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体能 共话成长

2024-04-18 07:55策划北京市顺义区建北幼儿园
留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平衡木滚筒挑战

策划_北京市顺义区建北幼儿园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具有养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功能。北京市顺义区建北幼儿园坚持“五育并举,体育先行”理念,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能循环区游戏活动,探索游戏与体能完美结合的活动路径。

户外体能循环区活动的思、践、悟

文_李海霞

思:行政教研、教师教研,层层落实

由班子成员、教研组长、保健医组成行政教研组,定期开展行政教研,在深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确立体能循环游戏活动的总体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所空间及各种运动器材、大型玩具和游戏材料,对体能循环区进行了整体规划,初步形成跑跳区、平衡区、高空挑战区、钻爬区、投掷区、传统游戏区、休闲区等区域,锻炼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投掷等基本体育动作,让幼儿身体得到均衡发展。

践:反复实践、调整再实践,不断优化

通过“四环节”模式反复实践,优化户外体能循环区设置。环节一:教师体验区域游戏材料,确定指导关键点位及关键点位的指导要点;环节二: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调整材料难易程度,解决遇到的问题;环节三:平行班级相互交换场地进行游戏,根据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发展水平,研究材料投放和摆设,最大化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环节四:中大班幼儿共同开展户外体能循环区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游戏现场,再一次对材料进行投放调整,同时吸纳后勤人员或家长志愿者参与其中,增强指导力量,确保游戏活动的安全和有效。

悟:幼儿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师幼双赢

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体能循环区活动中愉快游戏,提高了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了体质,养成了坚强勇敢、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激发了运动潜能和智慧,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均获得了发展。他们学会了合作开展游戏、自主解决问题和纠纷、创造性使用游戏材料,在感受运动快乐的同时,身心也得以健康全面发展。

在创设和组织体能循环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理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最初的担心安全问题,畏手畏脚,不敢放手,到学会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视角出发,相信幼儿的能力,支持幼儿的探索。他们更加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规律,积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和材料,在和幼儿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发展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指导能力、随机教育能力、统筹规划和调整能力。教师将户外体能循环区游戏照片、视频发到家长群分享,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们也积极主动地为孩子们提供游戏材料,积极报名担任志愿者,参与户外体能循环游戏活动,协助老师指导幼儿游戏,保护幼儿安全。这是家园互通、家园共育的最好体现。

挖掘幼儿潜能 激发生命动力

文_刘佳

幼儿的生命动力源于内心深处未被完全唤醒的能量。在幼儿教育阶段,充分发掘孩子的潜能至关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启迪智慧、引导兴趣、培养习惯的重要责任。

从活动中找经验

每一次户外体能循环区活动结束后,幼儿都会有新增的经验。回到班后,教师可在过渡环节,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与分享,让他们说一说在本次循环活动中自己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听一听别人的想法,并将自己的经验与同伴分享,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教师结合幼儿探讨的内容,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活动做出调整和补充。

从个体中看整体

在户外体能活动中,幼儿会出现“不想玩了”“我累了”“没意思”“这个我完成不了”等情况,教师要根据个体表现去反思整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有时,从被忽视的一句话或幼儿的一个行为动作,可以预见活动即将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时刻注意,不能等到情况都发生了再去反思和调整。教师要学会从幼儿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去分析幼儿的动机和行为。只有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因材施教,寻找适合幼儿的方案。大班幼儿具有实践探索能力,面对他们,教师可以多提几个反问句,将问题抛给幼儿,鼓励幼儿自己去讨论、探索答案。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循序渐进地达到户外体能循环区活动的目的。

从鼓励中找动力

当发现幼儿因材料的挑战难度升级而止步不前时,教师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进行挑战,让幼儿切实感受到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成功的自豪感。当幼儿离开舒适区挑战全新路线时,最需要的是亲近的人给予的鼓励与赞赏。在幼儿出发前,教师可对幼儿说:“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顺利到达终点,我会在终点等着你,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户外体能循环区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在快乐的自主游戏中逐渐发展体能,为此,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摆放方法要及时更新,并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规律。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以与他们共同商讨材料种类的选择和摆放位置,将主动权交给幼儿,在此过程中发展幼儿合作探索的精神。在活动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幼儿的活动状态,了解其真实想法,进行语言沟通和行为指导,使孩子们在每次的循环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

激发自信走平衡大道

文_ 赵姗

在户外体能循环区活动中,当幼儿遇到挫折、困难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特点进行鼓励与指导,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确保游戏能顺利进行。

通过鼓励激发自信

平衡区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性,发展团结协作和竞争的意识,还能够培养幼儿勇敢的品质、主动参与并在活动中积极动脑的意识与能力。我们根据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结合园所场地的实际情况,创设出了不同难度的平衡区域。例如,我们在平衡区新增加了一宽一窄两块木板,架在难度系数最高的油桶上,材料摆放的位置也有所变化。当音乐响起,快乐的幼儿户外体育循环区游戏就开始了。大部分幼儿已经挑选出自己想挑战的路线开始进行闯关游戏,一位叫泽泽的小朋友却迟迟滞留在新材料自制平衡板上,上来下去,反反复复做这个动作。原来他在观察新材料,想尝试通关,又有点儿害怕。老师发现他这个行为后,给了他一个前进的手势。在老师的鼓励下,泽泽终于完成了这项活动。

教会技巧激发自信

循环游戏过后,老师又看到了泽泽的身影。他顺利地完成了第一关的挑战,跑向第三关的平衡木,在平衡木上张开双手,稳定身体。老师鼓励他说:“你可真厉害,刚走过崎岖的第一条路线,这么快就可以尝试最难的一条路线了。这回你可以大显身手,老师会在旁边保护你的。”他尝试着迈出一步,身体晃动着,又不敢往前走了。老师及时教给他技巧:“双手保持平衡,小脚的中心位置蹬住梯子,就能平稳地通过了。”泽泽眼神坚定了,小脚稳稳地踩着梯子,向前走了几步,最后一步稍微有点不稳,他立刻蹲下身体扶住梯子。老师对他伸出大拇指说:“你自己都能想出办法不让自己掉下去,很会保护自己嘛!”大班的小朋友也过来给他鼓掌,老师继续鼓励说:“泽泽你这个火车头需要继续前进喽!在老师心目中你永远是火车头,火车休息够了要正常行驶的。”这时泽泽慢慢站起了身体,向前移动着,最后成功通过最难的一道关。他高兴地比了个“耶”,得意地跑到其他区域,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闯关经历。

温暖陪伴 鼓励前行

文_冯丽娜

教师的鼓励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提高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语言鼓励

每周的户外体能循环的时间到了,今天是可以挑战钻爬网的第一天,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往那边走去。我们班的琪媛乖巧地跟着同学们。我观察到她的表情,看出了她的害怕,便对她说:“琪媛加油,你可以的。”琪媛明白了我的意思,小心翼翼地一只脚跨上了钻爬网,却始终不敢再往上爬。我对她说:“我相信我们的小琪媛会勇敢地战胜自己,到达终点后老师会授予你一个小勇士勋章。”积极的语言鼓励会让孩子的内心获得力量,但琪媛没有顺利通过,第一次尝试失败。

注意安全

当琪媛准备再次挑战时,我站到了她的身边。她开始一步一步地向上爬,中途突然脚踩空了,我立刻把住了她的胳膊。这种无形的安全感激发她继续用劲向前爬,终于爬到网的最高处,赢得了阶段性的小胜利。我激动地伸出双手做出一个大大的拥抱动作,琪媛也小心地坐在网子上开心鼓掌,但她最终还是顺着原路慢慢退了下来。我能明显感受到孩子的害怕,所以并没有强迫她,第二次尝试失败。

同伴引领

琪媛再一次来到了网子前,这次比前两次做得都好,前面进行得非常顺利,但在翻越横杆时,她又开始犹豫了。我悄悄叫来了两名同学,在琪媛的前面上网,给她示范一下怎样爬过网。琪媛看着他们两个人快速爬了过去,开始跃跃欲试。这时,两个伙伴转过头对琪媛说:“琪媛,你也可以的,你试试看!我们在终点等着你。”旁边的同伴也给出了鼓励:“琪媛,我们和老师都在下面保护你。”琪媛不再害怕,慢慢地抬起脚,最终成功爬过了网子。同伴们欢呼着:“真棒,真棒!”老师给了琪媛一个大大的拥抱,授予琪媛“战胜自我,爬网无敌”小勇士称号。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自信的光芒。

在户外体能循环活动时,部分幼儿可能由于克服不了心中的恐惧而不敢尝试。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一个舒适宽松的环境,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和行为,有可能你一个肯定的眼神,孩子就会突破自己,完成挑战。当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时,不妨尝试一下同伴间的支持和鼓励,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筒”趣无穷,“滚”出精彩

文_刘迪

在户外体能循环区活动中,教师要用眼睛捕捉教育契机,把游戏真正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运动中自主探索,在不断的挑战中,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初识滚筒,大胆设想,亲身体验,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面对滚筒(废旧油桶)这个新活动器材,孩子们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初识滚筒,我们玩什么?怎么玩?”的讨论,鼓励幼儿在户外体能循环时大胆尝试滚筒玩法。在孩子们与滚筒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滚筒上不去”“滚筒站不稳就会掉下来”等,这时,我用问题启发孩子动脑思考:“那我们怎么能站上去不掉下来呢?”户外体能循环区活动结束后,我带领幼儿回班思考,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问题,尝试解决滚筒游戏的难点。

深入探索,多元支持,引导幼儿探寻滚筒行走的路径

一是画语表征,同伴互助,自主解决问题。我请当天玩滚筒的幼儿用画语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滚筒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幼儿梳理困惑,同时引导其他幼儿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规避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孩子们脑洞大开,充分体现出乐于想象和合作互助的品质。教师要慢下来,充分相信幼儿,给幼儿提供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二是实践验证,玩转油桶,“滚”出精彩。户外体能的时间到了,翰翰紧张地站上滚筒,倒着小碎步,又从滚筒上跳了下来。我问他:“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翰翰说:“老师,我可不可以拿几个轮胎过来,把滚筒先围一下,我在上面慢慢走,这样速度可以慢下来。”我欣喜地说道:“当然可以了,快去试试吧。”我不断鼓励他,最终他克服了恐惧,能站在滚筒上慢慢向前行走了。

在户外体能游戏中,孩子们是活动的发起人,他们有计划地参与游戏,探索游戏材料玩法,反思游戏过程,调整游戏行为。在自由自主的游戏环境中,幼儿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教师要支持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寻找辅材,探索器材的多种玩法,丰富游戏性,体验创新游戏的乐趣。

挑战平衡木,培养自信心

文_杨昭君

勇于挑战—充满魅力的平衡木

在户外体能循环活动中,孩子们对平衡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但我一直有一个比较担心的地方,那就是幼儿的平衡性,若身体稍有不稳,很容易从平衡木上摔下来。因此,在此环节,我会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有两个小朋友的行为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上平衡木的是之音,后面排队等候的是程程。只见之音表情轻松,每一步都走得很稳,没有丝毫的晃动与不协调。可见她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性都非常好,我在心里默默为她点赞。接下来轮到了程程,这个小朋友以前多次参加平衡木活动,每次表现都不太理想,身体协调能力有待提高。只见他的身体左摇右晃,不由自主地偏向一侧,接着就从平衡木上跳了下来。幸好旁边有老师保护,他安全落地,没有摔倒受伤。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决定继续挑战平衡木。这一次,他的步伐虽然有些迟缓,一脚踏出半晌,不敢再抬另外一只脚,身体重心不稳,还是有明显的晃动,但最终还是坚持走完了平衡木,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因材施教—尊重幼儿的差异性

孩子们对于平衡木的掌握情况略有不同,就以上两名幼儿而言,很明显地表现出了差异。通过此次观察,我清晰地了解到班级幼儿参与平衡木活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梳理并总结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不足,为今后组织开展此类活动提供了参考和方向,如:可以让之音多参加平衡木活动,在活动中,她可以与其他幼儿交流,传授自己成功的经验,不仅起到示范作用,还能锻炼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她乐于奉献的精神;对于程程来讲,教师应多给予鼓励与引导,使其能够找到优化自身的方法,逐步熟练动作要领,从而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自信。

总之,对于不同身体条件和天赋的孩子,老师们要有包容心,在活动中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并寻找适宜幼儿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幼儿锻炼好身体,实现身心协调、全面发展的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兴趣,提升幼儿参与度

文_张静

创设宽松游戏环境,激发幼儿运动兴趣

我们通过开展“好玩的户外体能循环区”主题活动,根据幼儿园场地规划出跳跃区、地面挑战区、钻爬区、高空挑战区、平衡区、花样油桶区等区域。幼儿自主探索各种器材的玩法、功能,并根据玩法、功能创设不同难度的游戏路线。孩子们每天分工合作,取摆运动器材,自主创设游戏情境。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游戏者参与幼儿游戏情境的创设,帮助幼儿协调各种材料、物资,支持幼儿用不同器材进行组合、拆分,设置游戏路线。幼儿在宽松、自主、和谐的环境中,成为游戏的发起者、创设者、参与者,真正激发参与户外体能循环区游戏的兴趣。

提供多种活动材料,支持幼儿自主创新

户外体能循环区游戏活动中,幼儿喜欢自由地对游戏材料进行探索、观察和试验,尝试更多的玩法。教师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思考:“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想的办法越多越好”“除了这样玩,还可以怎样玩”等,在活动中给孩子充分的自主和自由。例如,户外体能循环活动中,孩子们对玩花样油桶很感兴趣,我就启发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有的幼儿把油桶当作小汽车,滚动“汽车”向前开、往后开、转弯、倒车,还想出了加油、修车等玩法。这个过程,促进了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丰富了幼儿的学习经验,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运用有效指导策略,帮助幼儿体验成功

在户外体能循环区游戏活动中,我们观察到,幼儿在遇到问题时愿意与同伴交流,和教师共同挑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可以锻炼幼儿持之以恒的精神,养成不怕困难、主动思考的品质。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要认可每个孩子,运用语言鼓励策略、眼神行动支持策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幼儿的兴趣度和参与度;在教授和讲解过程中多使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相互学习,运用榜样示范策略帮助幼儿学习跨跳技能,进行不同宽度、高度的跨跳挑战,获得成功体验;运用思维引领策略、安全陪伴策略帮助幼儿克服心中的恐惧,进行高空挑战游戏。教师还要做好一名旁观者,当幼儿出现困惑时,不要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加入活动中,与孩子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动脑思考、动手实践,从中获得了自信,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平衡木滚筒挑战
我们成功了
摇晃的平衡木
复合剪刃滚筒飞剪开发应用
汉字诗:旦
艺术“疯狂”客戴志康:从个人情怀与商业利益的平衡木上跌落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滚筒截割轨迹规划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除铁器皮带滚筒调偏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