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传统服饰纹样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2024-04-25 18:29高雅
天工 2024年6期
关键词:传统服饰扬剧纹样

[摘 要]首先,通过对扬剧传统服饰中出现的典型纹样进行梳理和分类,探讨其在戏曲文化和民俗传统中的价值和意义。其次,结合当代时尚与审美趋势,探讨传统服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以期为扬剧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最后,从文化保护与创新融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艺术实践措施,以促进扬剧传统服饰纹样的传承与创新,推动扬剧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扬剧;传统服饰;纹样;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6-0018-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高雅.扬剧传统服饰纹样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J].天工,2024(6):18-20.

基金项目: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扬剧传统服饰纹样的传承与时尚研究”(编号:2023SJYB2126)。

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许多学者和艺术家开始关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之间的关系。扬剧传统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将扬剧传统服饰纹样作为一种流行元素融入服装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对扬剧传统服饰纹样和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总结,为服装设计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对扬剧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一、扬剧传统服饰纹样的特点

(一)扬剧传统服饰概述

扬剧服饰极具特色,在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扬剧和扬剧服装就出现了。当时,扬剧服装与扬剧一样,继承和完善了南北戏的服装规定。

早期,扬剧传统服饰采纳和汲取了当时民间生活和风俗,并通过想象和加工,进一步改造成了极具艺术表现力的服装范式。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扬剧“衣箱制”的形成。发展到清代以后,虽然在全国范围形成了新的服装规范,人们的日常穿着有很大改变,但依然保留原有的戏服特色,并在此基础上与当下的流行服装进行了有效的融合。随着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扬剧促进了其“衣箱制”的形成和完善,其着装规则也越来越细化和严格。

(二)扬剧传统服饰的特点

唐宋时期戏曲行业兴起,人们注重对戏服的选择。相较于京剧服饰的华丽、张扬,扬剧传统服饰受到了江南文化的影响,给人一种自然、清雅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扬剧演员妆容重点在于眉眼处,主打眉目传情,而京剧演员妆容更讲究浓墨的眼妆、华丽的假面。如果说京剧给人一种华丽、重彩的感觉,那么扬剧就给人一种真实、质朴的感觉。就像古代仕女的妆容是秀气、端庄的,而小生的妆容是俊朗、英气的。通过眉眼的含情脉脉,就能将表演者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不同于其他戏剧追求色彩的艳丽,扬剧传统服饰更重视意象,好像一幅山水画,仙气飘飘,既淡雅又让人心旷神怡。

1.款式特点

扬剧服饰属于开叉式服装,这种设计便于演员在表演时完成大幅度的动作,如撩、抖、拎、搂等舞台动作。特别是武将的服装更要求行动方便。因为对于武将来说,需要做出旋转、跳跃、翻滚等大幅度动作,如果服装不方便会直接影响到表演的效果。只有轻便自如的服饰,才能让武将更加霸气、英姿飒爽。

水袖也是扬剧的一大特色。水袖的名字来源于《水衣》,是穿裙子时穿在里面的一种衬衣,袖子很长露在裙子外边,当有表演时,则逐渐拉长, 将其从水袖中倾斜出来,婉转而优美。

2.纹样特点

(1)程式性特征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具体体现在服饰纹样当中。扬剧服饰纹样自然也受其影响。“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比如,在古代,平民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麻布衣服只有白色和灰色,故而老百姓也被称为白丁。而黄色象征着土地的颜色,也就是主宰者的身份,因此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黄色。人们通过观察服饰就能区分出等级高低、身份贵贱,这也是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的真实反映。在扬剧服装中,不同曲目、不同角色的戏服颜色也有所不同,能够准确传达人物的性格、地位。比如,浮于蟒水上的蟒纹图案有两种,五只爪子是龙,象征着权力,专供皇帝使用;四爪是蟒,象征着顺从。

(2)装饰性特征

在扬剧传统服饰纹样搭配上,装饰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扬剧传统服饰美学的重要内容,能够对整个表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服饰纹样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性格,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感。扬剧传统服饰纹样在扬剧表演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在刺绣方面,扬剧都是采用手工刺绣的方式,每一件扬剧服饰都有复杂的工艺,且不同的揚剧服饰的纹样也不同,这被称为“一衣一式”。比如,同样是帔,从刺绣上就能看出不同点,因为是根据人物的特点来设计相应的底色和图案。色彩与图案的选择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有时是庄严、肃穆的场景,有时是欢乐、喜庆的场景,有时是清苦的场景。简单来说,色彩与图案需要结合具体的情景,才能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所演绎的内容,有助于观众分析相应剧情。3.色彩特点

扬剧传统服饰色彩的表意功能和符号指向性都体现在色彩的象征性作用上。扬剧传统服饰与传统色彩观一脉相承,追求艺术上的夸张性,用色喜鲜艳重亮丽,通常会使用人物与人物或者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色彩对比手法,以此表情达意。

二、扬剧传统服饰纹样在现代戏曲服饰中的应用

(一)扬剧《白蛇传》中的纹样色彩搭配

在现代戏曲服饰中,色彩可以反映服装的个性和装饰性,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白蛇传》的故事已经被人们所熟知,江苏各个地方的剧种都演绎过这个故事。扬剧中演绎《白蛇传》最具代表性的是华素琴老师,当时演出过后获得了一致好评,其中很多脍炙人口的片段被人们传唱至今。现在该曲目成为扬剧演员的必修曲目。比如,在《白蛇传》的第一场《游湖》中,白素贞对美好生活有无限的向往,所以不远万里来到了西湖。她所穿的传统服饰是百褶裙,这一服饰装扮显示出人物的端庄感。如果是现代戏曲服饰的话,则是粉色内衬与白纱的搭配,这样更能凸显女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人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西湖边,看到一叶小舟悠闲地漂浮在湖面之上,这种景色美不胜收。这时,女主人公出现,飘逸的白纱,就如同仙女下凡,女主人的内心应该是喜悦的。

(二)扬剧《白蛇传》中的纹样造型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戏曲服饰设计也在不断简化。传统戏曲服装多为传统汉服。在现代戏曲中运用传统戏曲纹样时,要利用转化手法,既能彰显出传统戏曲服饰的风格,也能让人感受到现代戏曲服饰的独特魅力。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应该尽量减弱,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设计。

1.简化手法

简化手法是通过高度概括和省略的手法,使纹样特征更具几何性和装饰性,更好地融入现代戏曲服饰中。如,简化了牡丹花这一元素,采取花朵部分呈现点式布局,既给服装增添了古典气息,又不过于复杂,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结合了中国传统戏服的牡丹花图案和充满浪漫风格的时尚图案,将其作为现代戏曲服饰的局部装饰,既有古典风格又有浪漫气息。

2.夸张手法

夸张手法是通过强化纹样中的某些特征来更好地展示形象。如,突出强调戏服领部的边角布局,使回字纹呈现大小不一、左右不对称的效果,整个纹样看起来更有气势。同时在配色上,选用蓝色、黄绿色局部装饰,整个纹样显得更加清新、典雅。参考中国传统纹饰栀子花纹进行大胆夸张设计,摆脱栀子花的传统形态,同时运用浪漫主义银色回字纹样进行装饰,使整个画面显得栩栩如生,具有立体感,可作为现代戏曲服饰的整体纹样。

3.繁华手法

繁华手法指通过细化、丰富的手法,使纹样具有富丽堂皇、华丽多变的效果,该方法也在现代戏曲服饰中得到了较多应用。如,利用蝴蝶、梅花等元素,选用白色丝绸为面料,用彩色丝线刺绣,更显得优雅、华丽,整体具有古典美,配色衔接也比较自然。

(三)扬剧《白蛇传》中的纹样运用

1.传统戏曲服饰图案的构图

《白蛇传》中就充分体现了根据人物性格组合纹样的形式的特点,最常使用的布局方式是点式布局、边角布局、满式布局。

第一,点式布局。该布局形式比较缜密,也能从侧面显示出人物的地位,使用的图案一般是团龙或者是团凤。对于戏曲服饰来说,这些图案一般应用在帔上,形状以圆形为主。设计女性服饰时,利用点式布局更能显示出穿着者的高贵大气。

第二,满式布局。该布局形式就是让图案分布在整个戏服上,通过大面积的图案样式来显示出人物的性格。根据布局的疏密程度区分人物身份的高低。一般应用在蟒袍上,图案多采用龙纹或者是祥云纹样,能衬托出人物的重要地位。

金绣红地砖纹袈裟是《白蛇传》戏曲舞台上法海做法事、诵经时穿的服装。砖纹满式布局有固定的数量,共九十九块砖,八十一条砖纹。后来,为了美观,不但砖数不定,有的还绣小佛像及其他花草。

第三,边角布局。边角布局,顾名思义,就是将纹样绣于衣服的边角处,通常以花样图案为主,且四周都对称。这样的布局相较于前面两种来说图样更简单,因此常用于平民百姓的服饰。

这种边角布局装扮通常是用在青年小生的男褶子式样上,要求用色与纹样高雅相宜。《白蛇传》中许仙在未婚前只穿绣花领子褶子,婚后自开保和堂药铺起,则多穿绣散枝花褶子,以表示经济富裕。“水斗”之后,许仙在断桥与白娘子相遇时,仍穿素地绣领褶子。

通过以上图案布局我们能够看出,不同的布局有不同的排列规律,根据布局特点我们就可以辨别穿着者的行当与等级。

2.形态结构的适应性

在传统戏剧服饰图案的构图设计中,为了达到统一的效果,需要依靠其他元素来共同构建出新的元素,不同的元素之间要相互适应,最终让整个构图和谐统一。这种构图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并受到了一致好评。就拿补子的图案来说,都是用不同元素来构成的,各个元素之间虽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结合到一起显得错落有致、秩序井然,既随意又自然,给人带来一种和谐的美感。

3.形态结构的重复性

戏曲服饰图案采用重复形态结构的方法构成新图案。采用的迭代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相同形态结构的迭代,另一种是近似结构形态的迭代。不同的迭代方式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如果是相同结构的迭代,需要用相同要素来组成新模式,近似结构的迭代就需要看起来差不多的结构迭代而成,两者都可以形成新模式。戏剧服装要想获得对称结构就需要上下、左右构造类似,或者是一系列形态不同但是构造反复的要素共同组成。这样的构图方式规律性更强,不会局限于一种固有的造型,且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在《白蛇传》现代戏曲服饰当中采用了传统图案当中经常使用的蝴蝶纹样,并将蝴蝶纹样适当夸张化和时尚化,既有过去传统蝴蝶的形态和线条,又具有现代蝴蝶的简洁、时尚。在《断桥》一场中,白素贞的装扮也有特别之处,比如在她的裙子底边绣了小花样式,且裙子上的图案与帔的图案是相互对应的。当白素贞展开裙子的时候,她的裙子就会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忧伤地舞动着,以此来衬托白素贞内心的悲伤。

将扬剧传统服饰纹样运用到现代戏曲服饰设计中,可以增加现代戏曲服饰的魅力和文化内涵。然而,扬剧传统服饰纹样对于现代审美来说往往过于复杂,简化的过程就是将纹样元素打散重构的过程,既要美观又要不失韵味。

三、结论

扬剧作为我国传统的戏剧种类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它不仅是一种极具东方特色、民族风格的戏剧,更是一种极具东方韵味、充满生机与活力且有极高观赏价值和商业效益的艺术表现形式。发展扬剧艺术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我国现代艺术体系的完善与补充。扬剧传统服饰纹样的创新与戏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李梦雪.戏曲服饰中的图案纹样与设计[J].明日风尚,2020(23):15-16.

[2]杨青青.中国戏曲服饰纹样之传世生成[J].剧作家,2020(5):98-109.

[3]端木丹青,姜舟.揚剧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021(22):133-135.

[4]胡婕.扬剧服饰的艺术特征研究[J].戏剧之家,2022(4):18-20.

[5]唐娟.传统戏曲服饰中的纹样美饰[J].中国民族美术,2019(1):94-101.

[6]亓晓丽.传统戏曲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艺术品鉴,2021(20):72-73.

[7]刘悦,李若辉.传统戏曲服饰图案的艺术内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4):30-33.

猜你喜欢
传统服饰扬剧纹样
走进扬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扬剧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对我国传统服饰中蝶形纹样文化特征的探究
朝鲜族传统服饰的基本特征研究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扬剧的历史传承及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