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花鸟画形式语言与审美趣味探究

2024-04-25 04:44余沐珂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形式语言

摘 要:纵览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语言形式,它们既有传承又有所创新。其中,宋代绘画上承五代,下启元代,尤其是宋代院体花鸟画,其发展达到了顶峰,成为中国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另外,宋代繁荣的都市经济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蓬勃发展,为后代的艺术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从宋代花鸟画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入手,分析北宋院体花鸟画的形式语言与审美趣味,继而探究南宋院体花鸟画的绘画语言和审美特征,并对两宋绘画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得出绘画形式的改变受到时代审美和社会历史环境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宋代花鸟画;院体画;形式语言

纵观花鸟画的发展史,宋代花鸟画应该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笔,因社会发展和统治者的重视,宋代花鸟画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崛起了一大批著名花鸟画家,如赵昌、崔白、吴元瑜、赵佶等,他们的花鸟画各具特色,有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和审美趣味。笔者将宋代各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和画家进行横向罗列,并依据宋代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纵向分析。宋代不同阶段的绘画艺术风格和形式语言,反映出中国花鸟画的多样性。近年来,很多画家在守正的基础上为花鸟画的创作汲取经验和灵感,以寻求当代花鸟画的创新发展。康有为曾主张“以院体为画正法”“以复古为更新”。鲁迅对此也表示肯定:“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可见宋代花鸟画研究之必要性。我们作为花鸟画的实践者,应深知守正创新的必要性,也为今后的发展找寻出路。本文基于中观视角,一方面尊重宋代客观社会现实和艺术史论;另一方面结合当时著名画家和作品,将他者智慧和个人感悟进行结合,从另一个独特的视角检视中国的人文内涵及历史进程,其中美妙的审美意趣也彰显出其独特的思想价值。

一、宋代花鸟画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院体花鸟画受五代“黄家富贵”的影响,在宋代宫廷初步形成严谨工丽的审美体制。北宋早期以“黄家富贵”为典范,中期出现了崔白兼融徐熙的画法,后期宋徽宗将花鸟画发展成纤巧工整的风格,为南宋的院体绘画提供了灵感。宋代花鸟画繁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宋朝历代皇帝对绘画的高度重视。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就重用五代著名画家黄筌父子。到了宋代中期,宋神宗重用画风疏逸豁达的花鸟画家崔白,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变革。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赵佶亲自管理画院,积极推行艺术教育工作,在他极力倡导下,院体花鸟画更加注重笔法的严谨工整,促使工笔花鸟画的发展达到顶峰。宋代皇帝尚文的治国政策也为绘画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助力。宋代时期的科举制度得到了改革,社会读书风气盛行,再加上宋代理学的逐步形成使宋代的人文精神蓬勃发展,这样的社会环境为文人士大夫们提供了创作氛围。另外,商品经济的繁荣富足推动了绘画成为人们日常追求的雅趣,尤其挂画成了宋朝四雅事之一,如王之望的“古画挂图轴”、朱敦儒的“画图高挂壁”。另外,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可看出宋朝繁华热闹的商市景象,这些都是最有力的佐证。宋代世俗美术的发展和宫廷绘画的繁荣,促进了绘画题材朝着更广阔的方向发展。画家们注重写生及刻画准确生动的形象,呈现出的画风工整严谨,在技法上也追求变化。宋代花鸟画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发展到巅峰水平。

二、北宋院体花鸟画的形式语言与审美趣味

(一)北宋初期黄家画法的独盛

每一位习画者都对“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非常熟悉,它代表了五代时期花鸟画在宫廷和民间的两种绘画风格。“黄家富贵”就是黄家画法,成熟于五代西蜀的黄筌,在宋初由其子黄居寀继承发展。所谓“富贵”,主要体现在其造型、用笔、色彩上,如黄筌的《写生珍禽图》,以下从应物象形、笔墨技巧、随类赋彩三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分析。第一,在应物象形上,黄家画法追求严谨精准的风格,尊重客观事实,把握造型的精准度和质感,使其达到极致。第二,在笔墨技巧上,黄筌用笔工整,严谨精妙,注重形似,在画面中可以感受到严谨规范的庄严。第三,在赋色上,其色彩浓重艳丽,具有雄伟的皇家富贵之氣。同时,这也符合皇家享乐的审美趣味,所以备受统治者的推崇,为其在宫廷画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居寀在青年时期随父学画,并在西蜀度过。后来黄居寀被官家任命翰林待诏,多次随父在宫廷作画。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父亲全部的艺术成就,在他的领导下,黄家画法在北宋画院发展了近一个世纪之久,他也成了北宋院体花鸟的奠基人。黄居寀善画花竹翎毛,精于勾勒,其所绘之物有生动自然之态。《宣和画谱》曾言:“筌以画得名,居寀遂能世其家,作花竹翎毛,妙得天真。”在黄居寀现存名作《山鹧棘雀图》中,可以感受到此图静中有动,闹中取静,相得益彰。棘干、竹叶均用墨色双勾,山鹧鸟及荆棘等设色鲜艳明丽。画面情景交融,造意和笔法都较为稳实,古朴大气,野趣横生,工致中不乏灵韵。从这幅画中可看出黄居寀在继承黄家画法的工整精微、富贵之气之外,又在笔法上凸显出朴茂浑厚。这种黄家画法被郭若虚称为院体花鸟画。

黄家画法影响了一大批工笔花鸟画家,如面向自然之景、注重写生的赵昌和易元吉。在赵昌的《写生杏花图》《写生蛱蝶图》中,其富贵气质中也带有自然生动、柔美芳艳之趣;在易元吉的《猴猫图》中,作者对动物进行了精微的描摹刻画,使观者感受到动物拟人化的传神之意。此外,一些江南画家如徐熙的后人徐崇嗣,在画法上不仅丰富了宫廷花鸟画的富贵之风,还创造了不勾墨线,直接设色的“没骨”画法,使画面在精细写实中更加自然生动。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价徐崇嗣的画是“得齿院品”。这对明清时期的一些画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北宋初期的黄家画派符合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满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在宫廷画院中独树一帜。

(二)北宋中期崔白工笔花鸟画的变革

北宋中期,赵昌、易元吉等人倡导的绘画写生对黄家画法产生了一定影响,也促进了后世写生花鸟画的发展。这时,崔白、吴元瑜等人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如此一来,崔白花鸟画在北宋院体花鸟画上得到了新发展。崔白是一位有写生精神的画家,他把这种写生精神发挥到了极致。那个时代并没有可以记录客观世界的照相机和手机,也没有发达的交通,于是崔白用手中的画笔把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鸟绘入自己的画面中,从捕捉最小的一片羽毛开始,抒发内心对真实世界最细腻的感受,使观者与他的画面产生共鸣,开启了北宋院体花鸟画变革的新风。崔白由宋神宗亲自选拔进入北宋宫廷画院,后为画院待诏。他擅长花竹、翎毛,其佛道壁画也尤为精妙,所画的鹅、蝉、雀堪称“三绝”,刻画细致,生动传神,富有逸情野趣。宋神宗十分欣赏他的才情,特许他“恩许非御前有旨,毋与其事”,使他可以安心自在地作画。

崔白的《寒雀图》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作品之一,体现出他扎实的基本功和超乎想象的写实功底。崔白描绘了一枝枯木和九只麻雀在飞动或栖息的场景,九只麻雀分为三组,它们相互嬉戏飞落在枯木间,在枯木的衬托中,一动一静,麻雀显得格外轻盈,活泼灵动,有“鸟鸣山更幽”之趣。这种生动活跃的造型、枯木的水墨晕染不同于黄家画法的勾染,麻雀纤巧的丝染也异于黄筌的画法,整幅画面无一雷同处,这种江南画家相对潇洒的“院体”新画风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这幅画面采用了折枝式构图,选取大自然的一角作为描绘对象,突出了画面的豪放简约,使画面布局更加自由开阔、别具一格,营造出悠远的意境。

然《双喜图》与《寒雀图》相比,虽同为崔白所作,但绘画语言不同。《双喜图》是崔白的巨幅画作,采用了全景式构图,描绘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致,展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此幅画的构图共分三部分:近景描绘了在土坡上随风飘摇的野草;中景描绘了土坡上的枯木和植物,画面左侧的野兔回首与树上的喜鹊两两相望,似乎被它清脆的叫声所吸引;远景则绘出了更广阔的世界,有天空和盘旋的鸟儿。整幅画面秩序井然,场面规模宏大,内容精彩丰富。野兔、枯木和喜鹊的工谨细致的画法偏向黄家画法,枯木、草、叶的勾勒远观疏朗,近看也有工笔细致的“院体”黄家画法,线条勾勒自由灵动,树枝的和土坡用笔皴擦苍劲老练,给人一种肃穆萧瑟之感,奠定了整幅画的基调。此外,崔白将画面中的野兔、喜鹊赋予了情感,在野兔和喜鹊的眼神交流中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由此可以反观崔白对花鸟画的情怀,画面上真实、生意盎然的艺术氛围体现了崔白对“院体”黄家画法的新转变。

以上两幅图反映的是崔白的宫廷院体花鸟画法依旧沿用了黄家画法,在题材上突出“黄家富贵”,笔法上却偏向水墨。这种风格的转变是因为时代审美的变化,在同时期的词坛上,正在升起“把酒问青天”的洒脱、“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之气。统治者有意地发扬山水画中如郭熙、范宽、李成的浑厚大气之风,加上黄家画派在宫廷院体绘画中已统治近一个世纪之久,在这种只待一变的氛围下,崔白出现了。崔白这种不失工整的水墨气象兼严谨周密的院体花鸟画画风,为院体花鸟画注入了新鲜血液,形成了一种相对豪放的新画风。受崔白影响的画家还有崔悫、吴元瑜等人。吴元瑜师从崔白,善花卉翎毛蔬果,《宣和画谱》将其与崔白相提并论,后又成为宋徽宗之师。总而言之,崔白这种画法倾向水墨,兼融黄筌和徐熙的风格。

(三)“宣和体”与宋徽宗赵佶的宫廷花鸟画

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把院体花鸟画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赵佶的政治成就暂可不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艺术家。他在位时,把绘画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促进了宫廷画院和画学建设的蓬勃发展,艺术创作活动和思想空前活跃。赵佶对花鸟画尤为精通,他酷爱艺术,天赋极高,喜好诗书画印及古玩,对书画有着极强的鉴赏能力。他的绘画受“崔白画派”吴元瑜的影响,既精通“黄体”的工笔形态,又兼容水墨的表现方式,其“瘦金体”十分符合当时宋代宫廷院体花鸟画的勾勒手法。赵佶的花鸟画具有独创性,他所领导的“宣和体”十分注重物象意念的安排、写实技法的运用以及诗书画印的结合。“宣和体”是在宣和年间成熟的一种院体绘画风格,总体表现为纤巧工整、典雅艳丽、造型严谨的特征。其一,对于物象的安排,谢赫“六法”早就提出“经营位置”,可见在绘画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注重构图。赵佶花鸟画的构图独具匠心,也为南宋山水构图提供了借鉴。其二,“宣和体”花鸟画注重写生,倡导深入观察生活的精微功夫。有位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外国学者曾把赵佶的花鸟画称为“魔幻现实主义”,因为它们给人以魔术般的诱惑力,认为赵佶将高度写实作为追求准则,讲究“格物之精”,把握造型的准确性。而且他的画作一直力求从形似达到神似,不仅追求画面造型的严谨性,还注重传神。其三,赵佶经常在画上题字,他的“瘦金体”在《芙蓉锦鸡图》中成为画面构图的一部分,秀挺的字体和传神的锦鸡共同构成了工整细致且生趣的画面。其四,赵佶十分注重对传统绘画的临摹,这点可从他的《桃鸠图》中看出借鉴了五代唐希雅《古木锦鸠图》的构图和形象,体现了他对临摹学习的肯定和支持。

赵佶的工笔花鸟画代表作有《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等,这类作品重视继承传统,工谨艳丽,多是粉饰太平的祥瑞题材。如《芙蓉锦鸡图》,锦鸡和芙蓉属于富贵题材,符合院体画的特征,画面左侧一枝芙蓉伸出,一只锦鸡在枝干上站立,下方的菊花好似在争相斗艳,图中锦鸡被飞来的蝴蝶吸引,画面右侧的“瘦金体”展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画面双勾填色,设色细致典雅,既传承了北宋初期黄家画派的明艳富贵,又汲取了崔白画法的水墨疏逸的气象,形成了一种纤巧细致的风格。赵佶作品中别开生面的“瘦金体”师法薛稷和黄庭坚秀挺劲健的笔法,呈现出一种严谨而又潇洒之风,这也被后世人们认为是院体花鸟画勾线用笔的基本功。另外一幅《瑞鹤图》也是如此,画面上的宫殿屋顶的线条排列工丽严谨,正上方的祥鹤也采用了双勾的填彩方式,细致微妙,整幅画中透出皇室的威严肃穆。

另外,赵佶还有一幅水墨工笔花鸟画。他在年少时就曾画过由12段完整构图组成的水墨花鸟画,名为《写生珍禽图》,画面可以明显反映出崔白、吴元瑜等人对他的影响,画风典雅工整,细致入微,不落俗套,也有“瘦金体”书写的意味。赵佶在《竹雀图》中,描绘了双雀嬉戏的自然景象,十分生动有趣。画面中的云雀呼之欲出,作者将云雀起飞的状态刻画得形象活泼、真實灵动。两只鸟儿站在竹枝上,竹枝以敷染进行上色而不勾勒,意境别开生趣。赵佶在《柳鸦图》中,用粗笔浓墨皴擦柳树枝干,力透纸背,使画面稳健厚重,浑然天成。柳条自然下垂,流利畅达,有书写的意味。鸦的造型拙厚,鸟身以浓墨进行描绘,虽显黝黑,但结构清晰可见。鸟嘴用淡红色点染,显得神采奕奕。全图氛围静谧美好,用晕染的笔法使得画面颇具水墨之韵。赵佶在位之时,花鸟画创作几乎达到了历史高峰,同时,他将宋代绘画进行了分科,并注重创新,还提出了花鸟画的政教作用。因此,赵佶对后世花鸟画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宣和体”花鸟画对南宋乃至明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瘦金体”也成为工笔花鸟画用笔的典范。

三、南宋院体花鸟画的绘画语言和审美特征

院体工笔画在赵佶的发展下,达到了花鸟画历史的顶峰,但因其落后的统治方式,北宋王朝被当时的金国所灭。赵构即宋高宗,在“靖康之变”后登上皇位,由此,南宋建立。宋高宗赵构也是一个书画爱好者,其对于绘画的发展同样重视,所以南宋画院在他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回到了正轨。画院的画师也在继续对绘画创作进行创新,院体工笔花鸟画依旧蓬勃发展,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由于社会历史大环境的骤变,院体花鸟画的表现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题材的选取也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南宋画院画师的创作环境比较自由。北宋时期,由于宋徽宗对画院的重视,他经常干预画师们的创作,但宋高宗没有这样做,这使得画师的创作视野和内容题材被打开,南宋画院产生了新的风貌。另外,南宋画院的画师会因其绘画成就被皇帝授予一定的官职,例如李唐授成忠郎,并且授予其很高的荣誉,这便大大提升了画师的创作积极性。在题材上,出现了鹰猛追燕雀的“捉勒”题材,如李迪的《枫鹰雉鸡图》,这幅画以宏大的尺幅来表现磅礴的气势,给观者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还有他的《雪树寒禽图》,充分再现了勾勒与染色之间所形成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我们可以隐隐地从画中感受到一种难以平息的激烈心情。另外,毛益、林椿二人也是南宋画院的待诏,他们都善画花鸟禽兽题材,注重写生,深受北宋“院体”的影响,而且他们的作品多以小品形式展现出来,精巧淡雅,活灵活现。南宋画院还有一些具有獨特风格的画家,例如马远,他的山水画笔法因气势磅礴、水墨苍劲的斧劈皴而闻名。他不仅善画山水,还精于花鸟,与夏圭并称“马一角,夏半边”。“马一角”是指他的构图形式语言,这种形式语言不仅运用到他的山水画中,还开辟了花鸟画折枝的新纪元,如作品《倚云仙杏图》,他把花鸟画独特的折枝式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他还有山水花鸟相结合的作品,如《梅竹山雉图》(图1),体现了其绘画题材的多样性。由此可以看出,南宋绘画多采取折枝造型,注重表现内心最精微细腻的情感,同时画面的情趣也表现得自然灵动,体现出南宋花鸟画的成就之高。

四、结语

统观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演变,从北宋初期“黄家富贵”之风的独盛,到宋神宗时期崔白花鸟画的新变革,从宋徽宗赵佶的“宣和体”的纤巧秀丽之风,到南宋院体花鸟画的小品,无不使人们大为惊叹,工笔花鸟画的绘画形式及语言表现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两宋绘画的形式语言即可看出,绘画形式的改变因时代审美和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每个阶段的花鸟画名家都以自身独特而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语言风格为所处时代的绘画事业增添光彩。如北宋初期,黄筌画派富贵严谨的“院体”风格统治了北宋画院近一个世纪,而后崔白以其疏逸豪放的风貌动摇了黄筌画派的浮华奢靡之气,赵昌等人又追求写实逼真,随后宋徽宗赵佶将宋代工笔花鸟画推向了巅峰,形成了独特的形式语言,具有非凡的审美趣味。也正因为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杰出成就,我们如今的绘画形式语言才会如此的多样丰富,进而为当代花鸟画创作提供典范和灵感。。

参考文献:

[1]郭亚华.浅议中国绘画中的“写实性”:以宋代工笔花鸟画为例[J].明日风尚,2021(5):76-77.

[2]师瑞娜.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演变与审美意蕴之探微[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3]蔡晓青.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继承与发展[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14.

[4]费婧苗.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写生”精神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5]刘阿宝.论宋代的工笔花鸟画精神[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6]吕龙.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代写实之风的继承和发展[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3.

[7]李勇.宋代花鸟画的形式语言与审美特征[J].戏剧文学,2007(11):94-97.

[8]崔玉娟.宋代花鸟画对植物纹样的影响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0.

[9]倪春燕.宋代与现代工笔花鸟画形式语言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0]李宪秀.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代花鸟画的借鉴与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余沐珂,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画创作。

猜你喜欢
形式语言
视觉传达设计中综合材料的运用研究
风景写生感悟
浅析野兽派的艺术影响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浅析吴冠中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形式语言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蒙克的油画形式语言分析
论中国当代意象风景油画的形式语言
浅析信息可视化在用户体验研究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