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和习作教学中有效使用数字资源的策略研究
——以“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平台为例

2024-04-19 08:08广西玉林北流市马岭小学537400陈宏坤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7期
关键词:投屏课件习作

广西玉林北流市马岭小学(537400) 陈宏坤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离不开数字资源。小到一份文件的编辑、一份课件的制作,大到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都与数字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中指出:“教师要关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等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而阅读和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难关。那么,教师如何借助数字资源以更好地为阅读和习作教学服务呢?下面,我以“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平台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利用教材资源,解决读写难题

(一)活用朗读音频,解决范读难题

“八桂教学通”平台的电子教材内容完整、图片清晰,每篇课文配有对应的朗读音频,朗读发音规范、标准,且可以分段播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学习重点段落,解决范读的难题。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一课为例,第4 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课后练习第1 题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 自然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细致品鉴。除了亲自范读,教师还可以播放平台配备的朗读音频,使学生在倾听中体会段落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比自己的朗读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目标要求。

(二)巧用图片视频,解决仿写难题

仍以《观潮》一课为例,课文第4 自然段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潮水来时的壮观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赏析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的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一边聆听音频,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想象潮水来时的壮观场面。教师再播放潮水来时的视频,使学生直观感受钱塘江大潮给人们带来的震撼。最后,教师让学生仿照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写这个场面。这样,先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学生才能有感而发,写出来的文字也才能有血有肉、打动人心。

二、利用课程资源,创设学习情境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符合当下教育教学的要求。语文新课标指出:“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师可以从课始、课中、课末三个环节进行设计。

对小学生而言,阅读和习作学习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依循语文新课标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呢?

(一)课始利用“辨别真伪”,创设导入情境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课堂教学艺术不是传授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是激发、启迪和活跃。”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可以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设计“辨别真伪”这一课前游戏。教师先点击“课堂活动”这一图标进入相关界面,在上方填写游戏名称,再填写正确的内容,然后再填写干扰项,即错误的答案,最后预览游戏。教学前,学生经历了预习环节,对所学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游戏,不仅能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还能借助这一新颖的形式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课中利用“知识配对”,创设检查情境

教师还可以在“八桂教学通”平台上设计“知识配对”游戏,以便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先打开已有的课件或者新建课件,选择编辑模式;再点击“课堂活动”图标;然后选择“知识配对”,并点击右下角“应用”,在左右两边输入对应的配对内容;最后,全部内容填写完毕后,再点击右下角的“预览游戏”进行预览。如我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第二课时的时候,就设计了以下配对游戏(见图1)。

图1 《坐井观天》课中“知识配对”游戏图

从图1 可以看出,右边选项的顺序是打乱的,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配对。这样的游戏难度低,又有一定的竞争性,符合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有效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游戏难度较低,学生只要认真听课,都能进行正确配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更有动力。

(三)课末利用“选词填空”,创设总结情境

由于缺乏抽象思维,学生很难通过概括、归纳、总结等思维活动内化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通过支架搭建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上的“选词填空”游戏创设总结情境,教师先在打开的课件中点击“课堂活动”的图标;再点击左边的“选词填空”;然后选择自己想要的风格,选好风格后,点击右下角的“应用”,输入题目,并填写正确答案;最后,全部设置好后,点击右下角的“完成”即可。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指定某个学生完成这个游戏,再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由于“选词填空”游戏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的,操作比较简单,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第二课时的小结环节中,学生就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热情非常高。教师在小结环节中设置“选词填空”的游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在整节阅读课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有效内化所学知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深入的兴趣。

三、利用投屏功能,展“优”纠“错”

“八桂教学通”平台的投屏功能,既可以在授课模式下使用,又可以在数字教材页面使用。在数字教材页面使用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先打开数字教材,停在要投屏的页面;再点击右边的“更多”功能键,打开后点击最下面的“投屏”功能键;然后用下载有“八桂教学通”APP 的手机扫一下电脑上的二维码,在手机上登录账号后,点击“移动授课”;最后,在手机上点击“扫一扫”,扫一下电脑上的二维码即可。授课模式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数字教材页面相仿。

借助投屏功能,不仅可以增加阅读和习作教学的直观性,还能及时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纠正学生的错误等,有助于学生快速接收教学信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如我在执教《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分享课时,利用投屏功能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路线图投放到大屏幕上,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路线,从而形成对《西游记》一书的整体感知,强化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

(二)确保信息传递的即时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品析作品中的精彩句段。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投屏功能,根据教学需要点击页面底部的放大、缩小按钮,引导学生进行品析。除此之外,我还在巡视过程中及时拍下好的内容,投屏分享给学生。由此可见,投屏功能的使用,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及时的展示,实现阅读教学与数字资源的有机融合。

在习作教学中,特别是在习作讲评课上,教师对优秀的习作进行投屏展示,能够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促使其他学生学习其中运用的写作方法和精彩句段;也可以对写得不太好的习作进行投屏展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合力修改完善习作。投屏之后,学生不用离开自己的座位就能与其他学生进行良好互动,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教师还可以使用直播功能,分享每个学生的成果,节省学生走上讲台、操作投影仪的时间,且移动式的直播分享,操作起来更方便、高效。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其他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会更加顺畅。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教学资源及时进行投屏。如我在执教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一课时,把从网上搜集到的视频直接投放到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观看学习。这样不仅非常方便、快捷地把教学资源分享给每一个学生,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师开发更加开放、灵活的语文课程资源提供了较好的途径和有效的方式。

四、利用计时功能,提升效率

(一)助力良好时间观念的养成

小组讨论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节语文课的时间是四十分钟,比较有限。因此,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确定小组讨论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授课模式下进入小组讨论环节的页面,点击页面底部的“工具”,打开后点击“计时”,选择“倒计时”,对时间进行加减设置即可。时间的设定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要在固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快速运转思维,这样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帮助学生逐步养成专注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我在执教《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分享课时,给小组讨论环节设置了两分半钟的时间。由于在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学生都能精准把控时间,利用短短两分半钟时间完成小组讨论任务。由此可见,“八桂教学通”平台自带的计时功能,不但可以很好地控制课堂的整体节奏与时间,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导入相关视频,攻克“两难”

语文新课标指出:“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整合多种媒介的学习内容,提供多层面、多角度的阅读、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师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多元互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工具,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我一直秉持着写作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的理念。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我往往会先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与习作主题相关的事物,再进行创作。在制作课件时,如果习作主题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我就会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在课件中插入相关视频,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习作主题,产生创作的欲望,进而创作出情真意切、打动人心的习作。那么,教师如何利用平台将相关视频导入课件中呢?

教师可以先使课件处于编辑状态;再点击上方的“资源”图标,如果之前没有上传视频,就点击“上传资源”,在打开的对话框内,点击“浏览”图标来选择视频,选择资源的格式为“视频”,资源类别为“教学视频”,在是否同意分享一栏点击“同意”;最后再点击“确定”,想插入哪张幻灯片,就点开哪张,并点击右上角“我的”,打开后双击视频,就能顺利将视频插入到幻灯片中了。

综上所述,阅读和习作教学与数字资源的融合是一个极具深度的问题,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地使数字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尽其所能地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努力成为一个功力深厚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投屏课件习作
围 观
新式投屏雷鸟科技带来多人开黑体验
无线投屏Windows 10 隐藏的实用功能
用安卓手机投屏到PC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习作展示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