,硬件完善与软件提升相结合,真正将文化设施建于群众之心。通过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挖掘培育乡村文化品牌、提升数智文化服务水平、建强文化人才队伍,让农村群众享有高质量的公共文化生活,让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路新华.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22(08):54-56.

[2]刘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22(03):255-259.

[3]沈曙霞.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3(10):55-57.

(作者简介:李骏昳,女,本科,绍兴市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公共文化)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群众农村服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多让群众咧嘴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