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综合材料绘画谈艺术形式的创新

2024-04-25 04:44任晓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艺术形式创新

摘 要:艺术形式的创新是一切民族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个时代的语言方式、审美标准也不断打破固有模式进行不断革新。综合材料绘画源于西方,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在国人视野中,突破了传统画种工具材料的束缚,推动了我国当代艺术形式的变化,是一种艺术形式创新的体现。因此,从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历程出发,谈谈当代综合材料绘画中艺术形式的创新。

关键词: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形式;创新

近些年来,随着艺术观念的多元化,国内的艺术发展极其繁荣,出现了艺术形式现代化发展和多元化创新的新形势,这是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努力尝试的结果。综合材料绘画是近年来国内艺术形式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不仅可以为艺术作品带来新的视觉效果,使创作材料、手法多元化,也可以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本文将从综合材料绘画出发,探讨艺术形式的创新,总结综合材料绘画对于当代艺术形式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对综合材料绘画的探讨和作品分析,深入探讨艺术形式创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期为人们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一、艺术形式中综合材料绘画的创新

(一)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属于一种物质性的体现,通常指作艺术作品的具体存在形式,包括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艺术语言、组织构造、体裁类型等等。一件艺术作品的呈现,往往需要其艺术形式来传递出艺术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艺术家可以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作为媒介来更好地传递出自身的艺术理念。

(二)综合材料绘画

“综合材料”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欧洲革命后提出的。综合材料绘画在创作中有机地运用各种媒材,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视觉语言。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西方艺术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

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是用于界定现代绘画中那些非传统材料的绘画作品的。它突破了传统绘画中材料的单一性,运用不同的媒材表达全新的绘画语言,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效果和视觉体验。在艺术创作中,综合材料绘画的应用也可以带来更加多样和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握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和形式层面的审美价值,从而探索艺术的本质,充分发挥艺术多元化的价值需求。

综合材料又被称为混合媒材。艺术家将不同材料作为绘画的媒介,通过运用不同材料的特点,使画面呈现出特殊的、丰富的肌理变化,以表达内心情感及思想主张。在绘画的传统分类中,通常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画和版画等。对于综合材料绘画,人们尚没有很多了解。

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艺术家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媒材,包括丙烯颜料、矿物颜料,以及泥土、玻璃、陶瓷、钢铁、化学试剂等等。只要运用得当,各种材料都可以在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表现力,与传统形式的绘画有所区别。

(三)综合材料绘画的创新

基于时代发展的必然性要求和绘画语言探索的发展趋势,形式的创新成为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综合材料绘画的出现正是因为此规律。早在1908年,一大批艺术家,如毕加索和布拉克等,就开启了综合材料绘画的大门。他们运用了当时较为新颖的技术,并将废旧报纸、乐谱、泡沫板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拼贴于画面之中,利用不同质感和触感的材料,探索画面中特殊的效果,尝试创造出各类肌理效果。这种创作形式与传统绘画形式有所不同,被称为“综合的”或“拼贴的”立体派,又称为综合立体主义。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艺术界原有的二维平面绘画形式,推动了创作材料、技法和创作理念的不断变革。这对基弗等一系列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使他们开始运用纯粹的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

20世纪80年代,国内艺术家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开始探索综合材料绘画。材料从此打破了“媒介”的身份,由一种单纯的物质发展成了艺术家的创作语言[1]。综合材料绘画在中国不断发展。同时,在本土化的艺术发展中,中国美学思想在该领域的体现越来越明显。这是中国综合材料绘画有别于国外综合材料绘画的最大创新之处。如胡伟、尚扬等人,从中国传统绘画出发,将传统的水墨媒介拓展至综合材料绘画领域。在这一过程中,技法层面的媒材被提升到本体层面。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这种形式融合了中国古典画学和诗学传统的深层次对接。同时,它还增加了本土化的材料,以进行当代精神的东方表达。

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中外的艺术领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打破了原有的艺术表现方式,通过新的表现形式表达艺术家所要传达的内容。

二、综合材料绘画对艺术形式创新的启发

(一)创新思维的突出

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艺术家基于创新思维,将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运用。艺术家的创作思维不能被固化,艺术家要具有跨界思维、创造性思维、开放性思维,从而创造出新颖的艺术作品。

跨界思维是指将不同领域的材料进行跨界组合。在徐冰的作品《背后的故事:泼彩夏山》中,他利用废旧的材料,如塑料袋、报纸、枯枝、树叶、胶带等,呈现出了一幅废墟的景象。这种艺术作品以“丢弃物”的姿态暗示了现代人对环境的破坏痕迹和使用记忆,直观地展现了真实生命的终结。在灯箱的后面,则呈现了一幅中国式水墨山水画,营造出空灵幽静且具有诗意的美好山水景象。徐冰采用仿真的技法模仿传统绘画形式,以突出形式的虚假。他不仅运用了科学技术,如LED技术,创作出具有环保宣传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艺术作品,同时也突破了当代艺术的形式限制。这在中国艺术发展的道路中,更加体现了艺术家们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努力——突破中国画创作的固有模式,追求创作思维上的开放与自由。他们希望通过这种跨界的艺术创作方式,使中国画与新的社会文化现实相适应,以丰富的表现手段推进中国艺术的发展[2]。

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指的是艺术家们接納不同的材料和形式,从而创作出更加多样化的作品。陈翔宇的作品《不熄》是一件典型的多画种或多种材料技法互渗融通的作品。在创作思维上,他改变传统思路,注重原生态的创作素材搜集,并通过质量改变赋予材料新的质感。

这种做法突破了传统绘画思维的局限,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绘画形式,推动了艺术的创新。他的作品展示了利用非传统材料进行创作的可能性,同时也使观众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了思考。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艺术家们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创作框架,还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使艺术与现实世界产生更为密切和深入的互动,为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不仅在画面表现语言中的材料质感上与传统绘画有所区别,其思维上的创新也推动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在画面表现语言中,综合材料绘画可以创造出立体感和鲜明的质感,对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运用,通过材料的独特表现带来一种审美性。这种审美性主要体现在画面所表达的质感美和肌理美上。质感和材料质地相关,各种材料通过质感来展现外部特征。事实上,一切物体都由不同的材质构成。这种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物体基本形式的表现张力。同样形状和体积的物体,因为材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质感,从而形成了更为丰富的形式层次[3]。综合材料绘画通过技法革新,体现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进入当代艺术表现的格局之中,使原有的审美逻辑和技法形态发生一种质的变化。相较于其他绘画艺术,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思维有其独特之处。它涉猎的材料更为广泛,多种材料混合搭配使用。这种特征使得它的创作构思和表现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和工艺。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思维上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是材料的性能和对于材料的控制程度,同时需要考虑技法的表现与使用,其次是材料是否符合艺术主题。这样才能将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材料展现出来。艺术家在创作思维上需要转变对传统绘画的构图形式、色调等思考方式,更加重视材料与画面表达以及情感的融合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综合材料绘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展现出作品独特的魅力。

(三)艺术表现的深化与拓展

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表现主要还是在于材料物性与艺术家情感、思想以及观念等的关联与表达,在创作中挖掘和发挥多种材料的特性,以材料的客观呈现表达主观的自然而然,进而让艺术借助物性与人的生存状态产生关联。从艺术思想上与手段上拓宽绘画观念的同时也使得架上绘画获得了创新,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三、综合材料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发展

当代艺术即当前时代的艺术,在时间的概念上区别于传统艺术,以非理性的一面否定一切既有的价值观,否定已有艺术,甚至否定自我,从而达成和升华为一种超前的艺术体验,不再直白地表达创作者的理念,而是通过反思传统、针对当下和批判現实的方式来实现价值,以更隐晦的形式进行艺术表现。当代艺术的价值观一方面表现在追寻艺术的纯粹性,在创作中着重考虑形式;另一方面,当代艺术更追求文化观念和知识态度的一种符合当今时代的转变。综合材料绘画是现代艺术的产物,是传统艺术受到影响而引发的一种创新。它在审美观念、方式、媒介和技法等方面,紧密围绕着对传统的变革而展开更新,反映了当代对于艺术和生活的看法和表达。

在西方,不断发展的工业文明催生了现代技术并孕育出了综合材料绘画,它在审美观念、技法和媒介上都颠覆了传统绘画的规则[4]。20世纪80年代初,在伦敦郊区举办的“绘画新精神”展,使“绘画死亡论”戛然而止,艺术作品大多消除了绘画的二维特征转向三维空间。这一现象也促进综合材料绘画的诞生,基弗、塔皮埃斯等一批艺术家开始在该领域探索。随着国外艺术观念的变革,国内艺术家们也有了视觉创新的念头,开始追求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直至2010年,综合材料绘画的概念才在国内形成。一大批艺术家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坚持中华美学精神,表达中华美学思想,同时与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进行创作[5]。

综合材料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体现出了本土化的特点。胡伟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设立了国内第一个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室,并阐释了综合材料绘画的基本内涵,指出:“综合材料绘画是中国当代美术发展队伍中的排头兵和拓荒者,不可能也不应该游离于这个大家庭之外,它所做出的所有努力和艺术探索,其终极目标便是推动中国架上艺术在当代的整体发展。”胡伟的作品借助综合材料和现代技术,以自然、合理且具有极强创新性的方式,对传统绘画艺术进行了破立。著名艺术评论家皮道坚评论道:“胡伟的作品在物质化的时代里探索精神的意义,他的作品与传统美学、传统诗学有着一种深层次的对接,从而实现了一种东方式的当代精神表达。”从中西方不同文化底蕴以及社会发展来看,中方综合材料绘画不同于西方的是,其立足于东方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强调了传统的当代转换,以及当代艺术与传统深层对接的意义[6]。

四、结语

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多元性等特征,具有创新潜力,可以创作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从综合材料绘画出发,本文浅谈了艺术形式的创新。通过对综合材料的创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综合材料绘画的创新可以丰富艺术形式,提高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观赏性。在综合材料绘画的实践中,艺术家们可以运用各种材料的特点和优势,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表现形式。这种创新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需求,也可以推动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拓展艺术的表现手法。通过将不同的材料结合在一起,艺术家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总之,综合材料绘画为艺术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在今后的艺术实践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综合材料的应用,积极探索和创新,推动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晶.物性与神思的遇合:综合绘画材料的拓展与艺术呈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2]陈燕财.绘画材料的表现艺术[J].美与时代(中),2021(1):25-26.

[3]胡伟.绘画材料的表现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55.

[4]于航.材料创造的美:材料在综合绘画中的创新运用[D].重庆:重庆大学,2007.

[5]刘明来.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的形式与语言[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59-62.

[6]陈艳梅.破立之间 形而道上:胡伟综合材料绘画印象[J].美术观察,2020(4):120-121.

作者简介:

任晓雪,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综合材料绘画。

猜你喜欢
艺术形式创新
当代金属雕塑创作的艺术形式特征分析
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潮汕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形式举隅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