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通用技术多元化项目教学探究

2024-04-22 19:12王博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多元化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成为新趋势。为了更好地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应重视课程价值的多角度、多层次挖掘。文章从多元化项目教学这一角度切入,对如何更好地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核心素养;多元化;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4)06-0094-03

在高中课程教学体系中,通用技术这门课程一直以来都因鲜明的核心素养导向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多元化的项目式教学承载更为先进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这是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重点。为此,教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内涵有明确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通用技术多元化项目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及建设路径。

一、高中通用技术项目的基本教学内涵

(一)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虽然不同学校在课程安排和设计方面有所不同,但整体而言,高中阶段通用技术教学一般以操作学习和设计学习为主要特征,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及人文性和科技性的融合。《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做出了说明,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

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與人文相统一的课程[1]。《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应注重通用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定义、具体要求,以及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学有了更为清晰的目标指向。

(二)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建议

《课程标准》对通用技术教学提出了从学科本质出发,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且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教学内容,实现个体经验的建构、通用技术学科思维的形成和转换这样的基本建议和要求。而在《课程标准》之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这门学科的一些基本特点,以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可以对通用技术教学实施提出以下的建议和指导:应该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实施以项目为引领的情境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掌握并运用技术,实现对技术的有效转化[2]。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通用技术项目的教学模式实施要求

(一)突出设计项目教学过程的整体性

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转换教学思维,由传统的单节授课教学设计向整合知识点设计转变,从而更好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突出项目教学过程的整体性,教师应根据碎片知识来开展教学章节内容的安排与设计,这和以往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计上不再是按照章节顺序开展,

仅仅聚焦于一节课应该教给学生哪些具体显性的教学内容。项目教学的最大优势是以项目载体的形式,通过设计各种趣味性的专题教学或单元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结构。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及其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这一单元内部多个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带领学生认识结构,了解结构的基本功能,

并尝试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这是一个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对新事物认识与接受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注重从整体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整体性思维[3]。

(二)注重以实践作品设计为学习过程的载体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只有在主体和客体对象不断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对于通用技术这门学科而言,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一个关键在于开展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的通用技术学习活动,而在这样的活动中,必须首先确定好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在整个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项目教学载体,正是这门学科教学的关键所在。在以往的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也尝试过以项目学习为主的组织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项目选择的泛化及项目学习的实践体验较差,学生不能真正感悟这门学科的本质,教师也缺少对学生思维方法等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克服这两个方面的不足,切实有效地设计多元化项目教学。

(三)强调技术设计与实践过程的体验性

对于技术学科的学习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多种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实践体验性。具体来说,要把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全面贯彻到整个项目学习的全过程。教师要把整个课程教学看成一个完整的大情境,根据“发现技术问题—提出技术问题—解决技术问题”的思路来建构设计多种项目教学模式。除此之外,真实的学习情境还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参与设计过程。最后,为了提高体验性,教师在设计上应该创设一个明确、简洁的学科化情境,排除复杂结构和不现实的情境。

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通用技术多元化项目教学模式设计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通用技术项目教学模型

围绕技术作品的创新性设计,以学习任务群为基本單位,利用技术制作作品,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核心素养导向下通用技术项目教学模式和模型设计的核心思路。在该模型中,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渗透在项目的不同环节中,从而使不同小项目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形成整体的大项目学习。该模型设计按照项目开展过程,分别划分为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并确定了两个不同阶段的实施主体[4]。

在项目实施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体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要求,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要求,确定项目载体,进一步设计出项目实施的具体环节。而在项目实施阶段,主体转换成了学生,教师则作为主导。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探究整个技术项目设计和实践过程,而其中不同活动有不同的主体,如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小组是一个基本主体,教师在该过程中更多是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倾听并了解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而在策划过程性评价及学习成果交流阶段,应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基本进度和学习效果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和调整,必要时还可以在项目最后增加项目总结评估阶段,当然主体要是学生,教师主要起协助性作用,对技术产品进行应用和评价,并组织学生对设计过程进行记录与分享。总而言之,这样的教学模型是以大项目学习为基本载体,能够实现该课程全部教学内容的整合与统一。

(二)教学模型的准备、实施阶段开展过程分析

1.项目准备阶段

在实施前的准备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教学目标和项目,而教学目标则与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联系。如图1所示,教师可通过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目标来选择合适的项目,再把项目分解成任务群,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项目活动的基本事实与开展要求。为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作用的技术项目教学目标设定,应包含两部分基本内容:第一,项目活动具体要达到的水平,这样的水平应充分考虑单元知识对应的《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的基本要求;第二,不同阶段项目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效果目标设定,这一目标的具体要求取决于项目实施过程的具体开展情况。例如,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可用一个项目把整个设计的一般过程串联起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进行对新知的探究与学习,根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及对学情的了解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的一般过程是技术学科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应在一些单元中运用项目教学让学生进行探究。在这里,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师在办公室每天使用计算机,希望学生帮忙设计一款可调节计算机显示器高度并兼有收纳功能的结构产品。”

2.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明确产品的定位,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调查及用户访谈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用户对产品的实际需求,以及在下一步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技术问题[5]。例如,在教师用计算机显示器增高装置的项目教学设计中,学生应对教师在使用电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充分了解,充分地从人、物、环境方面进行设计分析,从而明确教师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品的设计与构思。例如,针对某些物品的放置位置,收纳的东西数量,教师坐下来的身高等因素,形成具体的设计分析,最后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作品。每组学生可以找到不同的需求者,这样设计制作出的作品也是多元化的。

第二步是引导学生对产品创意进行精细构思,不仅包括产品的用途功能构思,更应该对整个产品的技术过程有一个基本的构思。在这一阶段,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技术问题有更多更有创意的改进设计方案并在小组内进行探讨,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不同小组产品设计的最终方案图,包括产品外观、主要结构及所需要的基本部件等。

第三步是项目产品的物化,也就是方案的实践阶段。这一阶段,教师要对设计方案提供进一步的材料支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工艺材料及所学知识与技能,充分体验不同的技术环节,感受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从而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并认识自己设计方案中不切实际的地方,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加严谨细致,设计出更具可行性的产品方案。具体来说,项目产品的物化包括产品的制作、产品方案的优化及最终的安全保障三项基本内容。例如,在开展教师用电脑显示器增高装置这一项目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先确定产品的用料表及排料图,然后从质和量两个层面明确该产品设计方面的具体内容和细节。方案设计阶段学生的工作做得越充分,物化阶段就越能够把整个方案落实到位。

(三)多元化项目学习活动的基本实践场所分析

多元化项目学习成功实施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实践场,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灵活性的实践教室。实践场功能区域规划包括四大功能区。第一个区域是产品设计学习区,这一区域内应以六人为一小组的基本单位划分,进行区域内各项设施布置。每组至少保证有一台联网电脑,借助互联网进行产品的构思及创意设计。第二个区域是技术实践操作区,这一区域要求配备基本的操作工具和电源接口,学生需要进行具体的技术实践。第三个区域是常用工具区,也就是工具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产品需求进行工具的选择。第四个区域是作品交流与技术展示区。教师要对学生最终设计出来的产品及创新性设计思路和方法设计图样进行图片展示,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技术性学习氛围。

除了这四大基本的功能区之外,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增加大型工具操作区;特别是对于一些操作难度较大的产品设计,应配备大型工具,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工具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多节课才能完成,因此在实践场中也需要配备能够承载不同阶段产品的区域,对这些产品进行短暂性的保存。总之,功能区的划分和设计体现出了教师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深刻思考,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方面设计要求。

四、结束语

在当前的高中通用技术多元化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实践角度出发,围绕着项目的准备与实施及实践场功能区域的划分等多个方面,提高学生参与产品设计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置身于实践场,在具体情境练习中丰富实际体验,从而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通用技术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雷鑫.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以“探析结构稳定性”一课为例[J].辽宁教育,2022

(13):68-71.

周欣.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分

析[J].高考,2022(15):111-113.

陈金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通用技术进阶式实践路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3):72-74.

潘琼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通用技术多元化项目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5):29-30.

许婷.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通用技术的多元化项目教学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21(7):347.

作者简介:王博(1986.11-),男,天津人,任教于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中通用技术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探讨
高中通用技术“结构与力学”的实践思考
实施探究性学习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有效性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现状及对策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