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传统文化在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中的应用

2024-04-25 15:49盛海波吴萍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版画教学

盛海波 吴萍

摘 要:以四川传统文化中绵竹木版年画为例,探讨四川传统文化在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中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对绵竹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技法特点和题材特点的分析,结合艺术高校版画教学的特点和目标,提出在版画教学与创作中应用绵竹木版年画的具体方法。研究表明,绵竹木版年画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可以为艺术高校版画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灵感,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四川传统文化。

关键词:四川传统文化;版画教学;绵竹木版年画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青少年美育研究中心2022年度资助项目“四川传统文化在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中的研究与应用——以绵竹木版年画为例”(SCQM202226)研究成果。

四川传统文化在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绵竹木版年画作为四川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对于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四川传统文化的概况,随后重点探讨绵竹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技法特点和题材特点。接着结合艺术高校版画教学的特点和目标,探讨四川传统文化在版画教学和创作中的应用,以此传承和弘扬四川传统文化。最后,从传统技法的学习、融合创新元素、传承与创新的结合、跨学科合作等方面,探讨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中对绵竹木版年画的具体应用。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一、四川传统文化概述

四川地处中国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为四川传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四川人民性格豪放热情,这种性格特点也贯穿于四川传统文化中。其中四川的绵竹木版年画久负盛名,主要是在木板上雕刻出轮廓,再进行印刷和填色。四川绵竹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一的美誉。绵竹木版年画也是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传统技艺。除了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外,四川还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四川民俗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独特的民间艺术著称于世。这些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成为四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地处山水之间,自然环境对四川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川的山水詩、山水画等艺术形式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二、绵竹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技法特点和

题材特点

(一)绵竹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

绵竹木版年画是四川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绵竹木版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当时,绵竹地区的民间艺人开始利用木板雕刻的技法制作年画,用于庆祝春节和传递吉祥祝福。随着时间的推移,绵竹木版年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在四川乃至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二)绵竹木版年画的技法特点

1.木板雕刻

绵竹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选取坚硬的木板作为材料,然后利用雕刻刀具将图案和纹饰刻在木板上。这种雕刻技法使得年画的线条清晰、立体感强,同时也能够表现出细腻的纹理和质感。

2.水墨绘制

绵竹木版年画在雕刻完成后,需要进行水墨绘制。艺人使用墨汁和毛笔,将墨汁涂抹在雕刻好的木板上,然后将纸贴在木板上,用手或刷子轻轻按压,使墨汁转移到纸上,形成图案。这种水墨绘制的技法使得年画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同时也提升了年画的艺术价值。

3.色彩填充

绵竹木版年画在水墨绘制完成后,需要进行色彩填充。艺人使用彩色颜料将不同的颜色填充到年画的各个部分,使图案更加鲜艳、生动。色彩填充的技法使得年画具有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增加了观赏的乐趣。

(三)绵竹木版年画的题材特点

绵竹木版年画的题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民俗风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动植物等。

一是民俗风情。绵竹木版年画常常以民间的节日庆典、婚嫁习俗、农耕生活等为题材,展现了四川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这些年画作品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体现了四川人民的习俗和风情。

二是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绵竹木版年画中常常描绘神话传说的故事情节,如《白蛇传》《西游记》等。通过绘制神话传说的图案,年画传递了人们对神话故事的崇拜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绵竹木版年画也常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年画作品通过绘制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现四川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传递出对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三是动植物。绵竹木版年画的题材还包括各种动物和植物,如鸟、鱼、花卉等。这些年画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四川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绵竹木版年画的题材丰富多样,既展示了四川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又体现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崇拜。这些题材的选择使得绵竹木版年画具有广泛的观赏群体和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三、四川传统文化应用于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

创作的必要性

(一)四川传统文化在版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丰富教学内容。四川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包括川剧、绵竹木版年画、蜀锦等。教师可以将四川传统文化融入版画教学。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为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和创作素材,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绵竹木版年画等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可以了解四川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技法特点和题材特点,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版画创作中,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第二,传承与创新技法。四川传统文化中的木板雕刻和水墨绘制技法对于版画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技法,学生可以传承和发展传统的版画制作技艺,同时也可以在创作中进行创新和实验,将传统技法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二)四川传统文化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丰富题材选择。艺术家可以选择四川传统文化中的题材进行创作,例如绵竹木版年画中的民俗风情题材、神话传说题材、动植物景观题材等。通过将传统题材的装饰纹样与现代艺术点、线、面的构成语言相结合,艺术家可以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版画作品。

第二,创新艺术表现手法。四川传统文化中的技法特点可以为版画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艺术家可以借鉴并运用传统绵竹木版年画中的木板雕刻、水墨绘制等传统技法,将其融入自身版画创作的过程中,并结合当代艺术语言的表现风格和审美要求,取长补短,互融互助,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艺术家也可以通过色彩填充等手法,提升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三)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四川传统文化纳入版画教学和创作中,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生和艺术家通过学习和应用传统技法、研究传统题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四川传统文化的精髓,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在文化意识和审美观念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四川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在版画创作中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是传统文化的创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艺术家可以进行创新和实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的作品。这种创新不仅可以丰富版画创作的形式和内容,还可以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学生在学习和创作中,不仅能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时代内涵。

综上所述,四川传统文化在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以及独特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观念,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四、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中对绵竹木版年画的具体应用

(一)传统技法的学习

绵竹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独特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绵竹木版年画的传统技法,如线描、填色、刻画和传统印刷方法等,来提高自己的版画创作技巧和表现能力。对传统技法的学习和了解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學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对这些传统技法的学习,也可使学生对传统技艺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通过创新与实践,让其与现代艺术语言相结合,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效果。

(二)融合创新元素

艺术高校版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在创作中,学生可以将绵竹木版年画的元素与现代艺术语言相结合,通过对传统绵竹木版年画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传统绵竹木版年画的造型特点、色彩规律,并运用该规律,以当代艺术表现手法与形式创造出独特的作品。例如,可以运用版画的特点,将绵竹木版年画的装饰图案转化为版画的线条和色块,利用现代设计构成形式与当代艺术语言特点,结合当代社会语境,运用点、线、面的构成关系,进行层次感和质感的表现,赋予作品更多的艺术张力。

(三)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绵竹木版年画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民俗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艺术创作的强大支撑,艺术高校版画教学可以从中汲取众多的营养,通过对绵竹木版年画的研究和创作,对该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传承和弘扬。这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创作中加入当代社会和个人的观念,使作品更具现代感和个性化。学生在学习和创作中,不仅能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时代内涵。

(四)跨学科合作

艺术高校版画教学通常与其他艺术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在版画教学与创作中运用绵竹木版年画,可以与设计、文化研究、数字媒体等学科进行合作探究。版画本身属于绘画范畴,因此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造型能力、创作方法,以绵竹木版年画为研究对象,对其造型特点、色彩特点进行规律性的分析和总结。除图像语言外,还应对其产生背景、文化内涵展开理论梳理。最终作品的呈现除传统的版画形式外,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声、光、电进行作品空间化、立体化的探索。因此,以绵竹木版年画为主题的版画教学应是跨学科的合作,共同探索绵竹木版年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通过跨学科合作,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艺术创作思路,使他们的创作路径更多样,更宽广。

综上所述,四川传统文化在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将绵竹木版年画等传统艺术形式纳入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传承和发展传统的版画制作技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在版画创作中应用四川传统文化的题材和技法,可以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此外,四川传统文化的应用还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因此,研究和应用四川传统文化在艺术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中的方法和策略,对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冬梅,郭庆文.浅谈版画基础课创新与版画工作室建设[J].美与时代(中),2011(5):54-55.

[2]刘红红.应用型本科美术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中国教育报,2021-05-26(12).

[3]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马惠芳,魏东.浅谈四川绵竹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及保护利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4):220-222.

[5]杨双.绵竹年画特征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J].艺术大观,2021(4):21-22.

作者简介:

盛海波,硕士,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基础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艺术教育、版画创作。

吴萍,硕士,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版画创作。

猜你喜欢
版画教学
论版画教学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版画教学方法探究
卓越教师人才培养下的版画教学改革
版画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审美启智文化内涵
浅析大学版画教学中综合材料的运用
美术教育的新出路
微课技术在版画校本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重建艺术梦想
浅析“半开放”式工作室对版画教学以及社会文化交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