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校里的光影流年

2024-04-18 07:55陈玥刘幸
留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学年运动会集体

文_陈玥 刘幸

大概每一个到访过日本的人都会感觉到,日本社会虽然高速运转,但一切都秩序井然。例如,东京的地铁站,即便人多到比肩接踵,排队的秩序也不会被打乱。这是因为日本人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同时注重细节。当然,所谓日本人如何,并不是说这里的人天然就如何,而是学校这种最强有力的教育机构的熏染,才让他们变成今天的样子。

笔者曾走访过一些日本的中小学校,在此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学校教育对日本小孩的塑造性有多强。

日本小学很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学校在一个学年中要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日语称为“行事”),往往在前一年就会定好,相应的日期也会定下来,不容随便改易。这些活动要求所有学生参加,是培养学生集体感的重要载体,而且提前一年就和他们打好了招呼。作为季风带上的岛国,日本的一年四季极为分明。每年的“行事”活动,几乎都是配合着季节流转而设定的。其中最典型的一点在于,日本的学校至今仍坚持从4 月份开始一个学年,而不是全世界更普遍采用的9 月开学。这是因为日本人坚定地认为,3 月末樱花开放的时候,才算是孩子们可以踏入校园的时候。

开学之后,学校首先会进行身体检测,看看孩子们过去一年高了多少、重了几斤;然后是春游,带学生到校外感受春天的气息。春游时,学校多选择有草坪的平坦地方,孩子们可以跑,可以跳,还可以团坐在一起享用便当。

而最激动人心的活动,是5 月或6 月开展的运动会—不仅学校的师生全员参加,学生父母以及社区里的很多成员也会参与其中。一次学校运动会,基本就是一个社区的小型嘉年华。日本的学校运动会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不强调个人竞赛,绝大多数是集体项目。例如,接力赛跑就是很有人气的一项。其实,小孩子里头也就偶尔有那么一两个跑得快的,一旦平均到接力队伍里去,就没有太大的差别了。所以,接力赛跑与其说要看哪支队伍跑得更快,不如说是鼓励所有的人都要参与其中,跑起来就好。更刺激的项目大概就是“骑马打仗”了。四个小朋友拼组成小马,托举起一个骑士。每个骑士都有自己的帽子,哪一组骑士能摘掉最多其他小组的帽子,哪一组就获胜。这个游戏既考验体力,也考验小组协调合作的能力。运动会的时候,小孩子们爽朗而喧闹的笑声会直贯云天。

运动会之后,天气一般就转暖了,游泳池的启动仪式随之开启。在日本,为了应对可能的水上危险,游泳是夏天的必修课(一般一周开设四节课)。启动仪式上,所有学生听从老师的教导,在泳池边上热身,然后一个个下水,前前后后连成一线,学习游泳的技术。一般来说,住在学校周围的居民,听着孩子们哗啦啦下水和嬉闹的声音,就会明白,夏天快要来了。日本学校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安排—游泳池在冬天封闭,在小半年的时间里往往会积上灰尘和垃圾,所以,在正式启用之前,会由学校里的孩子负责清洁。孩子们面对宽敞的游泳池,会分配好各自负责清扫的区域,然后双手推着长长的拖把,来来回回好些圈,才能把游泳池打扫干净。学校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们,想要享受夏天的玩水之乐,就得自己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快乐总是建立在辛劳的基础上的。

之后,就是伴随着蝉声的夏日长假。9月,秋季学期开始。这个时候,学校一般会组织地震避难训练。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避难训练并非儿戏,同时也兼具教育的功能。地震避难贯彻三个原则:首先是保护头部,其次是在摇晃的时候不要妄动,最后是尽快离开危险的地方。每个学校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在地震避难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会带领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学校、教室、操场,了解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哪里的玻璃最容易碎裂伤人、教室内什么地方可以作为短暂的容身之地、什么路径跑到操场是最快的、学校之外还有哪些公园可以作为避难所,等等。甚至,老师也会和学生们一起探索学校周边哪里能找到自动贩卖机,以备地震时候使用(日本的自动贩卖机在地震时候可以免费提供瓶装水)。地震避难训练,其实也是对学生生活能力的一种培养。

在此之后,学校一般还会有一场秋季的运动会和一次秋游。秋天的时候,登高望远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因此,秋游多以山丘为目的地,让孩子们到山里去拾捡落叶,亲眼看看草木的变化。学校也鼓励孩子们将落叶带回家,做成书签、插画等各式各样的小作品。

再往后,就是“学习发表会”了。这个过程一般是由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年级的学生集体完成的,要将自己在这个学年里学到的一些知识展示给家长们看,形式不拘,多是一些小型的音乐短剧,有时候也会展览一些孩子的美术作品等。这一般被认为是小学教师最费精力的一件事。老师要尽量想出一个有趣的剧本,把杂七杂八的知识融合进去,还要考虑到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台展示一番,即便配合音乐背背乘法口诀表也是可以的。毕竟,下面的观众其实就是家长们。日本的这类“学习发表会”,会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集体亮相,而不会特别突出几个孩子。学校希望让孩子们意识到,他们是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而不是个人人都要争着出风头的内部竞争团体。

“学习发表会”之后,就是大扫除,这颇有些为一个学年收尾的意思。日本绝大多数中小学的清洁工作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而没有外包给清洁公司。实际上,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日本很多服务都可以轻松地外包。但大扫除,始终是日本各个学校坚持的底线。学校希望让孩子们切实地感觉到,学校是自己的家,维护家的干净终究要靠自己。而且,只有通过踏实的劳动,他们才能体会到劳动成果的可贵。

日本这套一年间的“行事”运转已经非常成熟了,因此,早在前一年,学校就可以制定好通盘的计划,家长和孩子也会从很早之前就对运动会或者“学习发表会”一类的活动充满期待。对教师来说,每一年的什么时候要举办什么活动,提前多久需要准备哪些器材,需要在什么时间段安排孩子们彩排,都一清二楚。因此,组织活动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很少有临阵磨枪的情况。而对孩子们而言,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走完一整年的“行事”,实际上就是体验了一个完整的春夏秋冬。大家一起扫地,一起跑步,一起背歌词,一起捡落叶,很自然地就成为朋友,朋友和朋友走到一起,就组成了集体。而学校一年间的“行事”活动,无一例外都是为了加强集体的凝聚力而设计的。

日本人的集体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锻造出来的。他们之所以如此看重秩序,并能够在社会层面维系好这种秩序,实际上和他们在学校里的体验密切相关。从这个层面来说,理解日本的学校,是理解日本社会的最佳途径。

猜你喜欢
学年运动会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龟龟运动会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春季运动会
警犬集体过生日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