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教学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4-04-25 15:49张瀚文徐薇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民间美术发展建议美术教育

张瀚文 徐薇娜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化的发展,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逐渐得到重视。概述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其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阐明民间美术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发展历程,通过调查和研究,详细阐述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教学现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提高民间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充分发挥民间美术教学的价值,促进高校美术教育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发展建议

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时,民间美术是无法忽视的重要部分。它代表了普通百姓在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习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将民间美术融入高校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一、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其在高校美术

教育中的意义

(一)民间美术的重要性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不同地区、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地域特色,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体现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审美和教化功能。民间美术的种类繁多,包括剪纸、农民画、刺绣、编织、印染、风筝等,它们都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民间美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代表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通過欣赏民间美术,我们可以感受到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了解民间文化和传统民俗习惯。

民间美术在当代高校美术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民间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民间美术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还在于它对于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和欣赏民间美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同时也可以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

(二)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情趣,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人才支撑。通过学习民间美术,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民间美术的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学习民间美术,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民间美术教学,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二、民间美术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发展历程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教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早期,民间美术主要作为艺术史论课程的一个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内开始出现与民间美术相关的课程和专业。许多高校还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甚至成立了专门的民间美术研究机构。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民间美术教学,并且吸纳民间艺人参与教学、创作与研究工作,成立了“泥人张”(张景祜)、“面人汤”(汤子博)、“皮影路”(路景达)等工作室。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立了年画连环画系,1987年将其改为民间美术系,增设了民间美术工作室、连环画工作室,以及民间美术研究室和辅助教学的民间美术陈列室。进入21世纪,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一些高校还加强了与民间美术相关的实践教学,例如组织学生到民间艺术工坊进行实践学习,邀请民间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和进行指导等。

总体来说,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逐渐得到重视,现已成为高校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反映了高校对于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艺术人才的重视。

三、民间美术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美术的受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民间美术的相关课程,但往往将这些课程作为选修课,且在课程数量和教学深度上都有所欠缺。这导致许多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得不够。并且在教材、多媒体资源和实践基地等方面,有些高校的投入也不足,这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民间美术的机会。

(二)教学设置不够丰富、全面、系统

有些高校进行民间美术教学时,教学重点往往放在民间美术的历史和理论知识上。同时,由于受到西方美术教育的影响,一些高校的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对西方美术的学习,而对本土的民间美术重视程度不够。传承和发展是民间美术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与民间美术相关的课程,包括民间美术概论、民间美术技艺、民间美术鉴赏等,旨在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文化和技艺,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实践能力,但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这导致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程度有限,无法全面领略其独特魅力。相较于其他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方面的教学资源较为有限,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材、教具等。这使得高校在开展民间美术教学时,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限制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也阻碍了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三)实践教学不足

一些高校教师在民间美术相关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当下高校美术教育中对于民间美术的教学主要是理论方面。有些高校教师在教授民间美术时,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许多教师更是对民间美术一笔带过,基本上只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形式及相关作品,而并未深入开展民间美术的实践,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但无法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在高校中从事民间美术教学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民间美术专业的研究生招生规模相对较小,有能力从事民间美术教学的专业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从事民间美术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质量和水平上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师自身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民间美术理论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然而实际情况是同时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师少之又少。虽然一些高校会邀请民间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和进行指导,但这些艺术家可能缺乏教学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所以教学效果有时不如预期那样理想。

(五)学术研究不足

高校在民间美术领域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难以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滞后影响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深入认识。部分高校对于民间美术资源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对民间美术的全面认识,自然无法有效推动民间美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间美术教学的发展较为缓慢。

四、民间美术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发展建议

(一)重视民间美术教学

应该提高高校对民间美术的重视程度,提升其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在当今的高校美术教育中,重视民间美术教学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素养,培养出具有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的人才。要广泛而有针对性地利用地方和社会文化资源,发掘民间美术蕴含的文化精神。且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守正创新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完善教学设置,拓展教学资源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更新内容、创新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器具、材料和现代媒介进行教学。尤其是在民间美术的内容选择上,要尤其注意保留和继承文明开化、符合时宜的内容,抛弃其偏激、愚昧、极端的内容。高校可以开设有关民间美术的课程,如民间美术鉴赏、民间美术技艺等。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文化和技艺。同时,也应该加大对民间美术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资源方面,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民间美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还可以为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做出贡献。高校也可以通过举办有关民间美术的展览和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民间美术。此外,还可以邀请民间的艺术家来校进行现场创作和讲解,让学生亲身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

(三)丰富教学方式,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方面,需加强实践活动的组织,提高学生参与度。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民间的艺术工坊、博物馆等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民间美术的创作,获取直接经验。通过与民间艺术家进行交流和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间美术的技艺和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民间美术教学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激发学生想象、调动学生情感。学生只有全身心参与其中,才能够焕发积极情绪,迸发创意,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需提高教师对民间美术的认识,进行提升教学能力等的培训。高校需要加强对从事民间美术教学的教师的培训,让教师更充分地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文化、技艺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方式进行交流和学习。此外,高校还可要求从事民间美术教学的教师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通过科研探索,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和特点,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和资源,以及更前沿的研究发现。

(五)深入开展学术研究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民间美术的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会,拓宽视野,使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发展趋势,使其创作更具时代感和创新性。同时,也要注意以民间美术为主体进行研究,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注重民间美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等领域的关联。根据民间美术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需求,可采用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分享学术研究成果,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民间美术主题沙龙、微论坛等交流分享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呈现出多元化、实用化的特点。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和特点,掌握相关的技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民间美术的教学实践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通过实践教学、创作实践、文化交流和科研探索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学生可以掌握相关的技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民间美术教师队伍呈现出数量相对较少、质量有待提高的特点。高校需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支持教师的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高校也需要加强对民间美术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教学质量的监管,提高民间美术及其相关领域的整体水平。

五、结语

本文针对高校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发展意义,通过合理弘扬和发展民间美术,将其融入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有助于提升美术教育的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间美术将会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高校要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传承民间美术,为培养更多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艺术人才做出贡献。在新时代,我们应充分认识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为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希望本文能为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推动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作者简介:

张瀚文,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徐薇娜(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教学、艺术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民间美术发展建议美术教育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当代民族室内乐发展的宏观思考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