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2024-04-18 05:32王卓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育人思政

[摘           要]  聚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思政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分析课程思政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全面人格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及强化逆境应对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主渠道作用、教学评价机制、育人工作载体及教育主体间合作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提出增强思政元素、构建心理育人课程体系、注重教学互动及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路径。这些路径旨在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并创新整合实践载体,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功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9-0009-04

一、引言

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成为高校育人工作新的生长点。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对学校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要聚焦“善用大思政课”,协同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1]本文着眼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政功能,探讨其在维护心理健康、全面人格发展、社会责任感培养以及逆境应对能力提升中的作用。针对当前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挑战,尝试探索并提出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打造育人、育德、育心相互交融的新时代育人体系,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的意义

(一)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平台,更是塑造学生心理和思想道德的重要渠道。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科学的心理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及压力,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对自我审视和自我调整的关键。特别是在面对学业挑战、人际关系调整以及未来规划时,心理认知的提升对大学生的心理稳定与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相互渗透融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让大学生学会理解自身的情感和需求,更能稳固自我认同,减少心理波动。[2]再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可以引导学生养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如何面对外界因素,还学习如何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助于形成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减少心理冲突。

(二)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课程中的自我评估和反思活动鼓励学生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动机,从而培养更加成熟的自我认识。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如何识别、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处理情绪波动,避免情绪问题对学习和生活的负面影响。课程中的情绪管理技巧训练,如冥想、正念和压力管理等,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为他们未来面对社会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工具。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还注重塑造大學生健全人格。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必备的素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以及客观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评价自我具有积极作用。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集体主义精神

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与集体主义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时,必须认识到课程不仅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且着重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意识和责任感。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讨论社会问题和个人责任,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不仅仅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维持,更重视个人如何对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社区清洁、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或参加慈善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直接体验到帮助他人和贡献社会的成就感,还能够增进对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的理解。[3]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集体活动等方式,学生学会在集体中发挥作用,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与集体的发展紧密相连,从而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四)强化学生应对逆境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是个人在面对困难、压力和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心理弹性和恢复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强化学生应对逆境的心理韧性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教授应对策略和心理调适技巧,帮助学生建立面对挑战和压力的心理韧性。这些技巧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用的心理工具,如正念和压力管理技巧。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技巧,能够更好地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有效地减少挫折感和压力。其次,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模拟面对逆境的场景。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提前准备和实践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方式,从而在实际遇到挑战时表现出更强的心理韧性。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情绪管理。通过学习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让学生学会有效地调整心态和情感,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心理韧性,还能促进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育人现状审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渠道作用不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思政育人的重要平台,在嵌入“课程思政”内容方面稍显不足,表现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亟待创新,课程资源配置上有待优化。部分高校对此类课程的投入较为有限,导致教学资源、专业讲师和辅导设施缺乏,无法提供充分的教学支持。教学资源挖掘不深刻限制了课程的深入发展和广泛推广。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在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在课程规划和教学安排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地位边缘化,部分学生存在“重专业课、轻公共课”的认识,从而影响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仍需改进。首先,缺乏多元化评价手段。教学考核方式主要为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考核内容多聚焦于理论知识,未能有效覆盖学生的情感理解、自我调节能力和人际互动技巧,不能全面甄别学生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真实理解和应用能力。其次,评价机制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考量。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及学习方式存在差异,但现有的评价体系往往采用统一标准,忽略了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也难以准确反映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最后,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导致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这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心理育人的工作载体缺乏融合创新

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在育人载体方面还有待优化和改进。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缺乏将思政理论具体化、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分离的教育模式未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潜力。[4]实践中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内容和目标有效结合,使两者形成有机整体、相互补充,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将抽象的思政理论具体化,贴合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感,还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四)心理育人教育主体间缺少合作联动

协同育人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好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教育主体间缺乏有效合作联动的困境制约着高校合力育人的效果。首先,高校各部门往往独立运作,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管理部门、教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充分,缺乏统一的协调和规划,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分散和重复。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深入的互动和沟通。教师因时间和精力有限,缺少对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的深入了解,不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最后,高校与家庭、社会等外部主体间的协作存在缺口,未能形成全面覆盖、多方參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需要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但目前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统筹协作还不到位,限制了教育内容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思政功能的路径

(一)紧扣“思政”元素,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的关键在于深化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这需要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为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指导,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观熏陶,做到润物细无声。第一,需要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修订,确保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要求相符合。这包括将国家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思政要素融入课程设计,使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达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双重目的。第二,应创新课程教学方法,采用更加多元和互动的教学模式。例如,引入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以增强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吸收能力。[5]第三,课程内容的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课堂内教育与课堂外教育两手抓,除了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还应引入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意义。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参与等,以实际行动体验和实践思政教育的理念。第四,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也是关键。应聘请具有心理健康和思政教育双重背景的教师,或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方面的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第五,建立持续的课程更新和反馈机制至关重要。要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学生、教师的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始终保持活力和时代相关性。

(二)构建心理育人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

课程标准能够为课程改革思政化提供重要理论基础[6],构建心理育人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需要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到评估标准的全面革新。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如何科学地评估学生心理的成长,并将这些评估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框架之中。课程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第一,对心理育人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设计。这意味着不仅要涵盖心理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融入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课程设计应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确保内容既科学又贴合学生实际。例如,可以结合学生的年级和专业背景,设计不同层次和针对性的课程,如入门级心理健康课程和高年级的高级心理应用课程。第二,发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这包括但不限于传统的笔试和作业,还应包括学生参与度、实践活动表现、小组讨论贡献、反思日志和案例分析等多方面的评估。这种多元评价机制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心理健康知识和思政理念领域的掌握程度。[7]第三,实施动态和个性化的教学反馈。通过定期的学生评估和反馈,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第四,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心理育人课程的成功实施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包括教务部、学生事务部、心理健康中心等。多部门协作发力,能够确保课程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体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三)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整合心理育人实践载体

人的心理过程总是体现在人的各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基于此,注重教学实践,创新整合心理育人实践载体,是提高心理育人效果的关键环节。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行”是学生内隐的精神活动和外显的实践活动的综合反馈,可以通过动态、参与式的学习体验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第一,创造课堂互动型教学环境。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原则,重塑课堂环境,使其更加开放和互动。如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参与课堂讨论,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或阅读材料预习,课堂上则专注于讨论和实践活动。第二,引入互动式学习工具。运用互动式学习工具,如模拟游戏、心理测试应用程序、互动式白板等,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这些工具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过程,同时提供即时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第三,推动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如社区心理健康宣传、校园心理健康日活动等。课外活动因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第四,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与校外的心理健康机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通过实习、观摩等,让学生在专业指导下应用所学知识参与创造与发展活动,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第五,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定期邀请心理健康专家举办工作坊和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有助于发展学生多种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技能。

(四)推进协同育人,建立“家校社”心理育人共同体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靠课程专业教师开展,难以实现育人目标,需要建立全员参与、全程落实的“家校社”心理育人共同体,着力构建多元协作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通过联合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力量,超越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覆盖学生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这样的系统能够确保学生在不同环境都能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指导。第一,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协调机构,机构的职责包括制订共同目标、规划活动、监督实施进度和评估效果。由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代表以及社区心理健康专家组成,各方就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实施策略进行讨论[8],打造教、学、研、创一体的育人体系。第二,需要在学校内部建立一个健全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不仅包括专职的心理咨询师,还应该有经过培训的教师和学生志愿者。这个团队将负责在校内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初步的心理咨询和引导,以及在必要时引导学生获取更专业的帮助。第三,与家庭的合作至关重要。学校定期举办家长教育活动,如讲座、研讨会或工作坊,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同时,通过家庭访谈、家长会等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环境,进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第四,社区的角色也不容忽视。学校可以与社区中心、卫生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些机构可以为学校提供专业的资源和支持,如专业心理健康讲座、社区服务机会等。同时,学生可以在这些机构中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社区意识。第五,促进“家校社”三方的持续互动是维持共同体运作的关键。可以通过定期的信息通讯、共享平台和社交媒体群组来保持沟通,确保信息的流通和反馈。此外,还可以举办联合活动,如心理健康节、公共健康项目等,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

五、结束语

在探索和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政功能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任务。通过加强思政元素、构建全面的教育体系、注重互动教学,并推动“家校社”的协同育人,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心理健康支持环境。这种全方位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有助于学生心理素养、思想素养和文化素养的齐发展,培养出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未来的实践中,持续的创新和优化将是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卓.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4):1-4.

[2]张典,宋金沛,陈珅,等.某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4(1):84-88.

[3]丁晓宇,杜萍,吕东方.中美大学生生命教育对比与启示[J/OL].中国医学伦理学,1-8[2024-03-04].

[4]许晶晶,师保国.循证实践框架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J/OL].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3[2024-03-04].

[5]张正垠.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6):101-106.

[6]梁瑛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化有效性評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学刊,2020(20):77-79,83.

[7]李媛.大学生合唱素养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31(12):1910-1915.

[8]张淑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就业与心理疏导研究:评《大学生心理疏导促就业》[J].领导科学,2023(6):149.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