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区:“教育兴昭”显成效

2024-04-22 12:28刘凡
云南教育·视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昭阳区督查城区

刘凡

长期以来,昭通市昭阳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学位保障、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民办教育规范提质、教育评价改革、教师和校长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六大攻坚行动,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全力打造“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区域教育高地。

仅2023年,全区共规划建设26所中小学幼儿园(幼儿园18所,中小学7所,高中1所),总建筑面积26.1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5.4亿元(含前期工作经费,其中建设资金14.9亿元),新增幼儿园学位747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将提升15.12个百分点,小学学位11070个,初中6000个,高中1500个,有效保障二孩入学高峰期群众子女入学需求,也为中小学划片招生区域调整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先决条件。

一、高度重视、高位推动

党政“一把手”高位推动教育发展。昭阳区成立了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双组长,区委副书记任常務副组长、分管副区长任执行副组长的昭阳城区学校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教体局,办公室主任由教体局局长担任,明确了领导组办公室职责和部门职责,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采取十天一调度、一月一总结的工作机制,压实了工作责任,实行处级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建设。区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昭阳城区学校规划建设工作专题会议,要求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规划等手续优先审批,教育资金优先拨付,并研判解决城区学校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助力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财政、发改、住建、规划、综合执法、街道等部门不推诿扯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为学校建设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学校前期各项手续的办理,千方百计争取土地指标,办事处和社区组织力量做好群众拆迁宣传动员工作,在短期内就启动征地拆迁工作,及时提供了用地保障,财政部门快速安排1000余万元电力改造资金,为后续工作的推进保驾护航。住建部门督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保障按期投入使用。督查室把学校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督查范畴,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督查,坚持问题导向,形成任务清单,定期开展督查督办,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并督促有关部门限时整改。邀请区人大组织人大代表适时对学校建设任务落实情况开展检查,邀请区政协发挥民主监督作用,适时组织政协委员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视察,积极为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区纪委监委对学校建设工作落实不力的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进行追责问责。

二、整合资源、保障有力

利用老旧小区和闲置校舍举办幼儿园。充分整合市科协、人武部、铁路小区、疾控中心、水平小学、北城小学、荷花一小等单位和学校资源,通过改扩建举办成公办幼儿园,既节约了建设成本也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同时,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选聘了200余名编外幼儿教师,保障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师资力量。

采取“三个一批”争取项目资金。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专项资金一批、企业捐赠一批、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整合一批投入学校建设项目,有力推动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整合全区编制,全力保障师资力量。通过公开招聘、区外公开选调、事业单位招聘、特岗教师、区内调剂等方式,将补充教师683名,为城区学校秋季学期开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公开选用校长。通过公开选拔方式,对省耕学校和海晏池学校校长进行公开选聘,使新建学校一开办就树立高起点、一开办就追求高质量。

三、加强管理,全面提升

继续在城区实行强校带弱校、强校带新校发展,农村实行以城带乡、乡镇集中办学,实施集团化城乡融合一体化连片教研,利用城区优质片区学校为牵头学校,成立乡镇小学、初中、高中教研联盟,通过“智慧教育”一体化平台和联盟教研联系专家,加强对教研联盟的指导、监督,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城乡联动、以师带徒、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态势,城区校际发展基本均衡。

利用“托管帮扶”和“省管校用”等机遇,特别是抓住云师大托管昭阳区一中,昭通学院帮扶昭阳区二中,新纪元实验学校托管第五中学,云天化靖安中学托管靖安中学的机遇,全力突破高中教育质量瓶颈。

统筹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提高优质资源利用率,全面促进县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落实好综合评价改革相关措施,按照要求运用好评价成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昭阳区督查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昭阳区苹果园杂草种类及管理方式调查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昭阳区总工会:举办职工气排球周末联赛初赛
昭阳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途径和方法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