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学思想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探讨

2024-04-25 08:54王媛媛张光映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2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资料

王媛媛,张光映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

1.现实的人参与物质资料与精神资料生产的全过程

从古至今,对人的评价标准都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确定的,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又是由人们物质资料生产能力决定的,生产力越发达,物质资料也就越丰富。同时人们的精神资料也会随着物质资料的丰富而变得愈加丰富。人们想要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只能去提高生产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资料的能力,这就是人的存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产物”,简单地看到人是吃穿住行等物质需要和情感联系等精神需要的人,从未把人看作是现实的活动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这种观点,指出人不只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即费尔巴哈所认为的自然存在。这种自然存在并未把人与动物的存在区分开来),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生存所必需的资料。人能够生存的前提是获得物质基础,物质基础不单指食物,而是指人们现存生活以及未来生活的物质需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别指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首先,人处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都是与自然和社会脱不开关系的,都需要通过生产实践去创造资料以维持生命。人的主观能动性驱动着人不断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与周边环境便逐渐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联系。自此人的生存和发展就不仅仅是从自然和社会中获取生活资料,还与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直接的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而只注意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实际上人的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并不需要外在的条件干预。人并不是在独立的空间进行社会实践,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与自然界中的其他个体相互联系的。随着人的实践范围的扩大,人的社会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样才赋予了人的特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的存在从来都不是独立的,人和历史互相推动着对方发展。同时,人的存在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也逐渐变成了历史性的存在。马克思认为,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人与人产生了相互的联系,这种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一种社会环境。人的交往关系会随着主观能动性的驱使而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交往关系也就成为一种生产力。自此,交往关系的发展实际上也就是生产力推动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这个发展的过程就意味着人的存在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交往的。物质资料是人们交往的前提,随着人们交往的不断深入,会形成更加丰富的物质资料,从而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批判某些哲学家以抽象的眼光看人,他指出不应只是把人当作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应从其所处的大环境中去考察,要把与人相关的每一种因素都考虑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现实生活去体会人真正的本质,所以概括出来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有情感联系的处于物质生活中的人。

自然界中的生物想要生存都需要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但动物是依靠本能单一地获取可以维持自身生存的资料,而人类是通过愈加先进的手段获取丰富的资料以便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人类与其他生物最大的也是最本质的区别。首先,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他会有目的的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不断更新物质生活资料,而随着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又反过来刺激人的需要,人类便会产生比原来更高的需要。第二,如果说物质资料是人类外在的需要,那精神资料则是人类内在的需要,精神资料与物质资料对人类来说同等重要。人类最大的精神需要便是沟通交流,从原始社会起人类就有了肢体交流,后来又演变为语言和肢体的交流,人类在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交流,且交流的程度还会随着这个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甚至越来越多元化。人类对精神资料需要的多少是随着对物质资料拥有的多少变化的,当人类拥有的物质资料不足以满足其生存时,他对精神资料的需求就会减少。反之,当人类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料时,便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注意精神需要了。精神资料与物质资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人类在社会中有着不同的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决定的,而生产资料的多少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使用的物质资料生产工具越来越先进,紧随其后的便是生产力的提高与人类交往关系的密切。交往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交往关系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所以往往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不那么明显。比如,观察某个区域的物质资料是否丰富,只能判断出该区域生产力的高低。只有当物质资料大幅提升或发生某种社会矛盾时,才能发现交往关系对该区域的作用。当人类不满足于社会发展现状时,也会通过改变交往关系,使生产力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前进。

3.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的是,马克思认为的人的本质即“现实的人”,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观念中的人”,从根本上划分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从古至今,人类都是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物质生活资料,也因此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由此印证了“生活决定意识”。人类深刻地明白无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实践对于自身发展都是第一重要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人类不断扩大着自己实践活动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人类的行为也愈加趋向于文明与健康,人类的发展也愈加全面而自由。

通过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最初的需求只是生存,使生命得以延续。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还增加了生活需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强调了人的需要,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最低级的就是人的生理需要,其中体现了人的需要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当人的需要得以满足时,人才能够称得上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由于个人的生产力是有限的,所以总是被限制在特定的领域和范围,这就导致了人的个性不明显。人类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显示出其特有的个性,但是当社会生产力低下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会减少,进而限制了人的个性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者是物质个性的生产者,但是他的物质个性却被无情的资产者剥夺。因此,人的个性要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分工制度来考虑。就目前来看,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着生产资料的分配,而且都无法实现无差别的分配。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的个性目前无法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当分工真正的被完全消灭时,人的个性的发展才能够不受局限。

二、人学思想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人学思想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不明确,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存在着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等矛盾,这种矛盾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只有充分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当中去,才能解决这些矛盾。长期以来,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教育者一直充当着主体的角色,师生之间交往的主动权被牢牢掌握在教师手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课堂成为教师个人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没有发挥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重要作用。其次,目前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教育的滞后性,思政课学科理论性较强,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方法,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单一的思考方式,学生的个性难以发展。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即具有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学生本应是学习的主动者,却因教学模式的限制成了接受者,这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2)以社会价值为主导,忽视学生个人价值。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清楚的认识自身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因此,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去,可以更充分的体现出思政课教育的社会价值。我国教育存在个人价值缺失的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西方个人主义思想流入国内,与我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大不相同,这会导致学生思想上出现混乱;二是由于我国的教育方式方法始终是把受教育者放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学生个人价值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过多忽视个人价值的作用,只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社会实际,变成空想的状态。在我国传统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是集体利益大于一切,要求学生树立集体意识,个人只是整体的一部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同质化,禁锢了学生个人思想的发展,个人价值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3)重视理论传授灌输,忽视社会实践锻炼。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当中,是对抽象理论的再加工,使其成为通俗易懂的话语,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但是,单一的理论传授成为目前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没有很好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学生也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理论的科学性只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后的效果来检验。在目前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教师将理论知识传授作为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气氛紧张压抑,一味强制性说教,学生只能从教师的口头传授中获取零星的知识,没有理解深奥的理论知识,难以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甚融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我们一直强调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也强调重视人本价值。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即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人”,二者关系的融洽与否决定了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施的效果。教育者是指受到了科学的专业训练,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人。受教育者是指为了提升个人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互为存在的前提。但是在思政课实际的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政课教师始终站在主体的位置,将自身地位摆得过高,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受教育者,学生在这种教学气氛下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甚融洽,教育效果就不可能是理想的。

2.人学思想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历史原因

(1)传统教育主客体相脱节。从古至今,我国教育遵循的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原则,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首先,从人类文明产生敬畏神灵演变到后来敬重知识渊博的先贤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其次,从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来看,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灌输式教学,教育者受到的影响很深刻,逐渐形成了以教育者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传统教育观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大多由教师制定和安排相关的学习内容。教师与学生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思想日益开放,文化日益多元化,思政课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实际状况。

(2)教育理念落后。首先,教育模式单一,教育方式没有创新性。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力大幅上升,当前大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兴技术。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技术,造成了资源浪费。由于网络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只有积极创新,优化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其次,教师的教育理念过于刚性,“中国式”教学特征明显,过度追求整齐划一,忽视了人具有差异性,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人学思想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现实原因

(1)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错位。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生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但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目前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对于热点问题关注较少,而大学生是经常活跃于网络的一批人,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得不到满足。其次,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对实践教育重视不够,也会使学生对于思政课教育的实质产生质疑。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理论与实践错位的现象。

(2)高校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失衡。科学的发展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界对与科技相关的专业和学科广泛重视,而人文学科在高校教育中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人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明素养与道德素养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政课教育有着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功能。而现实情况是,人学思想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植入程度不深,贯彻力度不够,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严重失衡。

(3)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形态的文化呈现出了交相辉映的态势。价值多元化的发展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各种文化间的竞争。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不可避免的导致西方意识形态进入国内,这给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影响。由于网络技术的推广,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而大学生本身就处于青年时期,属于思想定型的关键期,自身对于一些言论和信息的判断缺乏理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所以,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必须守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在意识形态领域打赢西方国家与我们争夺接班人的战斗。

三、人学思想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实现教育者角色的定位

教育者要清楚认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改变传统的观念,接受“双主体”理念。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科学运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给予其人文关怀,积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养水平。人学思想反映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个性上的差异性进行细致的划分,将人学思想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争取把人学思想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发挥到最大。

2.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培育

由于大学生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对“双主体”理念知之甚少。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必须注重培育大学生的“主体价值”,思政课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强化学生主体性作用,促使学生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中成长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第一,人学教育应把培育全方位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目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对其他素质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思政课教师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着重注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第二,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思政课教育也包括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需要在人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

3.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大学生处于情感丰富且心思敏感的青春期,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一种完全以人为本的环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创立起来的,需要学校的管理者付出努力。人学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更好的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学校应结合思政课教育教学多举办一些活动并且将人学思想融入进去,活动的中心要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参加,让学生有自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学校还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借助实践的力量,让学生了解当下的社会实际、基本国情,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更好地感受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资料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北人学没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