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的课堂互动研究

2024-04-25 16:26周涛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课堂互动新媒体教学法

摘要:新媒体的兴起给高校教学带来了独特的机遇,但新媒体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互动的价值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策略,以有效应用新媒体教学法,提高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的互动性。首先,文章提出新媒体教学法可提升学生参与度与主动性,拓展学习资源与信息获取渠道,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与实践性;然后,文章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资源导致教学内容不丰富、方法单一导致课堂互动性不强、评价不足导致学生带动性较差四个方面,分析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最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以下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提高课堂互动性;建立有效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文章还指出,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能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实践性;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提高课堂互动性,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学习;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改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的互动情况。

关键词:新媒体;教学法;高校课程与教学;课堂互动;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4-8883(2024)06-0042-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省妇联家庭教育、儿童关爱课题之一般课题“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22FLY2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在高校,新媒体已逐渐渗透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工具。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新媒体教学法在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新媒体教学法在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中的互动方式和效果。

一、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互动的价值

(一)提升学生参与度与主动性

在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中,新媒体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主动性。首先,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具和在线学习平台等新媒体工具,课堂形式更加多样化,视听效果更加生动,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1]。其次,新媒体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观点,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促进师生互动与合作学习

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互动,能促进师生互动与合作学习。首先,新媒体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使师生之间随时可以互动交流,促进了师生双向沟通和深入交流[2]。其次,新媒体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并通过团队合作、分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拓展学习资源与信息获取渠道

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互动,能拓展学习资源与信息获取渠道。首先,在互联网、数字化图书馆和在线学习平台等渠道,学生可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籍、学术期刊、教学视频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课程内容[3]。其次,借助新媒体工具,学生主动搜索、分析和评估相关信息,能培养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增强课程内容吸引力与实践性

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互动,能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与实践性。首先,通过新媒体工具呈现内容,如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的视频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4]。其次,新媒体教学法注重实践操作,能通过在线模拟实验、虚拟演示和实际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课程的实用性[5]。

二、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互动问题

(一)教学传统,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讨论的机会,这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的动力和兴趣。在一些高校,教学资源以传统教材为主,不够多元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上问题使得课堂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缺乏资源,教学内容不丰富

过去,高校面临教学资源有限的挑战,无法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工具,导致课程内容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当前,教育技术迅速发展,但一些高校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资源,如新颖的教学软件、互动工具等,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削弱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影响了课堂互动和教学效果。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体验。

(三)方法单一,课堂互动性不强

在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中,教学方法单一导致课堂互动性不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一些教师依赖单一的教学方法,如传统讲授、板书等,未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导致课堂互动性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其次,有些课堂缺乏有效的互动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生的参与缺乏有效结合,导致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学生不愿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上问题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四)评价不足,学生带动性较差

在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中,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其中评价不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些课程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以评分为主导,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全面评价,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带动性较差。课程缺乏及时的反馈机制,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得不到有效的肯定和指导,也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应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图像、视频等素材,构建出虚拟情境[6-7]。例如,在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书时,教师可以收集相关视频和音频素材,使用VR等新媒体技术播放,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文化场景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其次,教师应设计互动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互动体验。例如,在高校的小学语文专业课堂中,教师可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以表演和对话的方式,深入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

以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媒体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能直观地感知知识,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同时,情境创设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在互动中共同探索和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方法十分重要。首先,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生动的图像、视频和音频素材,使课堂内容更加具体生动[8]。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富有想象力的图画、动人的诗歌朗诵,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意境和情感。其次,多媒体资源还可帮助教师创设互动性强的教学环境,如利用互动投影、电子白板等设备,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9]。

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设计课堂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多媒体资源的生动呈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习内容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多媒体资源的互动性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意识和能力。

(三)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提高课堂互动性

高校应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提高课堂互动性。首先,多媒体能帮助教师创造丰富生动的线上教学资源,如制作精美的教学视频、互动课件等,供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学习[10-11]。教师能借助线上资源,设计精彩的语文知识讲解视频,供学生自主观看,为课堂学习做铺垫。其次,教师应利用线下课堂时间进行更多的讨论和互动。借助线上平台,学生能在课前提前学习并参与在线讨论,而在课堂上则展开更加深入的讨论和互动。例如,在高校的小学语文专业课堂中,学生在线上课程中学习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意境,然后在课堂上赏析古诗词,互动讨论,能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12]。

学生在线上平台自主学习,能增强对知识的预习能力,在线下课堂更加深入地进行师生互动和同学间讨论,能增强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同时,融合线上线下教学也有助于提高课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强化学习效果。

(四)建立有效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一方面,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校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并设计开放式问题和项目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标准的制订中来。例如,在线上平台设置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完成线上任务后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和评估,同时对同伴的工作给予反馈[13]。教师定期组织线上或线下的作品展示与评议会,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表现。另一方面,应当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关注学生成长的连续性与发展性。形成性评价需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度和进步情况,如利用电子学习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14-15],包括他们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质量、在线讨论贡献度等。终结性评价则在学习的某个阶段结束时进行,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设计量化的评价标准和工具,如评分量表、反思日志、概念图等,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本文聚焦基于新媒体教学法的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课堂互动,分析其价值、问题和有效策略,发现新媒体教学法在提升学生参与度、丰富教学内容和促进师生互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同时也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展望未来,高校在实施新媒体教学法时,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高校课程与教学专业应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对新媒体教学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此外,要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和推广新媒体教学法,以不断提升高校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和春红,赵昆.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现代教育科学,2020(2):56-60.

[2] 张楠.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评《新媒體时代思政教育互动式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1(7):116.

[3] 瑞英.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报业,2022(20):86-87.

[4] 陈丹,刘玉洁,马保亮.运用新媒体技术服务手段使大学生参与高校教学管理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8):19-20.

[5] 王建方.全媒体时代线上互动教学在高校“大思政课”中的应用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0):64-66.

[6] 粟幸福.媒介融合背景下教学与科研互动效应的实证研究:以3所西部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8,6(2):38-47.

[7] 董欣.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评《声乐教学与舞蹈艺术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1(10):137.

[8] 蒋慧,陈远寿.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7):158-159.

[9] 林明治,张文树.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调查与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2):81-85.

[10] 马晖.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成效提升路径[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7(3):32-35.

[11] 彭凌,程钰凌.新媒体语境下《食品包装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S1):78-81.

[12] 何燕.互动式教学法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美与时代,2018(9):104-105.

[13] 熊瑛子,杨晓旗,王丹.《设计概论》课程中互动式教学的创新应用[J].设计,2023,36(21):94-96.

[14] 郑新奇,张虎,滕蛟,等.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型辅助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22(6):11-13.

[15] 常海燕.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学专业多点互动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5):113-115.

作者简介 周涛,副教授,研究方向:中文、学前儿童语言教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课堂互动新媒体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浅析师生课堂互动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初中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