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风力发电行业降本增效探析

2024-04-25 06:25史自富
今日财富 2024年10期
关键词:风力风电场发电

史自富

在传统能源供应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2024年1月起,欧盟开始对航运领域征收碳关税,“碳”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我国大力推动“双碳”战略,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积极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结构调整。风力发电作为新兴能源,在我国的能源战略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行业规模持续扩大,配套产品制造技术稳步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不断优化。然而,因初期投资较高、运营维护费用较大、补贴政策调整、电改后市场化的激烈竞争等原因,制约了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因此,有效控制成本,增加效益,对风力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整体电力形势分析,“十四五”期间,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6%左右。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电力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呈现出增长和不平衡的态势,我国提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同时加快跨区域大规模调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区域电力供应不平衡的压力,但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供需矛盾。加大电网输送工程建设以及继续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已非常迫切。现阶段,风力发电行业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地理条件和资源分布的限制,发电企业装机容量小、厂站分散,导致成本高,且运营管理难度大。与此同时,电价补贴的退出冲击了企业的整体收益,叠加风力发电企业争抢发电资源,导致电网传输负荷加大,限电比例增加,企业收入的稳定性受到很大影响。

一、降本增效对陆上风力发电的重要性

降本增效有助于提高风力发电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想在风力发电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持较低的生产成本,并提供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降低发电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赢得更多订单,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追求成本效益的同时,企业往往会不断寻求更为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帮助企业提高风力发电的整体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推动整个产业链升级。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自身利益,更是为了促进整个风力发电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前进。通过采用先进技术,企业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电力生产,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陆上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现状

(一)技术发展概览

近年来,风力发电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首先,风机设计持续创新,风能的捕捉和转化效果更为出色,发电效率显著提升。风机从传统的水平轴风机到近年来的直驱风机,技术演进使得其整体性能和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其次,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逐渐增多。通过先进的监测和控制系统,风电场能够更精准地预测风力状况、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从而提高发电效率和减少故障率。最后,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的创新也为陆上风力发电带来了显著的改变。先进的材料如复合材料的使用,使得风机的重量得以减轻,同时提高了其结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制造工艺的精进不仅提高了风机的生产效率,还能有效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减少后期维护成本,为降本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陆上风力发电行业的成本构成

陆上风力发电的成本构成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成本主要包括风电场项目建设、运维成本、融资成本等多个方面。风电场项目建设主要涉及风电场的建设与安装,这一部分成本占据了整个风电项目成本50%以上,包括风机、塔筒、变流器等设备采购、设备安装、电网接入、土地采购以及配套的储能站和升压站建设等。得益于市场的充分竞争和技术进步,设备成本呈下降趋势,但仍然是整个风力发电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运维成本包括设备的维护、监测、人工维护等方面,技术创新使得风机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大大提高,设备故障率降低,从而降低运维成本;融资成本主要是风电项目建设融资活动中产生的利息支出,风电项目属于重资产投资,通常资本金比例不到30%,剩余70%全靠融资,融资期限超过15年的风电项目,其生命周期内的融资成本占整个风电项目成本10%以上。

(三)陆上风电行业竞争状况

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持续增加,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各国纷纷制定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并将发展绿色清洁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的主要抓手。中国政府于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双碳”战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根据国家能源局相关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4亿千瓦,同比增长20.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4.04亿千瓦,占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28.8%,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2023年1~10月,我国风力发电总量占可再生能源比重也在不断攀升,达到了29.9%。

近年来,风力发电行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在各大能源集团和相关行业对风力发电资源的激烈争夺。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持续推出和优化,各大能源企业和相关行业纷纷涉足风力发电领域,竞相争夺风力发电资源,导致风力发电项目迅速增加,形成供给过剩。受供需关系影响,电价持续下降,给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了挑战。与此同时,大批量的风电项目陆续投产,导致电网负荷加大,电力消纳变得更加困难,弃风限电的现象已经成为常态。这种情况对整个风力发电行业和电力系统造成了双重压力。

三、陆上风力发电降本增效的关键措施

(一)优化风电场选址

在风力发电产业中,风速是一个关键因素,其影响因素是立方关系,即风速相差1倍,风能相差8倍。因此,确保选择理想的风电场在提高风能的有效利用、增加发电量以及提高收入方面举足轻重。

在优化风电场选址方面,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地理条件,包括地形和地貌。地形对风能的影响较大,平坦开阔的地区,风能更容易被捕捉,通常更适合建设风电场。高海拔地区通常拥有更强劲的风速,也是理想的选址。山脉、丛林等比较复杂,会对风速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做好詳细的地勘工作,确保选址不受地形和地貌的影响。其次,气象条件也影响风电场的选址。通过充分了解目标区域的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气温等,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风电场的发电潜力。气象站的设置和数据监测是确保选址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借助先进的气象模拟技术,可以对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风能情况进行预测,为长期运营提供可靠依据。除此之外,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程序。对植被、野生动植物、水资源等环境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风电场建设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合理规划风电场的布局,不仅能带来更好的风能资源,产生更大的发电效益,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有助于提高项目的社会接受度和可持续性。

(二)融资降本

1.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

一是采购高效、先进的风力发电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发电效率;二是选择先进的发电技术,如先进的风机设计、智能监测和控制系统、智能化运维技术等,有助于提升发电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改善风力发电系统的效能,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风力发电企业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对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提高利润留存,降低整体项目融资需求,减少融资成本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立信用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

企业的信用状况是融资机构非常关注的因素,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积极履行合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等方式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口碑,提升信用,信用评级的提高能为企业带来较好的融资条件。此外,加强信息披露管理也是关键环节,通过快速、准确地向外界披露企业的经营和财务信息,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心,从而获得更有利的融资条件。更高的透明度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并增加公司的吸引力。

3.加强合资合作

大型能源集团作为行业龙头,拥有丰富的资源,企业可以通过与其合资合作,充分利用强大的股东背景,寻求关联方内部融资或外部低息融资渠道,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合资合作不仅增强了公司的资金实力,还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渠道和资源整合机会。借助大型能源集团的支持,风电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资金压力,实现可持续增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三)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1.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通过与地方政府各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支持。比如在能源规划、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诉求,推动相关政策出台,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机会;通过向政府提交详细的企业发展规划和业务计划,清晰地阐述企业的绿色环保特性以及对能源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进而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提出灵活的税收优惠方案,以满足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比如在初期投资阶段积极争取获得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增值税即征即退等较大的税收优惠。

2.参与地方发展

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将风力发电产业与当地产业相结合,实现互利共赢。一是积极推动在风力发电项目中引入当地的制造业、建筑业等产业,促进当地就业和产业升级;二是通过参与社会责任项目,如投资当地的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企业能够实现产业链的互补,同时实现社会效益;通过以上方式,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业链的互补,还能积极消纳电量,减少限电损失。

(四)发挥多风电场业务协同效应

一是集中采购。多个风电场可以联合进行设备采购,通过建立采购联盟或合作平台,各个风电场可以共同制定采购计划,集中购买风力发电设备、零部件等,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采购降本;二是共享维护團队。多个风电场可以共同拥有一支高效专业的维护团队,通过共同安排维护计划、共享人员和设备资源,提高维护团队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三是多电场市场协同。因风能具有不确定性,不同风场的发电情况也不尽相同,通过共同制定发电计划,合理调配发电资源,提高供电稳定性,增强履约能力,提升合同价值;四是共享技术成果。通过共同投资研发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共享技术成果,提高风机作业效率,减少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为项目创造更多的收益。

(五)优化前端市场策略

1.争取中长期合约

中长期合约通常涵盖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跨度,这对于风力发电企业来说,能够提供更可预见的收入和现金流,有助于降低市场风险。签署中长期合约,企业可以在合同期限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有利于公司财务统筹和规划,提高经营稳定性。同时,借助中长期合约,企业可以灵活制定能源价格和供应计划,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风电项目发展。这种灵活、量身定制的合作模式使企业能够更准确地响应客户需求并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同时,需求方获得稳定的能源来源,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风力发电业务运行的可靠性。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给风电企业和需求方都带来了显著效益。企业在追求中长期合约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稳定的盈利模式,还强化了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为风力发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清洁能源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2.建立品牌形象

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展览、论坛等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发展成果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吸引更多关注和认可。这不仅有助于树立公司在行业中的专业形象,还可以提高公司在潜在客户、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中的知名度;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制定全面有效的品牌推广计划,多渠道宣传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独特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这不仅可以吸引潜在客户,还可以帮助公司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商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公众互动,回应社会关切,树立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建立品牌形象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认知度,还能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机会。

结语:

陆上风力发电的未来充满希望,而降本增效将成为推动其发展不可或缺的引擎,这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危机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放眼未来,陆上风力发电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同时要加强产业协同、市场协同、业务协同,进一步助推企业降本增效,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推动清洁能源的普及和应用。

猜你喜欢
风力风电场发电
走进风力发电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摇晃发电小圆球
摩擦发电
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润滑概要
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探求风电场的远景
代力吉风电场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