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动物”主题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
——以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的教学为例

2024-04-19 08:07广东深圳市福田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518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7期
关键词:动物园跨学科儿歌

广东深圳市福田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518000) 田 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让学生从室内走向室外,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能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围绕“爱动物”这一主题,结合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和教科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课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一、确定活动主题,明确统整学科

一年级的学生对生活充满好奇心,都喜欢小动物,愿意近距离观察小动物。春夏季节是动物活动频繁的季节,也是观察、研究动物的好时机。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跨学科学习以语文和科学为主,两门学科的学习紧紧围绕“爱动物”这一主题展开。本次教学活动将室内和室外相结合,室内活动在学校教室完成,室外活动在动物园完成。在这过程中,充分利用动物园、家长义工等各种资源,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以任务为导向,开展跨学科统整教学。“爱动物”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动物的相关知识,学会观察小动物,了解不同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

2.学会给动物分类,知道动物原来生活的地点主要分布在世界的哪些地方。

3.明白人和动物的关系,认识到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知道如何与身边的小动物相处、如何保护身边的小动物。

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的情况,我们选择贴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的方面——“了解动物相关知识”作为本次研究的切入点。

语文学科以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一课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了解部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情感。教学时,我们融入教科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课的内容,让学生观察小动物。已有研究表明,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都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细致的观察与体验活动能加深学生对动物生长变化、生存环境、食物需求等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能培养学生亲近和喜爱动物的情感。本次教学活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内上课地点以教室为主,课外观察地点以动物园为主。这样将课内课外相结合,将语文和科学学科相融合,引导学生开展一次“走进动物世界”的学习活动。

为了更好地完成“爱动物”这一主题的教学,根据学科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两门学科分别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安排(见表1)。

表1 语文、科学学科统整教学设计

二、确定活动场所,进行活动安排

(一)活动场所的选择

为了凸显“爱动物”的主题,让学生能近距离观察动物,本次学习地点确定为深圳野生动物园。深圳野生动物园有超过300 种动物,常见的动物有华南虎、金丝猴、东北虎等,还有珍稀的大熊猫。园内动物品种多,方便学生进行观察。

(二)活动流程的安排

1.门票预订

班级派一名家长提前订购全班学生及10 名家长的门票,10 名家长负责活动当天的安全工作。参观动物园之前,先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学生最喜欢的10 种动物进行重点观察。家长义工提前联系动物园,确定好游览路线。参观动物园当天,语文教师和科学教师都到场,家长义工根据游览路线提前去踩点。

2.活动准备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语文教师可以提前整理好要观察的动物的名字,并在语文课上教学生认读。科学教师可以提前整理好要观察动物的照片,在科学课上带学生认识这些动物,并教会学生观察动物的方法。

3.活动当天

活动当天,全班学生穿校服在动物园门口排队,由科学教师和语文教师带队进园。科学教师在队伍前面,语文教师在队伍后面,确保学生都跟上队伍。5 名家长在大队伍前面,5 名家长跟在大队伍后面,时刻关注学生动向,确保学生安全。

三、学科统整教学,助力学生成长

语文和科学学科围绕“爱动物”的活动主题,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开展统整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每一项学习任务,教师将各学科所要达成的目标融入任务单中,每项任务都设置评价标准,让学生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一)语文课堂教学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同时,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插图,展现了小动物日常活动的画面。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这篇课文的每一句话都是采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形式。因此,教师要先进行字音教学,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可以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拍手读等,让学生读通读顺这首儿歌。接着,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理解“展翅飞”“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等词语的意思。学习“蝴蝶花间捉迷藏”这一句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做做动作,并想象自己就像蝴蝶一样在花间飞来飞去玩捉迷藏。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单如下(见表2)。

表2 语文学习任务单

(二)科学课堂教学

科学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科学课本第23、第24页的大图,说说自己是否了解这些动物;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它的毛是什么颜色、眼睛是什么颜色、平时喜欢吃什么等;最后,出示几种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说动物名字”的活动,比一比谁认识的动物最多。

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小动物,如将小白兔带来教室,让全班学生观察。首先,让学生了解小兔子的外形特征:耳朵长长的;眼睛圆圆的、红红的;它的毛是白色的,摸起来软软的;它有4 只脚,尾巴短短的。接着,让学生了解兔子的生活习性。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蔬菜、水果等,让学生喂小兔子吃。学生会发现小兔子喜欢吃胡萝卜、大白菜、生菜、苜蓿草等。本次学习任务单如下(见表3)。

表3 科学学习任务单

(三)动物园实地观察

这一环节的任务是“寻找我喜欢的动物”,要求学生查一查、记一记至少3 种动物的名称,看一看、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动物。这一任务主要由科学教师负责。

在“寻找我喜欢的动物”这一环节,科学教师结合《我们知道的动物》一课中关于“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的内容,在动物园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4 人一个小组,一个学生给动物拍照,一个学生记录动物的名称,一个学生用心听科学教师的讲解并简单记录要点,一个学生负责最后的资料整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家长义工要及时帮忙,并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科学教师还应准备好小红花,给积极合作的学生以奖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入动物园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距离观察动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饮食习惯、生活习性等。这一环节的学习任务单如下(见表4)。

表4 “寻找我喜欢的动物”学习任务单

(四)编写动物儿歌

这一环节的任务是“我自己的动物儿歌”,要求学生为动物写儿歌。观察完动物后,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在动物园的草坪上席地而坐,交流自己看到的动物,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动物特征。首先,引导学生用“我看到____”“我发现____”这样的句式来说话;接着,让学生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来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动物。如果学生表达有困难,教师可发放课文纸,让学生再读一读课文;教师还可以先自己创编儿歌进行示范,如“熊猫竹林捉迷藏,金鱼水里游得欢”等,再鼓励学生尝试编儿歌。家长义工在旁边记录下学生所创编的儿歌,并整理成儿歌集,发布在班级的公众号上。

在这一环节,学生先交流自己看到的动物特征,再进行儿歌创编。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的学习任务单如下(见表5)。

表5 “我自己的动物儿歌”学习任务单

以“爱动物”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得以从室内走向户外,进入动物园进行深度观察和学习。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完成真实的任务,使学习真实发生。语文和科学的跨学科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探索知识。

猜你喜欢
动物园跨学科儿歌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住在动物园里的“闪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摆摊后,一个喷嚏两个亿
你的新年flag是什么?
睡觉儿歌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我家的动物园
儿歌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