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4-04-21 19:06杨丽丽卢小芬罗卫云
旅游纵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广西

杨丽丽 卢小芬 罗卫云

(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崇左 532200)

引言

2012 年,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展开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试点工作,随后在政府的主导下逐渐向全国推广。近年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需求势头强劲。即便在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中小学研学旅行业务在旅游业遭遇寒冬期间仍逆势上涨。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广西在中小学研学旅行中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发展背景

(一)中央出台政策,制定规范

2013 年2 月,《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各地应“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并将活动纳入中小学生的日常教育范畴[1]。2016 年11 月底,教育部等11 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第一次比较完善地构建了研学旅行的总体制度框架[2]。同年,《研学旅行服务规范》颁布实施,对研学旅行的安全性问题、服务流程进行了有效地规范。2017 年9 月,教育部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要将研学旅行纳入教育学分系统。

(二)地方政府推进,加强建设

广西人民政府于2015 年颁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提升研学旅行水平”,分别建立小学、初中、高中等相应阶段的研学旅行体系,为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指引发展方向。2019 年4 月,《自治区教育厅等12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对研学旅行的组织管理进行了规范,明确要求中小学研学旅行要纳入学校教育计划,提出要加强研学旅行体系的建设、完善研学经费的筹措机制和建立研学安全责任体系,极大地推进了广西研学实践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三)地方制定标准,打造载体

2020 年6 月,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学会成立,成为广西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各方整合运营的重要服务载体。2023 年年初,广西创立的第一个研学旅行品牌“力行学堂”,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和各类资源的有机整合。2023年11月,首届广西研学旅行大会在南宁成功召开,同年《广西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广西研学旅行精品线路评审标准》和《广西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评审标准》等编制并发行,对广西的研学旅行现状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梳理。

二、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发展现状

(一)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的发展现状

广西区教育厅公布第一批至第五批自治区级以上基(营)地共计311 个,其中国家级基地18 个,主要集中在南宁、桂林和崇左三个城市,桂林市和玉林市分别拥有一个国家级营地;自治区级基地有275 个,45%以上集中在南宁和桂林两市,自治区级营地16 个,桂林和河池两市相对较多[3]。研究数据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官网: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广西第五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的公示[4]。

表1 广西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统计表(自治区级以上)

2023 年《广西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显示,广西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有73%都是属于旅游景区和文博场馆类,学校等其他类型的基(营)地较少,种类不够丰富[5]。

(二)广西研学旅行人才储备现状

目前,研学旅行行业发展较好的地域主要为北京、上海、福建等为数不多的省市,主要研学旅行人才多由旅游行业、户外拓展机构成员构成,其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广西研学旅行人才的培养开展较晚,仅有三所高职院校开设有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当前行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三)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现状

自2019年广西出台《自治区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后,各地致力于本土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目前已推出55条精品研学旅行线路,协调各个行业组织和社会机构为中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研学旅行服务环境,内容涵盖红色教育、科技教育、农业体验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研学需求。

教育部2023 年7 月5 日发布的《2022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广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生752.05 万人,参与主体市场基数大,研学市场巨大[6]。以南宁市为例,2023 年上半年,南宁市各研学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接待约研学人数接近5 万人次,其中青秀山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接待1.7 万人次,美丽南方劳动实践研学基地接待1.6万人次,第一批自治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古岳文化艺术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接待3 000人次。

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现状良好,政策支持力度大,研学基地建设逐步完善,活动形式多样,师资力量不断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提高专业人员水平、加强基地区域分布的推广和普及等。

三、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

广西关于发展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相关配套政策出台延迟,如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是2016 年出台的,广西正式发文推进该项工作却是2019年。

按照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自治区在政府层面成立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也明确指出涉及该项工作的各相关部门要共同推进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但没有明确政府各部门在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使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多个环节存在监管漏洞[7]。

(二)学校层面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主体是青少年,活动的开展关系到学生、教师、学校、研学机构,也关系着学生安全、学生课业、教师备课、教务调课等多方面的问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学校主办方功能缺失,直接将研学旅行管理委托给校外机构,未能很好地参与研学旅行产品设计,直接采用机构的方案,整体活动缺乏教育意义。

研学旅行的随队教师因自身在校内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对研学旅行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校外研学的过程中,师生面临着比校内更加复杂的环境,潜在危险和突发情况增多,这对随队的研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行业层面

按照国家出台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要求,中小学研学旅行应该由依法注册、具有相关资质,且“连续三年内无重大质量投诉、不良诚信记录、经济纠纷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旅行社来承办,并对相关资质作了规定[8]。广西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只提出学校如果采取委托开展研学旅行,应与委托企业或机构合作,并没有明确要求必须由专业的旅行社来承办,从业门槛偏低,专业能力良莠不齐。

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如喀斯特地貌、海滨风光、红色文化等,但资源并未被充分利用,55 条精品路线远远满足不了多样化研学旅行的需要,针对性产品开发不够深入、质量不高,有待进一步完善。研学旅行是注重研和学共同推进、需要结合教育内容开展研学活动,基(营)地研学旅行课程设置不合理,“重旅轻学”“只旅不学”的现象严重。

四、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发展的建议

(一)制订明确方案,划清主体责任

在政府层面,相关部门要对研学旅行施行更加合理、规范的管理方式、方法,如优化相关条例在研学旅行中的使用,增加或补充与研学相关的条例、标准等,以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在其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制定“研学旅行指导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定期培养规划,规范资质的获取途径。政府方面还需要补足研学人才短缺、研学基础设施不足、行业企业经验不足、资金障碍等延伸产生的问题。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研学水平

学校在知识传授上比校外机构更具有专业性,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于主导地位。教育主管部门应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学校的强化和宣传,将研学旅行标准、人才培养标准与研学活动所需知识紧密结合。如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和培训,增加随队老师对研学和旅游相关知识的认识,及时地掌握最新资讯,提高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充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加深学生研学体验,建立健全研学体系。

(三)加强研学企业监督和培训,增加研学产品供应

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行业监管力度,引导研学旅行企业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研学企业要针对中小学目标群体,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加强基(营)地建设和课程研发,提供富有特色、多层次的研学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年龄青少年的需要,集中各方资源升级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水平,增加研学旅行服务的附加值。

五、结语

综上,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行业趋势向好,但起步相对较晚,人才储备不足、从业人员质量不高、行业考评标准未统一、政策法规未健全,未来应快速推进研学旅行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和普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持续致力于“文旅+教育”深度融合发展,在推进广西的文旅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也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提升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广西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夏日旅行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