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4-04-22 12:28张一骁
云南教育·视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砚山县资助优质

张一骁

2010年,砚山县“两基”顺利通过国检;2016年,砚山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当前,砚山县正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每一座里程碑都标记着砚山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砚山县各级党委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针,更是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理念和方略在县域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紧跟发展步伐“向前看”

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最核心内容,回应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期盼,砚山教育蓝图正一步步绘就。

2023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山州委、州政府提出“教育兴州”战略,同“工业兴州”双轮驱动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在上下一心的探索和推动中,砚山县党委、政府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坚持全县工作“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全县之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后出台《砚山县贯彻落实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二十二条措施》《砚山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砚山县人民政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任务派单》等制度措施,落实“一校一策”和“双派单制”,推进“校校清”“项项清”,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作为文山州第一家申报创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县(市),砚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配合,奠定实现优质均衡的历史自信与必胜决心。

保障民生福祉“向心去”

“您是高忠登的父亲吧?我们来接您的孩子回家上学。”这是一场跨越2200公里的劝返之旅,砚山县教育体育局相关领导和阿猛中学老师一行来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博陆镇,找到了辍学儿童高忠登父母务工的工厂,接高忠登回归校园。

砚山的教育史也书写下了关于“一个都不能少”的奇迹。通过努力,砚山县辍学生为零,长期存在的学生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2022年,砚山县盘龙乡盘龙中学校长金成跃在国旗下,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励志课”和“感恩课”。“大家算算,你们读一年书,国家在助学上给我们投入多少钱?”“仅营养餐,一人一天补助5元,一年就是1000元。此外还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助学金等,要投入多少?”这绝对是一个大数目。

在砚山,“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绝不是一句空话,现已形成“奖、贷、助、免、补”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资助体系,为实现贫困学生资助精准有效帮扶提供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培养范式。三年间共资助各学段贫困家庭和困难学生等3.22万余人,发放资金16555.48万余元。

“不算不知道,算下来真是天文数字,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我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厚望。”五年级学生杨林说道。可以看出,他对国家的补助资助有了深刻印象并心存感激。

砚山县逐步建成了系统的学生资助体系,学生资助项目更全、资助力度更大、资助标准更高、资助范围更广,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

什么是优质均衡?优质均衡是基本均衡的迭代升级,要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上好学”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补齐农村和民族地区教育短板,切实兜住底线、抬高底部,不搞削峰填谷。

为统筹解决“城镇挤、农村弱”问题,砚山县着力补齐硬件设施短板,仅2023年就实施項目22个,总投资3.28亿元,建设面积13.7万平方米,新建学校2所、教育单体项目16个和运动场4个。

随着城镇化推进加快,城区学校“一位难求”问题凸显,人民群众不乏抱怨。为化解大校额、大班额的学位供需矛盾,党委政府“真金白银”投入,千方百计扩大城乡学位供给,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000个、义务教育学位6465个、高中教育学位3000个,实现适龄子女在家门口“有学上”,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入好学。

为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砚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以特教为主,以送教上门为支撑”的多元化送教模式,打通残疾儿童少年求学的“最后一米”。

砚山县提出,到2024年,教育供给总量要进一步扩大,供给结构要进一步优化,均等化水平要明显提高,优质均衡的教育服务体系要基本建立,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如期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向育人”

近年来,许多学生家长想给孩子提高学科成绩,向培训机构陆续缴纳了万元不等的补课费,结果孩子的分数仍然在及格线徘徊甚至低于及格线。

“双减”政策实施后,砚山县抓好政策的落实落地。2021年,砚山县原12个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取消。与此同时,校内服务有效提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比例较“双减”前大幅提升,基本实现课后服务每周5天、每天2小时全覆盖。一“增”一“减”,换来的是学生阳光自信、豁达开朗的笑脸。

与此同时,更多改革创新举措在砚山落地开花。

“教师交流轮岗”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砚山县扎实开展“县管校聘”工作,从缩小区域内校际差距的实际需要出发,推进全县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近三年间,6000余名教师参加“县管校聘”改革,300余名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

“集团化办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砚山县成立县幼教集团、县一小教育集团和一中教育集团,把各学校紧紧“捏”在一起,实现文化共融、管理共通、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和发展共进。2023年,文山州举行的全州小学7个学校课堂教学竞赛中,通过教育集团各学科中心组精心指导,砚山县取得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的好成绩,一次次成为全州的“显眼包”。

一批批优质资源的建立提升办学条件。维摩乡岔路口小学在短短两年间就实现完美“蜕变”,一个乡镇小学拥有全县最好的图书馆。砚山县228所“绿美校园”并不仅仅是数字,而是全县提升办学条件的一个缩影。

特色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砚山县民族中学在14年间,陆续开发社团拓展课程52门,先后引入壮族“棒棒灯”、彝族“顶灯跳弦”、彝族刺绣、江那窑上土陶制作等5个非遗课程,邀请王陆芬等非遗文化传承人到校授课。现在,该校拥有3个省级特色工作室,家乡优秀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稼依镇补左小学同样精彩,壮族的“丢绣球”“编花篮”活动正在有序开展。

“暖心保障”让学生感受党和国家温暖。新民小学校内露天游泳池,教练员正在教孩子游泳技能。“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变成现实。”该校教师话语间满是自豪。仅用40天,便在11个乡镇建起了露天游泳池,疏堵结合提升学生自救自护能力。不仅如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希望澡堂”建设全覆盖,5.84万山区寄宿制学生顺利洗上热水澡。“少年儿童之家”如雨后春笋般在七乡大地建立,11.56万名学生校外安全得到全面守护。

“三名工程”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砚山县以名师、名校和名校长“三名”工程为抓手,三年间全县新培育教育部领航名师工作室成员1人,入选兴滇英才支持计划3人,省级名师工作坊2个、美术特色工作坊6个、教学名师2人,州级学科带头人100人、骨干教师200人、“七乡教学名师”50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距离全面构建“新任、骨干、学科带头、专家型”教师培养体系的目标又更近了一步。

在砚山县教育的版图上,奋斗已成为主旋律,探索经验不断涌现,积累成迈向优质均衡的阶梯。

铆足发展动力“向未来”

如今,信息技术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校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深度融入日常教学、教研、管理等诸多方面。

2023年10月,一批新型86寸LED交互式教学一体机从广州运往砚山县,八嘎乡八嘎小学就是受益者之一。“新的教学一体机更加智能化,比如数学的求体积教学,现在能很直观地让学生理解过来。”该校五年级(3)班数学教师陆林川很激動。数字化教育带来的成果显而易见。

听,砚山县第二小学音乐教室里歌声荡漾,五年级学生正通过互动课堂上音乐课,大屏幕上有名师讲解,班级中的教师则带领着大家练习。

“现在学校每个角落都能联网,我们的课堂已经能和沿海教育发达地区的名师隔屏对话,数字化教育,把我们拉得更近。”在该校任教长达17年的陈聪勤一路走来,亲眼见证了学校数字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他还有个身份是该校校长,目前正在谋划学校“金磨方”科技节的开展。数字化教育必将推动学生科技启蒙教育的再一次“飞跃”。

不管是城区学校,还是偏远地区的完小和教学点,数字化教育早已不是什么令人畅想的“新名词”。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县投入教育信息化的资金达2649万元,全县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达100%。义务教育多媒体教室总数超过2292间,学校配备的师生终端数量超过8772台。

如今,砚山县正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字化教育对砚山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持续溢出效应将会更加凸显,有力推动教育改革步步深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热切愿望,砚山县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着力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猜你喜欢
砚山县资助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教育的终极目标:让孩子幸福——记砚山县民族中学校长余玲
云南砚山县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