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策略分析

2024-04-18 05:32梁瑛楠王心悦谷力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育人心理

梁瑛楠 王心悦 谷力群

[摘           要]  新时代推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是顺应国内外环境变化、高校创新发展以及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更是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通过阐述心理育人的概念,总结我国目前心理育人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三全育人”理念贯彻不彻底、高校心理育人队伍建设比较薄弱、育人资源未得到优化配置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从心理育人队伍建设、过程衔接、评价监督机制、共同体构建方面提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策略,推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

[关    键   词]  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9-0001-04

一、引言

身处快速变化的新时期,生活环境日益多元化,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大学生要想适应新的时代,就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1]。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既肯定了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也清醒地指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顶层设计出发对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做出了全方位的规划和指导[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育人工作已经成为高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同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心理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这对于促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心理育人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一)心理育人概念

心理育人是教育者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育人为目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途径,根据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积极心理引导,以实现培育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一目的的教育活动。心理育人强调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辅导,着力培养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3]。

(二)心理育人特点

第一,时代性与前瞻性。进入新时代,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会更加重视个人的权利与尊严,寻求安全感与幸福感。心理育人概念的提出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此外,物质文明的高度發展必然会带来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社会不断发展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心理育人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前瞻与支持保障[4]。

第二,整体性与全面性。从面向对象来看,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心理育人的内容来看,其并不是对某一个或者某一种心理品质的培养,而是对学生的“知、情、意、信、行”全方位的培养[5]。从心理育人的途径来看,由于任何行为都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心理活动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所以心理育人也必须从多个方面开展实施。

第三,协同性与实践性。新时期心理育人具有协同性的特征,全员育人的本质是协同育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应包括全体教师、管理部门与服务部门人员等,他们在心理育人工作中的着力点有所不同,但工作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目标都是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心理育人是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实际为基础,推动个体生命的适应与发展,实现个体的主动发展并且服务于个体的终身幸福[6]。

(三)心理育人功能

第一,有助于发掘心理潜能,优化心理素质。一个人的心理潜能是巨大的,它往往会被隐藏起来,这也是人们常常忽略的。通常而言,心理因素对于人的潜能的发挥具有重大作用,而且人的心理潜力的发挥较为复杂,所以有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措施来激发心理内部活动,从而达到激发相应情感体验的目的。

第二,有助于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矫正消极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内容非常丰富、广泛,而且心理品质具有可塑性,积极的心理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对心理品质中缺点的摒弃,对于积极因素的接纳,也离不开新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心理育人的功能就在于通过育人心育德这个过程,使人不断认识到自己心理品质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升自我素质,矫正消极的心理品质,形成积极的情感品质,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性格特征等,使人能够尽可能地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更好地处理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

第三,有助于促进人格和谐,服务终身幸福。促进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心理育人的最高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从心理育人的角度来说,促进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促进心理和谐发展。在心理育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育人,然后通过一定的引导,帮助他们学会自主育心育德。积极强化自身的修养,实现个人的持续发展,进而使学生获得终身幸福。

三、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三全育人”理念贯彻不彻底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育人新机制。首先,目前高校尚未形成全员的教育合力。大多数高校把心理育人的全部任务,交给心理健康课的任课教师、心理咨询室的教师或班级辅导员,而其他专业课教师或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意识到或忽视自身应承担的心理育人的责任[7]。心理育人队伍自身育人意识和能力不足,各部门各机构之间各自为伍,协同开展心理育人的工作合力没有形成。心理育人工作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教学的侧重点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是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心理育人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工、各部门工作人员、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其次,尚未形成全过程的跟进联动机制。高校心理育人要做到全过程育人,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是动态变化的,一个时期内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况,可能会因为困难或者其他原因,在下一阶段变得比较差;饱受心理困扰的学生,也可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变得更加坚强和乐观。而且不同的年级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每个学生每个阶段的状况都应得到动态监测和积极关注,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设计和规划心理育人的相关内容。最后,尚未形成全方位的渗透。育人工作要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心理育人既要范围广泛又要育人内容深刻。

(二)高校心理育人队伍建设比较薄弱

第一,高校心理育人队伍专业知识素养不足。当专职教师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困扰或者其他思想问题时,会和学生谈心,给学生一定程度的引导,但由于他们本身没有充足的心理学知识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技能,效果不是太好,达到的心理育人效果较弱[8]。第二,高校心理育人队伍主动性不強。相对于教师自身的事务性工作,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日常情况,包括学生心理的关注度不高,缺乏主动性。教师或者辅导员积极主动地完成自身岗位要求的硬性的工作内容,但是对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主动关注不够。这就造成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需要帮助时,常常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从而导致育人效果较差[9]。

(三)高校心理育人资源未得到优化配置

当前,在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心理育人资源没有优化配置或合理利用,仍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有的地区存在育人资源重复浪费的现象,而有的地区却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现象,还有一些地方的教育资源“各自为伍”,未实现有机融合,这将影响心理育人的效果。例如,在人力资源方面,各个学科教师之间缺少沟通与协作,只对自己的课程内容进行精进,尤其是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之间,因为缺少交流,无法产生整体效应,很难掌握学生整体的状况,这就使心理育人的价值难以有效发挥;在组织资源方面,许多高校还没有形成紧密配合、统筹规划的格局。各部门只负责自己所属责任,有些事情重复去做,而跨院系、跨部门联合较少;在物质资源方面,部分高校为了一些“面子工程”,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但在心理育人方面的配套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从质和量上都达不到标准。在保证教育资源不被浪费的前提下,应将其进行有机的整合与优化[10]。

四、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策略

(一)加强高校心理育人队伍建设

加强高校心理育人的队伍建设,需要全员共同努力、多部门联合参与,最终形成全员参与的心理育人合力,这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首先,组建心理育人专家队伍。专家队伍能对整个心理育人工作起到带头作用,为心理育人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并引领心理育人工作更好地发展。其次,发挥在岗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岗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强化自己的工作能力,定期参加相关培训,系统学习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内容。教师在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多挖掘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和心理育人的相关内容,采用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的方式,将心理育人的内容渗透到课程内容、教学任务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再次,发挥辅导员的骨干作用。辅导员处在学生工作的最前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最密切,要根据辅导员自身情况和工作内容,制定专门的培训内容,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心理育人能力。在学生工作中,辅导员要处处体现人文关怀,这样既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又可以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心理育人工作的进行。最后,要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且通过鼓励他们进行心理咨询资格认证等方式,不断提升他们的育人能力,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等的交流与沟通,更好地提升队伍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建设一支专业素养更强,协作水平更高的高质量心理育人队伍。

(二)完善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过程衔接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要贯穿到学生发展的全过程,长期地、持续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在学生成长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需求进行相应的教育,实现全过程的心理育人。要做到心理育人工作贯穿在学生成长的各阶段,首先,高校要以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和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对心理育人工作展开合理的规划和相应的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培训。其次,心理育人工作要向前后延伸。心理育人以育人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心理育人工作的全过程,不能局限在大学阶段,更要贯穿在学生成长的整个生命周期,不仅可以向前追溯到中小学时期,与中小学时期对接,了解学生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历程以及所接受过的心理辅导和培训,更可以向大学毕业后的社会大课堂去延伸,可与社会机构或组织、工作单位等合作,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学生继续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思想指导。

(三)建立健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评价与监督反馈机制

科学系统的心理育人评价和反馈机制,既可以让参与心理育人工作的各方清楚地了解其工作的标准与规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参与程度,还可以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其工作质量,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一方面,建立综合化评价体系。应从多方面考虑构建综合化的评价体系。一是关于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条件评价,比如高校对心理育人工作的部署和计划、心理育人工作开展的软硬件设施等。二是对心理育人具体内容的评价。如教师教学、实践活动、心理咨询、预防和干预工作的评价。三是对心理育人效果的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习效果满意程度的评价。在每一项目标下都有细化的内容,如在对心理育人中的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就应该对课程形式的丰富程度、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要、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细化。这需要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需求等去具体制定。另一方面,建立对评价的监督反馈机制。在心理育人的评价结果中,评价不高的部分,即是工作做得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监督,通过合理的工具或者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心理育人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建立问责机制,对心理育人过程中工作不力或者失职的个人或者单位进行追责或者惩罚。

(四)构建全方位心理育人共同体

全方位渗透心理育人,高校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合作机制。高校是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主阵地,但也需要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的参与。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婴幼儿时期就已开始,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所以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功能。父母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要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是要将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等因素考虑进去,树立心理育人的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家长要主动学习心理育人的相关知识,把握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高校应积极主动构建“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家长要参与到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中来,提高参与意识,主动与学校进行协作,定期进行沟通,同时要了解学校组织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长一旦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向学校汇报,并与学校进行沟通。其次,心理育人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和支持。社会拥有丰富而又深厚的教育资源,应该鼓励大学生走出去,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社会要为学生的持续、健康成长与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大环境,创造正直公平的环境,提倡个性化教育,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的品德和劳动成果都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促使每个人对知识和未来发展的追求得到充分保证,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让学生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获得自我发展,为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要共同协作,形成育人合力,实现全方位心理育人,这对于推进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为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社会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在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也要形成健全人格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方能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心理育人这一概念的提出虽然时日尚短,但是理论和实践均有发展根基。另外,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是围绕人开展的,这就必然决定了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不可能是静态的,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會面临很多新问题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给予必要的、持续的关注,以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对待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已经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此,高校应提高对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视度,从高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维度着手,全方位提升心理育人质量,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青,杨肖.心理育人的内涵、功能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18(9):87-90.

[2]杨吉措.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建设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3.

[3]李俊茹,马立志,陈会然.“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高质量心理服务体系创新实践探索[J].保定学院学报,2022,35(6):98-103,132.

[4]吴朝进,张金荣.“佛系”与“杠精”:社会变迁下的青年心态困境[J].思想教育研究,2021(6):113-118.

[5]张楠楠,刘玮宁.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33):34-37.

[6]何绍辉.Z世代青年的形成背景与群体特征[J].中国青年研究,2022(8):14-20.

[7]钱圆圆,金艾裙.微媒体时代提升高校“微心理”育人质量的路径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2,44(3):76-80.

[8]陈小艺.后疫情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路径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2(5):76-78.

[9]胡小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4):114-117.

[10]周鉴.基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4):59-61.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育人心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